南京大屠殺記念日 記抗日名將林偉儔將軍

作者:林立夫人

衷心感謝黃素梅議員,提案安省訂立每年的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記念日」。現在全球華人皆以各種形式來紀念這極度沉痛的一天,這也是世界反戰運動的一環,與反核、反地雷並列。我僅對黃議員致以崇高的敬意。林偉儔將軍是南京保衛戰時的少將旅長,在多倫多渡過了最後的18年。林將軍與林立先生夫婦相熟,林立夫人以雋永的筆調撰寫了「記林偉儔將軍」一文。現特於「南京大屠殺記念日」刊出,以慰死難軍民英靈。(林達敏)

日寇鐵蹄賤踏中國國土,屠殺中國軍民的歷史,全世界華人是世代沒齒難忘。在1937至1945年日本侵華戰爭中,中國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凍死、餓死者不計其數,被抓強迫到日本的華工大約1000多人。日寇也曾五次入侵我的故鄉廣東省台山縣。期間狂轟濫炸、燒殺奸淫,童年的記憶和耳濡目染,給我細小心靈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至今仍然憤慨傷痛,因此倍覺今天的和平生活特別寶貴和需要珍惜。

除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軍民抗擊日寇侵略、國共合作抗日等之外,加拿大軍隊在二戰期間抗擊法西斯,參與「駝峰航線」、「香港保衛戰」。加拿大華裔也積極支援前線戰鬥。42000名加拿大士兵陣亡,並做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政府官員參拜靖國神社、修改和平憲法、強推保密法、爭取出兵和作戰權、修改教科書、徹底否認二戰侵略史、非法侵占鈞魚島,沒有對受害國人民道歉、沒有建立戰爭受害者賠償基金對受害者予以賠償,種種行徑,均說明右翼日本政府正想推行復辟軍國主義。

中國大陸移民、台灣人、港澳人,雖然由於政治和歷史的陰影仍然存在,有分歧有爭論,但在紀念中國抗日戰爭的旗幟下難得地站在一起、共同舉辦紀念活動,讓加拿大社會更多地認識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犧牲和貢獻,就是件了不起的事。多倫多華人社團應該更多地組識各種紀念活動,不僅讓後代銘記歷史,而且更多地讓主流社會認識日本法西斯對全人類所犯下的罪行、了解中國軍民對二次大戰勝利所作出的貢獻,有利于加深兩國間關係和交流。

八年抗日戰爭中,造就了許多抗日英雄,其中一位就是生於廣東省台山市水步鎮大嶺鄉興隆村的林偉儔將軍(1905-1998)。

林偉儔又名濟泉,清光緒三十一年四月十五日生,父親德慎、母親黃順。他原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一個妹妹,他排行第五,大哥、二哥先後因病夭折。1913年,林偉儔八歲開始在本村私塾讀書;1919年,在校長的鼓勵下,林偉儔與同鄉幾個同學考入台山縣立師範學校,立志做個教師,將來為國家培養人材、振興中華,1922年畢業後受聘到本縣五十區培元小學任教師。林偉儔的青年時期,中國正處在軍閣割據和外強欺凌的內憂外患局面。在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影響下,將軍懷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志毅然投筆從戎,於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與林彪同期。當時他睡林彪的上鋪。林彪不知從哪裡弄來一手槍放在枕頭下。一天晚上手槍突然走火,射穿了上鋪。林偉儔回到宿舍時,眾人圍了上來,爭著問他:「你去了那裡?」他說:「我去了取水」,因此逃過一劫。他後來參加東征陳炯明、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國共戰爭。平津戰役時,他做了林彪的俘虜。

在抗日戰爭中,當1937年8月日本軍隊大舉進攻上海時,林偉儔隨著廣東軍隊前往上海參加保衛戰,參戰期間林左腿中彈受傷,血流滿衭,但堅持不離火線、繼續指揮戰爭,後被提升為少將旅長。

上海失手後,林偉儔奉命帶領部隊從淞滬戰場澈退回南京,又遭日軍重重包圍。後奉南京衛戍司令唐生智的撒退令指揮部隊突圍,右腿又中彈負傷。因突圍有功,他獲得國民政府頒授青天白日勳章及証書(當時國民政府軍隊中的最高級榮譽勛章)。而失陷後的南京卻遭遇日軍慘無人道的大屠殺,30 多萬人遇害,慘不忍目。

此後,林偉儔所參加的武漢會戰的廬山和萬家嶺戰鬥,重創日本軍隊,又率部隊入湖南,解衡陽之圍,故有「智多星將軍」之稱。此時,他已升任師長。日本投降後,林偉儔在1946年率領部隊調至唐山整編,之後升任陸軍62軍中將軍長暨天津警備司令、陸軍第17兵團副司令及天津防守副司令,加入國共內戰。在解放戰爭的「平津戰役」中,林偉儔將軍於1949年l月14日接受華北總司令傅作義將軍電令,停止抵抗,翌日被俘。

1961年冬,林偉儔蒙中央人民政府第三批特赦釋放,給予公民權。獲釋後,他積極向有關部門申訴,認為1949年1月14日解放軍發起總攻天津後,是日下午當天津守城司令陳長捷接到華北「剿總」傳作義的指示,命令天津守軍立即停止抵抗後,自己即遵命轉達全城守軍立即停止抵抗,放下武器,所以自己不應以戰犯對待。有關部門把他的申訴意見轉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審核、查處。1986年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以(86)刑再字第72號令,宣布對林偉儔不以戰犯對待,並撒銷1961年度赦字第六號對其以戰犯特赦的通知書。1962年春,林偉儔獲釋回到廣束,中央統戰部安排他在廣東省政協任文史專員;1976年春,他受廣東省政協邀請,任第三屆特邀委員;1978年春至1980年春任廣東省政協第四、五屆常委,積極參政議政。1980年冬,蒙中央有關部門批准,移民加拿大與家人團聚,定居多倫多。

林偉儔在晚年80多歲高齡仍潛心寫回憶錄《鐵馬金戈憶當年》(多倫多陳湘記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出版),1998年2月12日不幸因病逝世,享年93 歲,葬於Brampton市。林將軍定居多倫多18年,時刻繫念祖國統一大業,表露愛國愛鄉熱情,個性俠義、待人以誠、廉介持正、熱心僑社服務,曾任「多倫多華人團體聯合總會」顧問、「安省台山同鄉會」理事、「多倫多林西河堂」堂務顧問等職。

我們今天紀念林偉儔將軍,回顧其一生事跡,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他為抵抗日本的侵略、為保家衛國流血負傷,對國家民族作出了重大功勳。

圖片1:林偉儔著「鐵馬金戈憶當年」

圖片2:日軍慶祝進入南京城典禮
(Source: The Scottish Play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