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见证, 民族的自尊——加拿大铁路抹不去华工辛酸泪
有人曾经建议我写一部关于早期中国留学生在北美生活的小说。北美早期的中国留学生是当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还未摆脱贫穷落后第一批跨出国门的青年学子,他们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特殊的聪明才智赤手空拳勇敢打拼天下,以中国人祖祖辈辈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在北美站稳脚跟、顽强地生活下来,并进一步赢得北美人的认同和尊重。如今这批当年顽强生活下来的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大多已成长为北美各个领域中的高层次专家和学者。他们用扎实的基本功、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在北美创下奇迹。在工作、学习、生活经历各个领域中向北美乃至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自尊与奋斗史。但当我来到北美加拿大生活之后,发现更值得描写的却是中国早期华工修筑加拿大铁路创下的那段史诗般的辛酸史和血泪史。当年的华工在他们的祖国出身于贫穷家庭,大多没有多少文化,抱着一种美好的愿望来到异国他乡淘金,把他们血泪般的苦难岁月和生命的痕迹都留在了异国他乡。他们是一群来不及学会思考命运、享受亲手创下加拿大铁路发展史上辉煌奇迹的人群。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加拿大联邦为争取英属殖民地不列颠哥伦比亚加入联邦不遗余力修建一条横跨北美大陆,将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连接起来的铁路。这条铁路全长4667公里。中国广东南部的男性民工被以“淘金”为名骗到加拿大,成为修建北美铁路的廉价劳动力。当年修建铁路的落基山,海拔几千米,冰天雪地、荒无人烟。不仅天气恶厉,当时华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也始终处于最底层。他们受到非人道的对待,住和吃都很差以致许多人营养不良和意外死亡。当时筑路的机械化程度不高,从平路基、劈山石、凿隧道、建桥梁、铺枕木和铁轨,全由华工承担,基本上都靠手工操作。加上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气候环境非常恶劣、且瘟疫流行,施工中经常险象丛生,有4000多名华工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条铁路上。这条平均每公里埋葬着一个当年筑路华工英魂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PR)自1881年起兴建,至1885年全线贯通期间,共有17000多名华人背井离乡,饱受苦难,参加加拿大铁路修建。这条从温哥华至蒙特利尔的铁路线100多年来成了沟通加拿大东西两岸、维护加拿大国家统一、使加拿大在建国初期抵抗住美国入侵的生命线。正是华工的汗和血,铺成了一条推动加拿大经济繁荣的铁路大动脉,并见证了加拿大国家的独立与诞生。
但是,太平洋铁路建成,由于沿岸省份遇到空前的经济萧条,数以千计的华工成群结队,沿着自己修筑的铁路流浪乞讨。这批来到异国他乡的华工,被白人看作“异类”,遭到歧视。就在劳工们身陷困境的时刻,加拿大政府却抛出了向中国劳工征收人头税的措施,使无法交税的劳工被迫回乡。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加拿大华人首次提出平反“人头税”要求,经过20多年的斗争,在2006年6月22日,加拿大总理哈珀正式就人头税问题向华人道歉并赔偿。1985年,加拿大政府修建纪念太平洋铁路建成100周年纪念碑,但是碑文上却没有提及中国人。太平洋铁路沿线的很多城镇,山峰,河谷都以当时修建铁路的功臣命名,但其中也没有中国人的名字。加拿大许多博物馆在介绍加拿大铁路发展史时,对华工的贡献也只字不提。唯一留存的是铁路沿线的中国人墓地和1892年一位无名诗人的诗句:“ 漂泊者终于被他的同伴放在此安息, 没刻下一行字也未见洒一滴泪,在十字架上只简单的记着:为修路而死”。
在国内,同样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加拿大早期华工的辛酸史,这批当年为北美铁路业发展由起步到成熟的历史见证人已悄悄退出舞台。在他们的祖国和异国他乡同样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难道当年的这批华工因为没有文化、贫穷、落后就没有自尊吗?因为沉默就可以被遗忘吗?在他们的故乡中国,有多少今天的孩子知道这批早年华工的苦难历史?如今,中国的青年学子依然纷纷选择美国、加拿大等这样发达的国家留学和生活,他们心中的故事也许只有当年那批学有成就、衣锦归乡的早期留学生,而对那批100多年前背井离乡、抛尸他乡的华工的命运又有多少人重视呢? 相反,那批中国早期的留学生在饱经了人生的种种磨砺后,在人生步入中年的时候已学会了珍惜与反思,学会了在异国他乡许多人生的十字路口为自己赢得命运、地位和权力,并用一种复杂的心态考量着自己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华工和留学生的故事,两个不同群落的奋斗和经历还原了历史,见证了民族的自尊。今天的人们在加拿大享受高福利成果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不同的人生。当年的铁路建设者们也不会想到他们亲手修建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博物馆中的一段历史往事及一件展品了。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世界正在高速发展中,无论在发达的国度里还是在发展中的中国, 同样存在许多让人困惑、迷茫和遗憾的问题。
今天,加拿大的火车仍然是货运的主要交通工具,加拿大货运火车横跨全境的速度很快。在我居住的小镇上,来来回回的火车带来了来自中国的丰富货物和集装箱。这个铁路小站使我立即想起故乡上海小时候中山公园的铁路西站。那里附近当年的外国洋房兆丰别墅和西站周围经历战火之后留下的一个个碉堡。这段十里洋场的历史和国共战争历史留下的遗迹却在上海高速的发展过程中或者没有被保留下来,或者遭到了破坏。相反,加拿大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在加拿大,历史博物馆及历史遗物随处可见。在加拿大阿尔伯塔铁路博物馆内收蔵着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最全的资料,展现了加拿大的铁路发展史。在我居住的小镇附近也有一个小小纪念馆是用一个废弃的原铁路小站建成的,并有加拿大的老火车实物成立,观众可进入废弃火车厢中体验百年老火车。
目前,加拿大铁路的客运在交通高度发达的时期已处于边缘地位,铁路主要担负着观光、度假的使命。为此,如今在加拿大坐火车的价格要比坐飞机还贵一倍。大部分长途火车客运成为不着急赶路的游客、度假家庭和假期学生观光、体验的工具。在体验加拿大火车奔驰的隆隆车轮声中,我们缅怀着为加拿大铁路建造业付出血汗和生命的中国劳工。在一个多民族、充分尊重人权的国度里,劳工和留学生同样值得尊重,同样为加拿大和世界生活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财富、知识和劳动。世界在一代代人不屈不挠的贡献中得到发展,各民族辛勤劳动、创下奇迹的奋斗精神和历程成为了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的真正脊梁,同样他们也是世界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