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的舒緩作用

對於一個從小學習古典音樂的人,聽古典樂曲就是我生活的一部份。作為一個全職鋼琴老師,接觸古典樂曲也就是我工作的全部份。

古典音樂對我固然是重要。我曾進修過音樂治療學課程,對於音樂的醫療效用是接觸過很多,也看過很多成功的醫療病例。實習期間,我也看過不少成功個案。

在音樂教育工作的數十年間,對於音樂培育功也見證過很多,也深信音樂教育對小朋友的生長過程是影響至深。

在我教導過的衆多低年級學生,很多時候在學習音樂的數年間,我也可以明顯看到音樂教育對他們(性情上)的改變。

一個活躍而且坐不穩的孩子,在彈奏時的專注神態,我覺得是一幅美麗的畫像。

一個害羞而性格內歛的同學,可以盡情投入樂曲中,把曲調的感情釋放,就是開放了學生的內心世界。

一個“男孩子化”的女同學,可以表現出蕭邦音樂的細膩而幽怨的感情,我和她的媽媽也感動得哭了。

日前在周刊內讀到一篇文章,更加說明音樂對人體大腦的控制能力是深遠莫測。文章的標題為“大腦愛古典樂,紓壓安定心神”。說到快樂的音樂讓人心情平和,紓解壓力,甚至可以降低犯罪率。

十多年前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講師李明蒨,曾在加拿大愛民頓政府市中心廣場播放莫扎達的音樂,目的是為減低青少年打架。 經過一段時間,市中心的打架個案減低了,鬧事的情況也變少了。

李明蒨續說,莫扎達的曲風規律和諧,可讓人心情平和,因此也比較適合安定心神。

當然,不同年代的樂曲,不同作曲家的音樂,甚至於不同風格的曲子也會給聽者廻然不同的影響力。大腦內的不同皮層和結構就是對個別音樂類型顯現不同的反應。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