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胡同五號(37)

郭则加说:“老兄,你没见大家还都在观望着吗?政策历来就是朝令夕改,你又不是没经历过?你的工作没了,开个体餐馆,假如有个闪失什么的,你全家人的生活怎么办?喝西北风去啊?”

黑东良十分冷静地说:“还今后生活怎么办?我们家眼前日子就没法过了。这你们是看到的,三个秃小子如今都老大不小了,见天价到外面惹事生非去,不套上个笼头怎么行!再说了,没有一个有工作的,就我们老两口那点儿死工资,那哪够花呀?哎,死马当成活马医吧,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欧阳黎明说:“妙,你的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和邓小平的‘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殊途同归之感。好,我看黑哥这个决心下的好。一个国家,特别像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单一的所有制体制显然不能照顾到所有劳动者的利益。走个体经营这条路是早晚的事,我佩服黑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

说完还不忘伸一下大拇指。

林德龙一听他这么说急了:“欧阳,你这是什么话?咱几个是说好了一起来劝黑哥的,你可倒好,怎么唱起反调来了?我看你啊,要是日本鬼子再来,一准当叛徒。”

郭则加也冲欧阳黎明说:“你这人忒危险,说变就变,真有必要还得重提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你们说不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能行吗?这眼前就是例子。”

林德龙说:“扯淡,你是千万不要忘记你的‘文革’吧?哼,‘四人帮’的孝子贤孙!这‘文革’害得我们还不够苦啊?”

黑东良诚恳地说:“对,说这话给劲。”

郭则加气急败坏地说:“老林,我这不是顺着你说么?你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分不清‘敌我友’。哼,不知好歹!什么人呀?”说完,气的扭头便走。

于是,几个人闹得不欢而散。

黑东良在一旁难得地笑了。

没有想到的是,餐馆刚开业还没几天,就顾客盈门了,特别是外国人也频频光顾,生意很好。因为城里人久违了传统小吃。这些年光剩下吃国营大食堂的炒饼、机器饺子和压面条了。真到了该换换口味的时候了,人们等这一天等待的太久太久了。

第十三集

林家。

林新生被抓了起来,犯得是投机倒把的罪名,林家一时陷入了慌乱之中。原来是林新生将南方的物品批发到北方来卖,政府便将其行为定性为投机倒把罪予以追究。一时间,林家上上下下托人找关系,花了不少的钱和东西,但还是始终未果。

欧阳家。傍晚。

林德龙和宋欣璐来找欧阳黎明,就儿子被抓了的事,请他给拿个主意。这两口子都是老实巴交怕惹事儿的人,家里一下子遭遇了这么大的事情,立马儿就承受不了了。林德龙像个霜打的茄子一样蔫头耷拉脑儿没了精神,进门后坐在沙发上将头垂的很低,全没有了往日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气魄。宋欣璐倒还挺得住,脸上挂着笑容,勉强打招呼说笑着。欧阳黎明一看俩人的神情,心里对他们来的目的就猜出了个八九不离十。于是,先是笑着倒茶让水,然后才坐下来用缓慢的语气说道:“林老弟,你不必过于担心,对自己的孩子咱心里应该有数,一没违法,二没杀人,我们干的是正经的买卖,国家既然允许个体经营,那我们做的就没有错。买卖,买卖,做生意的天经地义的就是买进卖出吗?不赚钱的买卖谁会做?你们不要着急,依我看,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张婉若在一旁插话道:“你又不是制定政策的人,怎么就说的这么肯定?政策说变就变,要变也不会和我们老百姓商量的,你又不是没有经历过?我看还是稳妥一些好,该找的人还得找。你说呢大妹子?”

宋欣璐心里一直就没有底,听张婉若这么一说,心里就越发地没了主意,她用乞求的口吻对欧阳黎明说道:

“欧阳大哥,你是个见过世面的人,您就给点播一下,看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才好?”

欧阳黎明笑了:“大妹子,你们不用惊慌,我们谁都不是诸葛亮,能掐会算,但有一点要记住,那就是遇事要冷静,千万不能乱,否则一定会出错。我们不惹事,但一旦摊上事又不用怕事,以静制动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了。现在的政治形势不同了,静观待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林德龙和宋欣璐听欧阳黎明的分析和说辞,虽不得要领,但也不置可否。其实,国家的政策谁又能说得准呢?唉,就听天由命吧。

突然有一天林新生被按无罪处理,被释放回到家里。林德龙及其家人本以为是钱财起的作用,但实际上是国家有了新政策,将这种倒买倒卖说成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期中一种补充,是正常的经营行为,应该受到鼓励。政策进一步明确了个体经济在国民生产经济中的地位,是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一种新的补充形式,今后将得到大力的发展和推行。

改革的春天真的到来了。

林新生受到了鼓舞,更加快了在商场中打拼的步伐。

灯泡厂。

郭则加摇身一变当上了厂长。

改革的洪流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

工厂企业的工人们在学习议论。

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们也在学习讨论。

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打碎社会主义的铁饭碗,提倡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开始发奖金。很多人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来,说这不是资本主义在复辟吗?因为多年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活磨洋工,躺在社会主义制度上睡大觉,人们都习惯了。

社会主义的特点就是一大二公三分配,眼下要改掉,那还了得。

展开姓社还是姓资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中国的大变革真的开始了。

郭则加本就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惯于见风使舵。于是,此时的他紧跟形势,大刀阔斧地搞改革,开除不遵守劳动纪律的工人,建立奖勤罚懒的制度,厂里一时十分混乱。但上级支持他,还树立他做改革的典型,一时成了新闻人物。

郭家。傍晚。

一天夜里,几个被他开除的工人相约来到他家,表示不让回厂上班,就吃住在他家。漂亮和一向慈爱的席慕霞也被骚扰,痛苦不堪。

郭潇潇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搬到同学家去住了。

自从丈夫在“文革”中当上革委会副主任开始,家里就没有消停过,不但没有沾上他的半点儿光,还净跟着吃瓜烙,对孩子不管不问,几个孩子至今没有安排好工作。席慕霞对郭则加十分的不满,提出要和丈夫离婚。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