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胡同五號(39)
郭则加借机上前自我介绍,表现出了少有的热情。
对于郭则加过去的所作所为,夏家已是十分的反感,但他厚着脸皮对常鼎立百般殷勤,说咱们即是亲家,就是一家人。因此也不问是否乐意,单方面又是组织参观,又是宴请。常鼎立奈于情面只是虚以委蛇,但他倒对外甥女夏芳菲所在的农村十分的感兴趣,提出要到老家走走,看看。
县政府。白天。
这下可就热闹了。当地县政府将常鼎立当成贵宾一样的招待。
为此,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了多次会议进行研究讨论。有人觉得共产党与国民党争斗了几十年,这些国民党兵痞当年也作恶多端,没少杀人放火做坏事,如今想回大陆发财,感情上接受不了。也有的担心这些台商投资会将在大陆赚的钱统统拿走,到时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县委赖书记说:“反正他们投资是把工厂和大楼建在大陆的土地上,到时是搬不走的,我们怕什么?”他想想又说:“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解放思想,进一步防止思想僵化,肃清‘左’的流毒的影响。我们现在缺的是新的观念和技术,当然更缺资金,所以,中央把吸引外资作为对外开放政策的重中之重,不是没有道理的。”
白县长本来思想上对利用台资就有抵触情绪,多次在讨论时都持反对态度。他在过去的工作中对侯延年持有成见,因为侯延年从来就不买他的帐,他曾多次动议撤换侯延年,还是县委书记的坚持,再加上侯延年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立有战功,资格老。所以赖书记一直对侯延年十分的尊重。至于侯延年对战友的感情和对其家人的帮助,很多人抱有赞赏和同情的态度,但对他对夏芳菲母亲的情爱,很多人却表现出了少有的冷漠和不通情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常蕙茵有个哥哥在台湾,组织上也为此就是不批准侯延年与常蕙茵的婚姻关系。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人们多年禁锢的思想打开了一扇窗,邓小平主张对“文革”的错误要“宜粗不宜细”,对历史问题同样也要宜粗不宜细,不要总是纠缠过去,这样就不会放眼未来。
现在武装部长侯延年似乎成了热门人物,成了议论的中心。县委赖书记敏锐地感觉到应该紧紧抓住这个典型事件,以点带面,或许对人们多年来形成的“左”的僵化的思潮是一个触动,打破禁忌和顾虑,放开手脚理直气壮轰轰烈烈地大搞改革。于是,县委也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解放思想的大讨论。
其实,侯延年并不看重常蕙茵是台属这个因素,过去的政治运动他顶着压力,不以为然。他认为,常蕙茵是战友的妻子,是战斗英雄的妻子,这与她是不是台属没有丝毫关系。自己只把她看做是一个女人。她是她,她哥哥是她的哥哥,他历来就十分反感株连的做法。党的政策也是“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事实证明过去政策上对常蕙茵的处理方法是错的。所以,他这次对常蕙茵的哥哥从台湾回来,表现的十分冷淡。他不希望通过外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变的还是他对常蕙茵的感情和完成老战友的遗愿。
县委大院里可热闹得很,决心改变台湾人对大陆的偏见和认识。于是,赶在常鼎立来大陆之前,县委紧急给侯延年分配了大房子,同一时间批准了他的结婚申请,并特意安排于常鼎立在大陆期间为他们举行盛大的婚礼仪式,以示祝贺。
夏家。
夏芳菲在城里的家,也曾因为她们是台属的关系,将原来的两间房子强行分配给了郭则加家,这次落实了政策,返还了被占的房子。于是,郭则加家就退缩到了东厢房里。这还不算,政府有关部门还给她们家里临时配备了高档的家具和生活用品,此举的目的是让台湾人看看大陆人生活水平并不低,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比资本主义差。尽管事后还要收回,但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郭家要腾房子还给夏家,内心里自然是不同意的,但这是上级的安排,他不得不服从。常惠茵十分的大度,表示,只要将正房归还就行了,厢房可以留给郭家住。
关于常鼎立的事情,这里面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插曲,就是常鼎立来大陆时的遭遇。常鼎立是经香港从罗湖海关入的境。由于行前对大陆情况的不了解,使他们感到很恐怖和忐忑,所以他和太太都穿的很不讲究,都是旧衣服,他们将在香港兑换的几十万的人民币现金分头藏在了她太太的内衣和裤衩里,而常鼎立则将钱放在了特意缝制的贴身背心的夹层,两只手捂在胸前不敢松手。他们事先找了先于他们到广州经商的台湾朋友,约好了从罗湖海关入境,再换乘从深圳到广州的长途汽车。汽车司机是他们的内线,还规定了联络暗号,就是常鼎立左手拿一分香港当天出版的《明报》。那时的长途车是经常被抢的,朋友让他们上车后就坐在紧靠司机身后的座位上,因为这个座位按照当时黑白两道的共同约定都是给自己人预留的专用座,劫匪是不会抢的,但特别叮嘱他们一旦遇到抢劫时千万不要说话,保持镇定。
深圳公共汽车站。白天。
于是,就这样到了深圳后,复又找到了汽车站。他们胆战心惊地上了那辆事先约定的长途汽车。
大巴车上。黄昏。
途中果然有劫匪拦车抢劫,也果然没有对他们下手,他们为此暗自庆幸。
广州街头。白天。
到广州后走在街头上,尽管他们穿的破旧,但还是被人认出了他们华侨的身份,为此,常有人上前和他们搭讪着要换外汇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