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胡同五號(44)

第十七集:

过门后,王金花就开始独立撑起黑家的全部生意得局面,只要是与婆婆商量定了的事情,她就大胆地干,而且一定要干成功。

不久黑家就又开了一家分店。

黑家共有三个儿子,王金花的设想是让家里每一个男丁都亲自主理一家店面。一来这是扩大经营的最佳途径,二来也能分别给他们以历练的机会。在这个基础上,王金花酝酿成立了餐饮集团,择日挂出了集团的牌子,打出了名号。

集团除了这三家饭馆之外,还在大厂农村开了牛羊养殖场和蔬菜种植基地,自产自用,多余的还可以销往市场。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餐饮原材料使用的卫生安全度,同时还增加了收入,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马秀珍和黑东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从心里觉得这个儿媳妇娶着了,对王金花越发的另眼相看,对她更加放手,俨然已经将经营大权交付于她,将整个家业交给了她。

养殖基地。白天。

养殖基地里满圈的牛羊和结满蔬菜的菜地。

大厂的养殖场都由王金花的娘家人负责,表面上看是给她家带来了好处,但实际上一家人操劳费心不少,还担着个占便宜的名声。

为此,黑大胜和黑立军两个儿子没少在黑东良和马秀珍老两口面前给王金花上眼药,甚至包括丈夫黑小强和妹妹黑幼欣都有意见和看法,但老太太和老爷子对此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任由王金花去做,一如既往地信任和放权。

王金花账目管理的非常严谨,丝毫不像一个来自农村的女人那么没有见识和主心骨。也不像一般的家族企业没有规章制度,谁都能说了算。她大刀阔斧地进行着在餐饮业看来从未有过的改革。先确定大厨和老板之间的工作关系与分工,又通过推举确定采买人选,最大胆的举动,是一改私人餐馆收银员都是自家人的做法,由她指派人员收钱,只对她一个人负责,一切都按规章制度办。这引起了黑大胜和黑立军极大的不满,再三再四地向马秀珍告状,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不能再在账上做手脚,花钱就没有那么自由了。王金花还将家庭成员也改为工资制,不能自由支取现金,而是按月按标准领工资。规定完成营业额才能领取全额工资,超额有奖励,赔了从主要负责人的工资里酌情扣除。这样的一系列做法给人的感觉是一切大权,特别是财政大权都由她一人独揽。

王金花有一个律师朋友简维民暗地里支持她。在与他的接触过程中,使她学到了很多法律的和现代科学管理方面的知识。简维民甚至帮助她报考了一家著名大学管理专业的老板班进修学习。

她还在账目当中专门设立了一个科目,有一笔专门的开销,是专门公关招待宴请各路政府部门的人员,只要是用得着的,他们的红白喜事和逢年过节通通送礼。为此,他安排专人收集整理有关人员的信息,并登记造册,存入数据库。她意在平时积攒人脉,省得到时遇事有病乱投医的找不到门路。

她的种种行为,终于让一向支持她的婆婆也忍无可忍了,于是,收回成命,罢去了王金花的一切权力。于是,这个家族餐饮先锋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模式,在原地打起了转转。

黑幼欣改为支持这个嫂嫂,她知道几个兄弟都不是做生意的料。她对马秀珍说:“妈,你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多么大的错事吗?你会后悔的!”

马秀珍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看着女儿一时无语。

王金花太单纯了,不知道“满招损,谦受益”这个理儿,家族企业的掌柜的历来都是众矢之的,受人瞩目和算计,特别是由儿媳妇这个外来户来掌管家业,可想而知难度会有多大。而王金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没有应付来自家庭各成员方面压力的精神准备,及至被发难时便措手不及,无以应对。好在她对此还算处之泰然,因为她没有私心,从内心里并不是非想当这个家不可,而仅仅是认为作为家庭成员之一的自己应当有责任来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家庭责任。真是无官一身轻,这下好了,当她卸下这个管家的担子之后,她的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心一下子松弛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先是睡了三天三夜,真是睡了个昏天黑地,混沌的不知此时是何年?她实在是太累了。跟着她独自一个人在家里又转悠了三天三夜,这是她能有时间静下来思想的三天三夜。

黑幼欣出嫁了,嫁给了一个在本地小有名气的作家,叫胡莫,真正实现了她儿时的愿望。这个胡莫的《永不言败》、《永不言悔》、《永不停歇》三部曲,曾经轰动一时。他们俩自然是在“爆肚黑”认识的了,这位仁兄经常光顾餐馆,久而久之,自然就和黑幼欣所熟识,一来二去的也就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了。

有意思的是,他的那三部长篇小说,都是在“爆肚黑”餐馆里构思创作完成的,说不定当读者拜读他的大作时,字里行间还会散发出阵阵爆肚脆香的味道呢。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