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胡同五號(56)

“芳菲,我想你有知道事情真相的權力,但這是發生在我們兩個大男人之間的故事,說與你知曉,對你來說十分的不公平。但我有一句話告訴你,我們沒有恩怨,情誼長存;沒有金錢上的糾紛,有的只是在個人誌向上的差異而已。你不用為我們擔心,好嗎?”

家裡人為了爭奪孩子都快打破了頭,夏琳佳卻洒脫地踏上了重走知青路的旅程。她按當年行走的路線,還是坐的去時的那趟車,一路來到了當年插隊的那個小村庄。擺在她面前的結果卻是物依舊,就連他們當年住過的房子仍還立在那裡,隻是那隻大黑狗不在了。但當她聽到老車把式劉老悶敘述大黑狗與知青們分別后的故事時,夏琳佳哭的十分傷心,此刻可以說對大黑的感情已上升到親人般的層面。劉老悶說,當年每當有知青返城時都是由他和大黑一起駕馬車送到縣城車站的,但當送走最后一名知青后,知青點裡人去院空,大黑天天夜裡狂吠不止。失去了主人的大黑,一下子變得性情暴躁,院裡院外的跑動不止。這還不算,它就每天自己孤身跑一趟縣城,去苦苦等待著主人們的歸來,要知道從知青點兒到縣城一次往返有六十公裡的路程,大黑就這樣年復一年的每天一個來回的跑著,直到有一天它老了,跑不動了,躺倒在狗窩裡奄奄一息,最后帶著對主人們的眷戀孤獨地死去。最令人感動的是在它死后的身子底下碼放著許多的信函,想必是每有郵差送來給知青們的信件,大黑就用嘴銜著放到狗窩裡精心保管著,就像一個忠誠的衛士,堅守崗位,等待著主人來取。這感人的一幕讓琳佳心碎,這是怎樣的一種動物戀主的情結啊?夏琳佳是大地的女兒,她眷戀著土地,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農民,在她的心裡,農民的質朴和單純是最讓她難忘的,當你在城裡生活的時間長了,再次踏上這鄉村的土地時,就會感到心靈的回歸和精神上的慰藉。

夏琳佳分別走訪了鄉親們,就像當年一樣,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每個家庭都要留她住上一天。

老村長家。

劉老悶家。

老族長家。

。。。。。。

在相隔了十年后重新回到這個留有她青春歲月和流過汗水的村子,感情的交流還是那樣的自然和淳朴,是沒有添加任何雜質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閱歷的增加,對生活的感悟在加深,特別是在心靈層面對人對生命的認知上有了空前地提升。給她感受最深的是環境對人的制約依然那麼堅固,環境沒變,生活在其中的人就很難改變。這些年的城市改革對農村的影響和變化觸動都不大,使她苦思不得其解。自己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想來想去也隻有用手中的筆來歌頌農村的自然,農民朋友的質朴,和他們想改變生活的強烈心聲。

相見時難別亦難,離別往往都是痛苦的。但這一次的離別與上一次的卻截然不同。十幾年前的那次離別是歸心似箭,有逃離的意思在裡面,而這一次的分別,在心裡有了難以割舍的感覺。那場面不亞於十八裡相送,給夏琳佳的心裡平添了難舍難分的情愫和惆悵。那真是一步三回頭,眼淚就像是斷了線的珠子,奔流不已。鄉親們更是送了一程又一程,那種情景長久地留在了夏琳佳的心裡,永遠的難以忘懷。

縣政府。白天。

夏琳佳在與他們一一惜別后順便來到了縣政府,竟奇跡般地在檔案室裡找到了當年知青們的花名冊,然后她按圖索籍的一路採訪著走了下去。

夏琳佳按出發前的採訪規劃,需要每周向社裡發回一篇稿件,她帶著近乎虔誠的心情,真實地反映著這一代特殊人群對那段生活經歷的回憶與感受,以及對人生的感悟。受感動的不僅僅是當事者,還間或感染了很多正直和善良的人們,所以一時引起了轟動。

這是一次成功的採訪。在斷斷續續近一年的時間裡,每個人每一次的回憶,對夏琳佳和她的戰友們在心靈上都是一次洗禮和安慰。她不由地從內心裡發出了強烈呼聲:美哉,知青!壯哉,知青!

第二十六集:

王金花已經把自家的餐飲做得很大,最近又與幾家著名的老字號成立了餐飲集團聯合會,相約在今后的餐飲企業擴展規模時聯手,形成拳頭,以擴大老字號的影響力和行業整體競爭優勢。按規劃,今后凡要在某一個城市開分店,大家都分別開上一家,就像麥當勞和肯德基幾乎在同一地點同時開業一樣,形成規模競爭局面,這樣無論對企業本身的發展和方便消費者群體進行選擇性消費都有益處,這是現代化社會的特色經營和消費模式所使然,因為中國社會和各行各業畢竟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嗎。

面對餐飲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實,保証傳統特色和改善服務是關鍵。對於這一點,王金花心裡十分清醒,所以,緊把質量關她一刻都不敢鬆懈。

“爆肚黑”餐館分店。

老三黑立軍的那個小餐館十分的不景氣,顧客寥寥無幾,營業額幾乎為零。

他不是在經營上下功夫,卻想出了誣告陷害王金花的歪舉動:他竟將自家飯館不新鮮的過期羊肚牛肚說成是在王金花的養殖場進的貨,為此向衛生局做了匿名舉報。就此衛生局全部查封了黑家的所有餐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