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加拿大當局關注仍然存在的對華歧視 胡子修發聲明紀念“排華法案”廢除70週年
(本報訊)今年5月14日是加拿大《華人移民法》亦即“排華法案”廢除70週年紀念日。5月9日,聯邦參議員胡子修在會見為廢除“排華法案”做出貢獻人士及家屬後,在參議院發表一份公開聲明,重申加拿大華人對加拿大社會發展做出的寶貴貢獻。
聲明說:當我們慶祝150週年國慶的同時,也請毋忘另一個重要週年紀念。2017年5月14日標誌著廢除《華人移民法》亦即“排華法案”70週年紀念。該法案是加拿大歷史上唯一禁止特定人種入境加拿大的法律。1923年7月1日,加拿大聯邦政府實施了“排華法案”,全面禁止華人入境。後續一系列政策進一步限制了在加華人的選舉權以及擔任公職和從事法律、醫藥行業的權利。市政當局還出台了額外的排華政策。例如,溫哥華曾禁止華人進入公共游泳池。排華法案的執行日和加拿大國慶日相同,所以當時的在加華人都稱當天為“恥辱日”。每年7月1日,一些在加華人都會關閉生意並聯合抵制加拿大自治日(加拿大國慶日的前身)的慶祝,抗議活動一直持續到排華法案被廢除。這個曾經幫助建立加拿大聯邦的關鍵核心的族群,卻不得不拒絶慶祝國慶日。直到1947年聯邦政府才廢除排華法案。這歸功於包括葉求鐸律師等積極人士在全國範圍的努力遊說,也是鑒於加拿大華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做出巨大貢獻而得到的廣泛輿論支持。可是,對華人的限制和歧視性法律政策仍然存在。聲明指出:2006年6月22日,斯蒂芬·哈珀任總理的加拿大政府最終針對排華法案發表了正式道歉聲明。這是邁向和解的重要一步。本聲明重申了加拿大華人是完全和平等的加拿大社會成員,加拿大華人對加拿大的發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加拿大華人身上鼓舞人心的堅定決心幫助塑造了我國的歷史和文化,應該得到公認和頌揚。
在2016年6月22日的“人頭稅”平反十週年當天,鬍子修在渥太華議會大廈向所有議員發言,呼籲當局關注更多依舊存在的對華歧視。胡子修表示,對華人徵收人頭稅是加拿大“極大的歷史錯誤。華人在加拿大曾經備受歧視,一百多年來,華裔移民堅強不屈,秉持尊嚴,追求歷史正義,維護自身生存與發展權利,終於得到政府和社會的認同。
19世紀後期,先後有超過15000名中國人被招聘參與修築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因工作條件艱險致4000多人客死異鄉。這條橫貫美洲大陸的鐵路連通了加拿大東西兩岸,促進了加拿大聯邦建立和經濟發展,然而鐵路一建成,所有進入加拿大的華人被加拿大政府立法徵收人頭稅,以此阻擾華人向加拿大移民。1923年,當時的加拿大聯邦自由黨政府決定取消人頭稅,通過新的《1923年華人移民法案》通過了排華法,同年7月1日執行。這個法案規定除了以下的例子,所有華人都不可以進入加拿大,而即使是有英籍的華人也被禁止進入加拿大。從此,幾乎所有華人無法移民加拿大,包括已經在加拿大居住的華人勞工的親屬。該法案實施的24年時間內,總共只有20多名華人移民加拿大。因為該《排華法》開始執行日期和加拿大國慶日是同一天,在加華人都稱該日為“恥辱日”而拒絶慶祝加拿大國慶。後鑒於在加華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加拿大的貢獻以及國際社會壓力,加拿大聯邦政府才於1947年5月14日廢除了《排華法》,但直到在1967年才開放移民政策,讓華人用“獨立移民”身份移民到加拿大。
圖為胡子修(左6)會見為廢除“排華法案”做出貢獻人士及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