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該怎樣吸引並迎接我們下一代

文:姚 船

「彩虹」飛架唐人街

日前,一批社區熱心人士組成委員會,計劃籌建唐人街天橋,且在天橋下建造中國式牌樓。這無疑是值得高興的事。

長久以來,唐人街的交通狀況確實令人擔憂。特別是士巴丹拿道夾登打士西街的十字路口,經常出現人車爭路的情況。衝紅燈、搶轉彎的驚險鏡頭比比皆是。年前一個七、八十歲的華裔老婦在這裏被街車撞倒,然後拖行數十公尺的慘劇,人們仍記憶猶新。所以,要真正搞好唐人街的交通秩序,除了加強宣傳教育,讓過路的車輛行人都遵守交通規則外,建造天橋,疏導人流,也是一個較佳的選擇。

雖然多倫多華人人口不斷北移,但中區唐人街作為華人社區的象徵,凝聚著炎黃子孫的濃情厚意,它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仍然不容置辯。整頓和美化唐人街,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龍的傳人責無旁貸。 當然,這個計劃的落實,從資金籌措至設計施工,困難定然不少。但眾志成城,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相信唐人街一定能飛起迷人的「彩虹」!

孩子不去唐人街

星期天約朋友到唐人街飲茶,順便買點菜。開車之前,我問兩個孩子:去不去唐人街?他們異口同聲地說:No!態度堅決,令人感到驚異。不過,碰到這樣的回答已不是第一次,所以我也順其自然,不勉強他們。

記得第一次聽到孩子說:「我不去唐人街!」那時心裏很不是滋味,還大聲責問道:「為什麼?」可能孩子見我面有怒色,起初支吾其詞,後來才坦言相告:唐人街太擠、太髒,不想去!這件事曾引起我頗大的感觸。

唐人街,這塊凝聚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我們這些居住在異邦的華人把它視為海外故土的地方,孩子們卻不喜歡!不過,轉念一想,這能怪他們嗎?孩子們在這裏成長,從小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對中華文化已沒有一種必然的歸屬感。近年來,隨著華人移居多倫多人數激增,唐人街的熱鬧、繁榮程度也跟著增長。但是,隨之而來的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多。犯罪活動、交通擠迫、環境衛生差等情況日趨嚴重。在孩子們的直覺上,唐人街人行道上商號、小販擺攤設點,行人擁擠不堪;有的地方垃圾亂堆,臭氣四溢。因之,他們對唐人街望而生畏,行之卻步,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近日,整頓和美化唐人街的呼聲日高。這是值得讚許的事。甚麼時候,唐人街才能以井然有序、整潔衛生的嶄新面貌去吸引和迎接我們的下一代!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