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留学沉浮记(一)
本报专栏作者: 一 楷
总觉得我这样八十后的孩子从小就在接受天降大任的考验,因为,我们爸妈那代人特别多,到了我们这还是多,入幼儿园开始就知道什么叫竞争,我记得一个阿姨看着当时只是被送入父亲厂里幼儿园的我,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和妈妈说,这样小孩子要废掉的,厂里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到了小学一年级就比别的孩子落下一大截。妈妈不以为然,结果,等我上小学的时候才发现别的孩子都知道怎么做加减法,怎么念汉语拼音,而我,最让我骄傲的就是我能从一数到十,我还清楚的记得,上学第一天,歪歪扭扭地写下”赵一楷”三个字,足足花了我一节课的时间,心中无比怨恨为什么爸妈给了我一个这么难写的名字,如果就叫赵一,那该多好呀,我甚至能感觉到我的同桌正用藐视的眼神瞄着我。没有接受学龄前教育的我,俨然成了一大群小文盲中最白丁的一个。从这个故事里,我明白了,中国学生所处的的环境已经不是笨鸟先飞的问题了,是全天下的小鸟都抢着在飞,你按时起飞,其实已经晚了,你输在了起跑线上。
在很多家长规划孩子未来前途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送孩子去外国留学读硕士,妈妈悄悄地在我念附中时,已经把我的材料递到了加拿大领事馆,在我本科第一年时,硬是把我踹出了国门,踢向了世界。
上周,当系主任庄严地给我工作签证的学校证明时,我猛然惊醒,天哪,四年了,我留学四年了,我毕业了,我居然完成学业了,这可不是一张普通的文凭,倒不是说国外文凭多有含金量,我指的是,在这张文凭背后,我可真是历尽四年的风风雨雨,那可是多少个起早贪黑,埋首苦读的日子,那可是多少个披星戴月,打工糊口的日子。一切仿佛如梦,现在国内的同学都大学毕业了,他们都急着要出国镀金了,纷纷询问我,出国该就读硕士,还是从本科重新开始,哪个国家比较好,费用贵不贵,问的最多的还是,出国读书到底值不值得。
我个人觉得,出国并不是能说好不好,值不值,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当然对事物的判断也有所不同,就拿我四年的故事,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各位看客也可以自己评析。
四年前,我出国的时候,我的家境在上海这样一个高消费的城市,只能算上小康,父母当时都有稳定的收入,不愁吃穿,但是,要是和全国的富庶人家相比,那可就天差地别了。当时,父母一咬牙,卖了一套不断升值的出租公寓,硬是给我交上了五十万保证金,(听说现在该是七十万了),而我,离开了从小就是我梦中大学的上海戏剧学院,开始了我的远征。因为,如果就读上戏,我的人生太平静了,平静到没有一丝波澜的乏味,我可以轻易的预见自己的未来,上戏毕业,在上海的某家电视台或影视公司打工,绝对是小白领一个,然后结识一位一同工作的上进青年,在中国打工的赚钱速度和消费水平下,啃一把父母老骨头,在结婚时买一套房子和买辆车子,还想自己创业,谈何容易。这样的平静的人生可以让很多人羡慕,但是,我却不中意。因为,我想要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一个精彩到不能预见的人生。这和生活质量的好坏无关,就像三毛的人生,不能说怎么大富大贵,但是,她的经历已经让她的人生精彩纷呈。
这就是我的价值观,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出国是来镀金的,是来享福的,更不是来淘金的,我没有想到,这样的价值观在我的留学历程中起到了巨大帮助,因为我没有给自己定下什么生活标准和生活方式,哪怕我的处境再糟糕,我觉得这就是我的经历,我还笑呵呵地写下日记,感叹人生可以那么”跌宕起伏”,我觉得生活太有趣了。所以,各位看客,如果是抱着镀金思想来加求学的,我就不知道,这值不值得你吃那么多苦。
要想纵贯留学,要从资金的问题上来说。当然,一楷个人认为,如果说吃苦,那只是对我这样的穷孩子来说的,我的大部分留学生朋友他们父母都是有的是钱,他们个个住高级公寓,开凌志宝马,日子比他们在国内过的还要自由开心。而我,因为家里发生变故,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变化,三年前,我真的是穷的叮当响,我当时连手纸都舍不得买,都是从学校的厕所里每天卷一些回家用,要是哪天没有卷,那就问题大了。那时,不是银行里没有钱,而是根本不敢用一分钱,生怕家里有急需要把钱拿回去应急。所以,我现在算了一下,我留学到现在家里总共出了三万多加币,而每年的学费是一万一,生活费是五千到一万二不等,也就是说,出国留学四年,总共该消费七万左右加币,而我只花了别人的一半还不到,还不包括,等我毕业以后,政府会以退税形式返还我八千左右的学费,也就是说,整个留学只花了我父母两万多加币,也就是人民币十三万,这个数字也将在我第一年的工作中抵消为零,所以,我可以这样说,留学四年的钱在我工作第一年全部返还,全中国想要留学的”穷”孩子们,不要担心,只要能够办下签证,只要自己省吃俭用,钱是可以赚回来的,书也是可以读出来的 。但是,我这样是因为出于无奈,家里需要钱办急事,我要是不这样过日子,就没法继续读书了,在这个喜人的数字背后,有多少酸甜苦辣,如果你不是抱着和我一样的价值观的话,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在国内怎么混都比这样过来得舒服。
你试想,我是全职学生,我每学期的课都在六到七门之间,我还要同时全职打工挣钱,学设计的人,那该有多少功课,我们专业光软件就要求九门,而国内学院只要求三门,还是最简单的三门,如果你差了一科,你就等明年再来重读吧,要是全都过了,但是你的总的平均分低过一条分数线,你就会被淘汰,我们专业第一学期开学的时候,整个礼堂坐的满满的,到了最后一个学期的时候,公开课,全员到齐,连半个礼堂都没有坐满。你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样的淘汰率了。而我,一下课就往打工的地方赶,打工的时候就老是拿作业出来做,老板是个好人,刚开始严厉批评,后来看我工作也做的不错,就让我把电脑拿在柜台下,没事的时候就写作业,我就成了唯一一个带笔记本电脑上班的调酒师了,可是,我得凌晨四点下班,我回到家就睡六个小时,然后就去上课了,有时实在起不来了,就赖上一个小时,等课上一半的时候偷偷溜进去,即使这样,我还是完成了所有的作业,通过了所有的考试。所以,我就不明白,为什么那些每天只要读书的学生,怎么还能被学校淘汰呢,我都开始疑惑,是人就是该在压力下生存呢,还是我实在太聪明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