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留学沉浮记(三)
本报专栏作者: 一 楷
眼下的世界,科技发达,日新月异,就是要我回古代做皇帝,这没有电视,没有上网的,我还得考虑考虑。可是,细细想来,人的生活再怎么天翻地覆,无非就是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作为留学生样样事情犬马亲劳,当然,对于这四个字也就格外深有体会。容我现在细细评说我是如果慢慢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小康生活。
人说,出了国的中国人都得苦个五年,才能初尝甜头,我觉得这话一点不假,中国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这些从中国人的超市和餐馆就看得出来。比如,家庭日,维多利亚日等等,都是我们俗称的bank holiday, 就是连银行都放假的公众假期,只有中国人的超市,餐馆照常营业,甚至还比平日更晚关门,因为,客人多,想好好赚一笔,这样的生意人给加国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试想一下,对中国老板和员工们就意味着年终无休的漫漫工作。真正的西人的房屋拥有率是不高的,但是,新移民和留学生们没过几年就有房有车了,而且,中国人很少涉足抢劫贩毒的行当,可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唯一的生财诀窍,无非就是凭着勤劳节俭二词。
我也是何尝不是如此,就比如,这衣食住行的”衣”字,我记得刚来加拿大那会儿,特别喜欢雪,因为,没见过,好奇呗,脑子里老惦记着着雪多浪漫,听说初雪那天遇到的心仪的男生,还有可能成为情侣呢,可把我一个人乐坏了,结果,谁知,这加拿大没有秋天,夏天刚擦过就是冬天了,我还穿着我的帅气短夹克,一场鹅毛大雪就那么从天而降,把我冻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还什么初雪情人,我连眼都被雪迷了,回到家,赶紧找出羽绒服和小靴子,这才发现,这中国南方的衣裳到了加拿大根本不顶事,穿那么轻薄料绡出门,就和光膀子上街没啥两样。而且,加拿大还不兴穿绒线衫,棉毛裤,因为室内可热了,坐在教室里象蒸桑拿,那鞋就更不济了,一踩雪里都能湿透袜子,一湿一冷就长出了冻疮。于是,赶紧上商场里去买衣服,这才发现冬大衣,动辄上百上千的,平均人民币得两三千,而且还不保暖,我都好奇加国人都穿很少衣服,他们怎么就不冷了,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各个膘肥体壮,生物课上不是说脂肪是最好的保温层么,再看看他们体毛也格外旺盛,我想来也是用来保温的。当然,这是玩笑话,不过,我记得很清楚,我在商家传单上看了很久,最后决定买了一双old navy的雪地靴,花了我$24.99,我还心疼了好久呢。后来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我很喜欢去逛大商场,可是,只是看看,什么都不买。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一个”食”字了,我刚刚来加的时候,觉得什么东西都是天价,明明坐在学校食堂,可为什么这价钱好像我坐进了上海波特曼大酒家,沙拉六元加完税就是七元,七元加币就是当时人民币五十元,最关键的还是这东西无比难吃,还不充饥,可这是学校餐厅除了菜汤以外最便宜的东西了,就是那么难吃的东西我都买不起,于是,我只能带饭去学校,可是学校的微波炉数量有限,要排队,等我吃上一口热饭的时候都到点要上课了。第一次进超市自己买菜把我吓的半死,就半斤多牛眼肉兑成人民币得三十元,一块豆腐人民币七元,我看了一圈,还是觉得泡面最便宜,最后,抱了一箱泡面回家了。后来,我回国,带了一大箱泡面,半年里只吃泡面过日子,倒也把最苦的日子熬过来了。我记得,学校门口有一个卖热狗的摊子,烤热狗的香味好像认得人似的,老往我鼻子里钻,我最好的朋友是学护士专业的,看我眼馋的样子就和我说:”我老师说,热狗一点都没有营养,高卡路里,低蛋白质,名副其实的垃圾食品。”我知道她那么说其实是安慰我,她也没有钱,要有,她一准早买了。我俩当时最大的乐趣就是隔天去咖啡店买一杯一元的热巧克力热热身子。我当时做梦都想,我要学成了,我立马回国,要好好的天南地北吃四方。
这”住”可是一个大问题,多伦多住是最贵的,在上海两千元,市区可以有个不错的小出租屋了吧,可是,在多伦多,两千元人民币,你连合租都不够,只能住一间单间的地下室,我第一次在多伦多一个人住,我住的是加币两百四一个月的房,可是,我很高兴很激动,因为,我不用再寄人篱下,不用看人脸子过日子了。其实,住的差点对我来说没关系,在上海的时候,我家不是住的千金豪宅,但是至少也是高楼大厦,到了加拿大才明白,只要生活自由些,这小日子就是自己的。我的第一个房子就是地下室,厕所厨房都和六七人合用,有一次,不知谁在楼梯口撒了一些油,害我从楼梯的第一格一骨碌的滚到了底楼,按照故事片的情节,我该是昏迷然后失忆什么的,结果,我自己爬起来,和楼上那位看的目瞪口呆的叔叔说,我没事,不过,我的刚修的指甲断了。第二天,楼上楼下的人都知道了,他们说楼下的那个女孩可能是塑料做的,那么高的楼梯,居然没摔坏。当然,那个屋子,我没有住满三个月找到工作,就搬了家,倒不是因为居住条件不过关,是这周边治安不好,我刚来多伦多不知道,那是一个著名的黑人区,以枪击案闻名,难怪我有一次被种族歧视的黑人从车窗里扔出的易拉罐砸中。至今, 我和那些四年前屋友都有联系,当年大家都是省吃俭用,哪里有打折的东西,就招呼上下一起出去抢购的人。 但是,你可以想像么,到今天,包括我,都住进了小别墅,开起了小轿车,大家各个都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全凭着自己一双手,这是很多花天酒地的西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我想那天当我拉着购物小车对我砸易拉罐的那个黑人,今天他该还是开着那辆冒着黑烟的无牌车,四处朝人砸着易拉罐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