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做功課吧
“這首是新的曲子嗎?” “我是第一次聽這首曲子嗎?”
以上是我和學生的對話。為甚麽我會知道?真的,我不是記憶力特别强,也不是特别聰明。學生在第一次彈奏樂曲時,他們或許會彈奏錯誤音符,沒有彈奏正確拍子。這個情形是正常嗎?
他們可以説:“老師還没有教,我不會彈。” 我真的希望學生不要這様説啊。
很多時候,學生在第一次彈奏都不是最好,是他們所謂的”warm up”。
我會和同學分析樂曲的彈奏方法,問一些简單的問題,討論一點彈奏技巧。
實在話,學生是知道答案的。有些同學可以不用思考而給我正確答案。他們的反應可以是又快又凖。如果將知識付緖行動,彈奏水準就會是很好。
和同學一起分析,他們的記憶回來了,甚麽都没有問題了。
第二次的演繹可真是不一樣。樂曲的細節都可以表達出來。音色清澈明亮,樂句也顯示出音樂感覺。
原因是甚麽?就是“知道了”,“記回來了”。
更加好的方法,就是養成習慣,在樂譜上註上符號,讓彈奏時更加容易和直接。
我要求學生開始新的樂曲,要“回家做功課”。在家裏練琴的時候,將他們知道的技巧和要求,先在樂譜上註明。一般來説,他們都會知道要留意的不同技巧。
關鍵在於“寫”和“不寫”。為甚麽“不寫”? 我們可以想出很多原因。同學有没有在鋼琴上放置鉛筆?有没有給自己機會思考,分析和决定?
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同學們:做了功課後,練習一首新樂曲就是那麽輕鬆,簡單。
(張珮珊是皇家音樂學院鋼琴考試官。任何問題, 歡迎電郵jcmusic@shaw.ca 或瀏覽www.jcmusicpiano.com,或關注微信:jcpi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