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涨涨涨
本周,国际原油价格冲破 120 美元 / 桶,并呈继续攀升势头。多伦多居民深有同感,本周油价一直在 1.21 — 1.22 加元 / 升徘徊 , 最低 1.18 ,最高 1.27 。加拿大各地情况类似,温哥华最低 1.19 ,最高 1.32 ;产油的卡尔加利最低 1.15 ,最高 1.29 ,而一个月前加拿大各地平均油价为 1.11 加元,一年前为 1.03 加元。人们对油价上涨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脆弱。
产量未增油价上涨
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主席暨阿尔及利亚能源及矿业部长卡利尔日前表示,市场目前是受到美元疲势驱动,不排除油价会触及每桶 200 美元的可能。卡利尔称:“当美元下滑 1% ,每桶油价就会上涨 4 美元。反之亦然。”
目前全球原油日产量已减少约 140 万桶,约占全球原油供应量的 2%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 CIBC )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原油产量下降,国际石油价格很可能在 2010 年达到每桶 150 美元,并在 2012 年飙升到 225 美元。该报告指出,国际能源机构( IEA )把现今的石油产量高估了近 9% ,因为“该组织错误地把天然液化气包括在内,而这并不是用于交通工具的燃料”。 CIBC 世界市场首席经济学家鲁宾 (Jeff Rubin) 在该报告中强调,世界上一些大而成熟的油田的损耗率在增加,因此,预计世界石油产量很难有实质性提高,从现在到 2012 年石油的平均产量可能仅仅为每天 100 万桶。“很难说现在世界原油生产量已经达到极限,但越来越清晰的状况是,石油供应的现状正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缺油前景”。这份报告还指出,除了原油产量停滞不前之外,全球石油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高油价和经济疲软让美国减少的原油消耗量可能被印度、俄罗斯、巴西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高的需求弥补。而世界石油产量的 50% 都被交通工具消耗掉。
过去只有悲观主义者才会警告我们石油将要耗尽。现在,由于气候变化、油商投机等因素,“石油峰值论”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周每桶 120 美元的原油价格似乎成了全球石油生产达到峰值的标志。而油价上涨并不会停步,随着供需失衡,廉价的石油供应时代已经宣告结束。“石油峰值主义者赢了。” 美国能源业专家施莱辛格说,这位先后担任过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中央情报局局长、国防部长、能源部长和许多石油公司高级顾问的资深能源专家表示,许多石油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私下里已经达成石油产量峰值的一致意见,但是他们都没有公开承认。花旗银行一份报告认为, 2012 年是石油峰值。皇家荷兰壳牌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认为, 2012 年这个日子差不多,绝对不会晚过 2015 年。但是即使是 2015 年,我们也只有很短的准备时间,因为当今社会还是建立在石油基础之上。
美国左右价格油商影响市场
在美元不断贬值的情况下,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美国仍然稳握着绝对的定价权。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 WIT= West Texas Intermediate )每天产量为 30 万桶,相当于全世界一天的原油产量的 0.4% ,但由于是在纽约商品交易所( NYMEX )上交易,且全世界的原油期货交易主要在这里进行,所以这些让美国有了左右全世界能源价格的能力。美国的价格上去了,全世界的价格就要跟着上去。现在每天在纽约交易的原油期货为 2 亿桶,相当于每天实际使用量的两倍。换句话说,买卖虽然繁荣昌盛,但大都是虚设的,大多数商人在买用不了的原油,现在是买方市场,不管有没有需求,不管实际需求有多大,全世界都在抢购石油,让这个期货市场异常繁荣,是买的人越多,价格就越高;价格越高,新来后到的人就越想买。仅 2007 年一年内,原油价格就上涨了 57.2% 。这么好的生意,当然有人愿意投资了。
油价上涨有多大影响?
不少从业贸易、运输、交通等领域的人士已经体尝到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提高、支出增加。航空运输费、燃油税、海运费、卡车运输费一系列成本水涨船高。从事国际货物贸 易的甄 先生在短短一两个月内,运输成本就增加了近 30% ,以前能挣 1000 美元一单的生意,一下子因运输费上涨而缩至 700 美元。今年 1 — 5 月 甄 先生通过辛勤努力,贸易量比去年增加 20% ,而赚到手的钱却不如去年同期。 甄 先生的一个贸易伙伴因运输成本大增等因素最近关门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原油价格的增长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王 先生粗略算了笔帐,仅家用车一项, 1.20 加元 / 升的油价要比 1.00/ 升时每月多支出近 30 加元,按照油价继续上涨的趋势,每年大约要多支出 400 加元左右,相当于一个年薪 3-4 万的普通工薪族年收入的 1% 。看数字,影响似乎并不太大,分散在日常生活里,日积月累,那影响就变成看不见摸不着的了。爱好开车旅行一族,以往总是不假思索就欣然上路了,如今出门前也不自觉地盘算一下油价。油,是人们离不开、放不下,爱之深、惜之切的“身外之物”,又是弃之难行的“宠物”。人们寄希望油价不要涨到让大家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