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价高升 多伦多米价高涨

世界粮价20年最高,粮食储备20年最低

最近,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从每吨580美元上涨到每吨760美元,涨幅超过了30%,达到了二十年来的最高点。泰国、越南、印度等多个大米输出国相继减少了大米出口。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4月2月发布报告称,世界谷物储备将在今年降至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全球粮食市场供应趋紧、价格高企的局势短期内难以缓解。

泰国米价的大涨无疑对全球粮食价格是沉重的打击。从2004年至今,米价涨幅已经超过一倍。米价攀升主要是由于燃料与肥料费用大增、天然病虫害以及气候改变等因素使稻米收成欠佳,同时,国际资本的炒作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高企的价格及供应偏紧又促使主要大米输出国纷纷限制大米出口,保证本国供应,进而又推升了全球大米的价格。市场人士担忧米价在未来数月还会再涨。作为全球第二及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及印度大幅削减大米出口量,令全球大米供给减少了1/3。越南近日表示,今年大米出口量将大减22%。印度也公布,将出口大米的最低价格大幅调高近五成,由每吨650美元增至每吨1000美元,以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受恶劣天气以及高速发展国家进口需求猛增影响,世界小麦库存量为30年以来最低,谷物价格已经持续5年攀升,结束了数十年来粮食低廉的时代。

干旱、美元贬值、投资转移至初级商品、农田改种油料作物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这次粮食危机,人口上涨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则是这场粮价上涨的持续性原因。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破90亿大关,增加的25亿人大多数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这意味著需要更多土地以提供这些人的食品需求。根据联合国纪录,全球食品价格自去年1月底到今年1月底已上涨了35%。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仅在2007年,奶制品价格就上涨了将近80%,谷物价格上涨了42%。

国际米价上涨,主要产米大国提高出口米价,泰国米平均涨价65%─75%。多市进口米商难以承受成本压力,已陆续提高批发价格,从4月1日开始,不同进口米的价格可能上涨10%至30%。华人超市大多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暂时没有提高米价。
世界粮仓空匮、粮价飙升的原因

有专家认为,低储备和高消耗是导致粮荒频发和粮价高企的祸根。过去45年里,世界粮食消耗从每天230万吨增加至每天560万吨,增幅达149%。供需形势的巨大变化造成了粮食大幅涨价。

全球变暖导致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频率增加,土地沙漠化又导致耕地不断减少。在过去100年间,北半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了0.76℃。气候的变化不仅导致危险紧急自然情况数量增加,更对粮食的生产形成了威胁。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乌克兰等粮食主产国,由于天气恶劣,也导致产量严重受损,粮食库存急剧下滑。在粮食生产因气候干旱而减产的同时,需求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由于发展中国家国民收入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贫穷人口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持续改善膳食结构。这加剧了原来就有的供不应求,同时推高了其他食品价格。由于全球都市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中富裕的人们会摄入更多蛋白质和卡路里,他们不再满足以米和大豆为主食。过去25年,世界肉类消费量翻倍,并在继续增长。肉的生产也需要大量饲料。农民需要喂3公斤粮食才能获得1公斤猪肉,对于牛肉,比例更高达7比1.全球饼干、面包、面条的需求量大涨也使得粮食供应出现紧张局面。

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也是引发全球缺粮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大力发展的生物燃料加大了粮食的消耗量。专家称,从美国和欧洲希望利用粮食和宝贵的农田制造生物燃料时,粮食降价的现象就消失了。例如,给一辆SUV汽车灌满一箱生物乙醇所需的粮食可以让一个人吃一年。按照美国新能源法案,生物能源在2022年的使用量将达到360亿加。有专家称,“富人的汽车最终会吃掉穷人的面包”。高油价推动了粮价的上涨,油价上涨导致粮食运输和从石油中提炼的肥料的成本也随之上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