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不應成為區域爭拗的皮球

投資建設基礎設施,不僅在短期內有利於刺激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為當前加國低迷的經濟注入正能量,同時也從長期效應上改善加國的面貌,讓早已落后的一些公共設施得到改善,加強國家的經濟競爭力。安省現在的經濟增長率和新增就業人數在全國一枝獨秀,保持領先地位,証明安省政府的這一整套經濟策略產生了效果。

安省府和聯邦政府的計劃中,均有公共交通建設,各地方政府紛紛向聯邦政府表達願望。近日有消息指,約克區的幾位市長、議員集體到渥太華與總理杜魯多會談,希望聯邦政府新一輪的基建投資中,能夠把央街地鐵延長線的工程納入其中。然而在好消息到來之時,又出現了一些似乎不和諧的聲音。

多倫多市長庄德利表示,在多倫多市政府解決現在央街地鐵的擁擠現象之前,將地鐵延伸到烈治文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庄德利說:「約克區主席艾默森大約一個星期前來見我,他對於多倫多的公共交通項目沒有包括央街地鐵線延伸到烈治文山的情況表示不安。我誠實的告訴他,我們隻會在解決央線地鐵擁擠現象之后,才可能會考慮延伸央線到烈治文山。」

約克區的一些議員對此憤憤不平,隨即反擊,指多倫多市長的理由純粹是托辭,憑什麼多倫多市所「不」,我們約克區的項目就不能通過?甚至有人要比較,到底約克區的票倉厲害,還是多倫多的票倉多?

發展公共交通建設,本來是一個對兩個地區都有利的好事,因為聯邦和省級政府下決心投資而成為現實,卻成為了多倫多市和約克區之間的對立,彷佛兩個行政區之間,是你死我活的對立關系,甚至還要拿選票來做文章,這也於事無補。

其實,多倫多市長所說的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高峰期乘坐過地鐵的人們都知道,央街和Bloor附近的地鐵已經超過飽和狀態,人山人海,很多人擠不上車。當前地鐵的承載量是每小時單向2.8萬乘客,而實際人流已經達到3.12萬乘客。問題是提出解決方案。

在約克區省議員舉辦的安省預算討論會上,萬錦市市長薛家平算是真正談到技術問題,講到了關鍵。薛家平市長表示,省府對公共交通的投資,以及承諾央街地鐵建設的部分資金,都是非常重要。他更指出,都市聯通(Metrolinx)的一份報告明確指明,隨著省府對交通的投資、地鐵新車廂的投入、信號系統的改善,將使央街地鐵的承載流量在2021年提升到每小時單向3.6萬乘客,並且由於Spadina地鐵等的竣工,將會分流央街瓶頸處的流量。薛家平的講話有理有據。

而省交通部長鄧德華表示,省府的撥款是存在的,當前交通堵塞的狀況,並不因為市府邊界而終止,並不因為到了Steele以后就不堵塞。這是一個橫跨區域的挑戰,也需要一個橫跨區域的解決方案。

多倫多與約克區曾經創造了突破地區限制的先例。Spadina地鐵延伸工程,就是從西線Downsview車站,延伸到約克大學,在進一步延伸到旺市,多倫多市政府、約克區政府、省政府、聯邦政府,三級政府各出三分之一,目前正在施工。隻是上屆聯邦政府承諾出資興建地鐵,先撥下7,500萬元讓工程啟動,后來的6億多元卻遲遲不發,仿佛是先扔下一隻靴子,后邊一隻靴子一直不見響動,成為導致該工程拖延超支的部分原因。希望新的聯邦政府不會再像上屆政府那樣。

約克區的人口將在未來十幾年從110萬增加到179萬,新增90萬個就業機會。而當前,每天在央街上,都有2500輛巴士穿行於央街,往返於連接Hwy7和Finch之間,修建央街地鐵延長線的工程,不僅可以緩解路面上的交通,減少碳排放,更可以方便兩個區域的眾多市民,是值得做的事情,正如薛家平所言,數據顯示是可行的。重要的是打破行政區劃的本位思維,少一點政治化,以整個大多倫多地區一盤棋的理性,科學地決策這一地區的公共交通。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