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并快乐着!

我们职场精英栏目开办的宗旨是将华人社区中职业精英们的求职和职业经验介绍出来与大家分享,期望他们的故事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所以,当我们确定了这期将采访加拿大盛达金融贷款公司霍文翔先生的时候,我自然地联想到了现在的经济大市场问题。 金融业的不景气是大家都知道的,我在采访霍先生之前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对于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如何面对职业压力的问题都打了很婉转的腹稿,期望能够既礼貌又贴近实际地为读者们挖一些良策出来。 但是我与霍先生的采访开始不久就知道,婉转与礼貌虽然出于好意, 但是坦诚坚强的霍先生面前,刻意的婉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霍先生的坚强正是他能够在加拿大成功的秘诀,也是他能够在现在如此的市场中屹立不倒的原因,更是他在未来继续开疆扩土的动力。
采访每个精英人士,就好象画一幅人物画。采访前的调查就好象铅笔轮廓,采访之中获得的更多信息就是画的背景,而访谈的成型就是最后的那抹颜色。 一个成功的访谈,这些过程都是缺一不可的,访前调查我是不敢少作的。上网搜索, 跟他认识的人进行一些接触, 参考一些以往的访问,都让我对霍先生有一些了解。 我准备当中预期的是看到一个北美学历的中国移民,在事业进程中一路顺利,现在拥有如此的成功。而在调查结束的时候, 我看到的是一个文质彬彬,睿智博学,却又坚忍不拔的一个人。了解更多的是他作为文人,在1993年就已经陆续翻译出版了《红粉大亨》等6部长篇小说;也了解到作为一个来加的华人移民,他在2000年就创办了大陆华人第一份大开彩色版中文周报《北美华报》; 以及作为一个曾经入藏工作多年的中国人,他在祖国因为西藏问题倍受各国舆论不公平谴责的时候,组织众多多伦多朋友赴OTTAWA,为祖国呼吁;更感动的是,作为一个四川人,在家乡最危机的时候,他站出来带参与引领众人捐款,为家乡输送一百多万加币的善款。而在我真正面对霍先生的时候,在与他对新移民就业面临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沟通的时候,我更多体会到的是作为一个中国移民,他在加拿大求生存,在多伦多事业求发展的过程中显示的坚强!
在对新移民求职和就业问题上,霍先生非常认真的提出了保持原来行业的重要性。霍先生本人是搞金融出身的,在加拿大的初期也经历了语言不好和找工不顺的过程。虽然依照兴趣办过报纸,为了生活开过小生意,但是最后还是回到了金融领域,成为了一个有执照的金融贷款专家。在转行这个问题上,霍先生的建议是谨慎。在他身边,在我们每一个身边都有转行的例子。移民初期为了生活,选择一个跟自己原专业完全无关的领域,短期培训以后就上岗工作,这种方法其实比较危险。移民来加本身已经对当地的环境,经济状况,以及就业状况不了解了;又要放弃原来的专业,转而学习一个完全没有关系的专业,将基础知识从头学起。这样的投资,从经济,精力,还有时间上讲,都是巨大的;我们当然期望最后的投资收益也是巨大的。但是,有多少人心想事成了呢?即使成功找到工作以后,是否在工作中能够找到归属感,继续做下去呢?这些都是换行的朋友一定要面对的问题。也许不转行,的确会在一开始起步的时候,面对更多的困难,面对生存的压力,但是如果能够坚强的挺下去,明天就一定比今天好!
讲到霍先生移民初期的经历,真是多种多样!力工,餐馆,甚至上门销售他都做过。他说,在来加拿大的初期,能够在多行业转一转,看一看,学一学也不失为一个了解加拿大,提高自己能力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可以解决生存问题,只要不将职业的锐气磨光,在短期内多看看是没有什么害处的。每一份工作,都能教会你一些东西;每一个工作环境,又都是锻炼语言的好机会;在英语能够胜任职业要求的时候,就可以一无反顾的回到自己的专业,这就是我从霍先生的经历中学习到的。而我最钦佩的,就是他的坚强!
在我们讨论他过往的经历的时候,他没有抱怨,没有对金融环境的沮丧,任何时候都是四川人的乐观向上!他谦虚的说他远不到成功,只是做着一些自己擅长,喜欢的事情。而他能够走到今天归功于,他一开始就能放下架子,不怕吃苦。能够诚恳的面对身边的人,并从没有放弃学习深造的机会。今天,他能够拥帮助客人成功得到低廉利率的贷款的自信来源于他专业贷款经理人的专业素养,也来源于他不停学习的坚韧态度。
走出霍先生办公室时,已经是傍晚,太阳的脸已经被连片的灰云取代,看来马上又要下雪了。心里还是在回旋着与霍先生的访问,突然感觉似乎那些灰云也挂着金边,向着他们的目标勇敢的进发。霍先生的那句”明天一定比今天好!”突然又回响在耳边。相信明天一定是一个美丽的日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