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成本過高成挑戰 八成敘利亞難民滿意安置

本報記者馬克報導

總理杜魯多上台後首批接收的萬多敘利亞難民來到加拿大已經一年了,他們在這裡過得怎樣?還滿意嗎?3月7日至9日在渥太華召開的全國敘利亞難民安置工作會議上,加拿大聯邦公民及移民部資料顯示,抵加的多敘利亞難民,由政府資助的人中有八成人滿意目前的接收安置工作,而由私人資助的難民則全部對得到的安置表示滿意。

參加這次會議的聯邦政府移民官譚鉅向本報記者透露,這是由聯邦公民及移民部主持的一次全國性會議,出席的包括各省市政府、移民部門、移民安置服務機構和敘利亞難民機構代表約500多人,重點議題是檢討一年來的敘利亞難民接收安置工作情況,對未來工作作出修訂和安排。這也是杜魯多政治上台後接收敘利亞難民到加拿大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會議,顯示聯邦公民及移民部對敘利亞難民問題的重視。他表示,來到加拿大的敘利亞難民,按當時的接收安置政策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難民是由其親屬或社區機構提供擔保,併負責進行接收和安置,按標準滿足他們的食宿等生活需要,不能領取政府的資助;而大部分難民是由政府進行資助過來,在指定酒店作短暫過渡後,由聯邦公民及移民部按標準發給住房補貼、伙食費,將他們分散到其希望去的地方尋找住處和工作、獨立生活,融入社會。而這種住房補貼、伙食費,也只是發一年時間就要“斷奶”,過後將不會再發給,這些難民及其家庭就需要靠外出工作和社會福利維持生計、自食其力了。

在2011年敘利亞爆發內戰後,截至2015年共有400萬敘利亞人逃到國外。對於被戰火剝奪了全部私人財產、流離失所的敘利亞難民來說,能夠被加拿大以人道主義接收過來並作出生活安置,都覺得很幸運及很感激。譚鉅表示,超過80%的敘利亞難民對來到加拿大一年中得到的政府安置感到滿意,而且也希望以自己的一技之長去找份工作或開個生意,自己養活自己及家人,而不想再依賴政府的資助。但從會議各方面反饋的情況來看,除了語言能力、文化差異等方面限制外,這些敘利亞難民家庭面臨的一個最大困難是落腳城市的生活成本費用過高,使他們難以維持基本生活,進而影響到融入當地社會。

據介紹,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各省政府都分別對敘利亞難民製定了各自的生活資助標準。比如,由政府資助的敘利亞難民在暫住酒店時,不需付房費,每個成年人每天還得到膳食補貼10加元;他們的孩子如果未成年,每人可以領到一次性的50加元住宿補貼。他們找到地方定居後,聯邦政府會在他們有固定收入前繼續給予最長一年資助,資助額最高為每個家庭2萬5千加元,其中包括一筆一次性的安家費和每個月的生活補助。由於各城市生活成本不同,難民家庭每個月獲得的生活補助在各地不完全一樣,比如在溫哥華及多倫多等大城市,一個難民每個月可以領到235加元租屋補助和200加元的伙食費;有家人時的補助則予以累加。符合條件的小孩另發牛奶金。但這些補助是很難支持在大城市生活開支的。譚鉅表示,以難民夫婦兩人的租屋補助共400加元來看,現在溫哥華及多倫多等大城市連個地下室房間的都會租不到,因此,許多敘利亞難民只好轉向小市鎮或農村定居,生活成本費用減少了,但工作機會和再學習機會也少了許多。聯邦政府目前正注意到這一問題,下來將釆取辦法去解決,但總體上會鼓勵難民到小市鎮或農村定居,從事農業或畜牧業工作,而不是全部湧入大城市。

至於外界擔憂的大量接收敘利亞難民會不會有極端穆斯林恐怖分子滲透其中,增加加拿大的安全風險問題,從一開始就參與敘利亞難民身體甄別評估及安置的譚鉅表示,加拿大接收的全部是聯合國在也門等地難民營中已經生活了兩三年的敘利亞難民,他們的身份經過嚴格審查,在難民的行為是良好的,安全是很有保障,這與歐洲國家直接接收從戰亂國家湧來的難民是完全不同的。他透露,加拿大下來接收的敘利亞難民,也繼續走這一途徑,從聯合國難民營中接收,而且一定是有家庭和小孩的難民,不會接收年青及單身男性難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