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醉了
结识黄上安老人得益于他的女儿黄岚小姐,她是资深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专家,在北美有不俗的业绩;也十分爽快、好交往,有深厚的人脉和一颗真诚的心。今年在多伦多一个中秋晚会上,她和我又一次相遇。
我们俩坐在一起拉着话儿,也叙着旧,不知不觉就聊到她的老父亲;她向我打听有没有认识的媒体和刊物可以发表父亲的诗作?我急忙问详细了,经她的描述,我以为,她老父亲的确是一个被诗“打湿”了的人。我越听越感兴趣,也越发好奇,很想拜读一下他的诗作;更主要的也想认识这个诗意昂然的老人。
一个秋雨潇潇的周日,我来到黄岚家亲眼目睹了她父亲黄上安老人那颗诗心。黄老先生虽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73岁的他竟然与我一点代沟也没有,简直是一见如故。老人谈锋很健,用江西式的普通话向我阐释着他的经历、见识、学养和感悟,尤其是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诗意的表达;中国文化中有“诗言志,歌咏言”的说法,黄老虽然如今退休闲适在家,但对国事、天下事十分关心,对国际局势的分析也很精辟。他每天都看电视、读书,思考问题,激情来时便写诗以寄情和移情。真有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味道,尽管已到“采橘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生境界,然而他的心并不完全超然和闲适,而是对世事投入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干了一辈子工业,直到退休才开始舞文弄墨。现任九江市诗词联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的他想把自己几十年人生风雨中的沉淀用文学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传播出去,供人们品名。
黄老说自己快退休了才学文,50岁左右开始写诗。他很有心,又善于学习,所以生活得很充实。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他爱写格律诗,在他看来,把律和韵搞清搞通就有基础了,以后就是多看多写的问题;有律有韵便可以谱曲、可以吟唱了。因而,他的诗几乎都是格律诗,词也都接近古人之作。他很勤奋,笔耕不辍,出了两本诗集:《天命随笔》和《耳顺心声》。他手上还有一本暂定名为《从心余韵》的诗集已写了4年,觉得再写5年才能出。因为他认为好诗是改出来的,诗不厌其改、精益求精。
黄老身材高大,他的诗也似他的人很挺拔伟岸,颇有气势,如〈〈卜算子.大江游〉〉:“去岁溯江头,今岁寻江尾。两岸青山雾雨中,滚滚东流水。尘梦有人醒,名利勾人醉。看罢千帆竞上游,多少英雄泪。”这首词可谓感怀激越。
黄老认定,诗里有真人生,人生是一首诗。几十年的从政经历使他养成一种观人识物的洞察力,作于1994年4月6日的〈〈糊涂好〉〉一诗是这样写的:“人老何须太认真,认真过度总伤神。相交还是糊涂好,若不糊涂谁问津。”何许人生感悟啊。60岁上写了一首《述怀》:“回眸一望路途遥,诸友相邀叙旧交。克守清贫同度日,安居陋室共绸缪。风和水暖看翁钓,月朗霜清读楚骚。甲戌时逢年耳顺,浔阳江畔听波涛。”70岁的〈〈感怀〉〉又别有一番情味儿:“自顾一生乐酒家,春风秋月镜中花。老无意气常言笑,少负年华不悔嗟。得失荣枯云过眼,是非功过浪淘沙。健康安度从心日,白发门前看晚霞。”黄老笑言,70岁以后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老顽童”。他称自己人已到此应什么都看淡,不要太在意对与错了;要自找乐趣。
尽管言谈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但仍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眷恋着自己的故乡。一首《诉衷情,别了伦敦》表达了这样的心情:“伦敦阴雨夜宵长,草木渐趋黄。门前低首思忖,眼下正秋霜。音不识,字难详,耗时光。不如归去,畅叙胸怀,别了他乡。“
他对加拿大印象极好,认为这是一块宝地;来加后写了一些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怀。如:〈〈尼亚加拉瀑布〉〉:“飞雪已经住,驱车看瀑布,蓝天日吐露,绿地冰封树。幽谷隐雷声,琼崖垂白素。龙潭水溅花,碧汉风吹雾。雄壮远闻名,休闲好措举。光色是风流,人间骚客驻。我来何所思,当愧无佳句。”另一首〈〈临江仙.访白求恩故里〉〉则表达了对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的崇敬与缅怀:“寻寻觅觅来白里,小楼幽静人家,记曾奉献播中华。四方留胜迹,千载伴烟霞。共运低潮常自励,秋风不老黄花。莫道世事乱如麻,高歌国际曲,威震海天涯。”中国四川自贡的彩灯驰名中外,今年夏秋季节落户安大略湖畔,我有幸到访了那次中国彩灯节;不想黄老也前去观灯并赋诗一首〈〈好事近.多市观中国彩灯节〉〉:“翼域舞金风,漫步华人灯展。龙凤呈祥夺目,高大祁年殿。中加友谊系豪情,感世间温暖。文化多元特色,游子怀思远。”
见物思诗,是黄老退休后从文的写照;他不仅像个老顽童,也像个老学究,对很多人和事都喜欢咬文嚼字一番。对不少事情他都想“糊涂”一些,惟独对自我的评价不糊涂。虽然他有一颗童心,但也深知年龄不饶人。他说,某电视台的一档老年节目《夕阳红》主题曲——“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 这两句话多少有点不切实际的自我陶醉感;真正人老,在古人有两句真实的写照:“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很欣赏叶剑英元帅的诗:“老夫爱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现在黄老的生活起居十分规律,而且在学习摄影,准备再培养一个爱好以享天年;平日里看看书,玩玩邮票,照照像;崇尚寄情于山水之中的乐趣。谈起集邮,黄老称得上专业;他有55年的集邮史,写了100万字的《新中国纪特系列邮票鉴赏大全》。这本写了二、三年的书前言是这样的:“方寸邮票,五彩缤纷。载宇宙奇特,纪历史辉煌。集邮鉴赏,能观微知巨,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除了集邮,他还有记日记的习惯,已记了20 年日记;都属珍藏实录。在他看来能和聊得来的人聊天也不啻一种享受,但一定要聊真心话,否则等于没交流。他追求的是一种至真、至性、至纯的晚年。
对于多伦多的很多中文报刊,他认为,在这样一个国外大都市,中文报纸的好处在于推广了中国的汉语和文化;具有历史的功绩。这些眼花缭乱的中文报刊不论其观点如何,品质怎样,对于已经移民和即将移民的中国人有极大的益处;对中国和加拿大这样的大国建立良好互动关系也很有裨益。在黄老眼里,人对文化的忠诚和膜拜形成了民族之间的差异,今年夏日在多伦多观赏加勒比狂欢节后黄老即兴写了一首《临江仙.多市赏加勒比狂欢节》:“三九狂欢文化节,移民独展风情。一时热闹染多城,广场人雀跃,百万看巡行。彩车斑斓齐奏乐,艳装劲舞升平。而今世道有纷争,霸权思垄断,百姓盼光明。”
思考着的人是幸福的,我们把这句话送给黄上安老人,作为对他的诠释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