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当爱情游弋在网络间(1)

本报专栏作者:夕子

生活在国外,单调的工作和乏味的娱乐生活让我们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了网络;正因为现实生活中大家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少,网络将逐渐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场所——交电话费还信用卡帐单在网上;申请学校图书馆还书在网上;和国内的父母朋友的交流在网上;研究菜谱健身听歌看电影在网上;甚至连谈恋爱和结婚,还是在网上。单身不单身,想寻找爱情却总是觉得无路可走,这个时候,网络爱情逐渐成为我们身边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在网络上,外在的因素再吸引人,也无法百分之百地吸引网络另一端的人,人们必须表现出自己的智慧、内涵、才华,才能够使对方为之折服。从这方面来说,网络对精神上的要求高过于对物质的要求,网络中的爱情也许更真实地表达着我们内心的情感。

网络爱情弥补我空虚的婚姻
SARA 38岁 来多伦多5年
网络是个奇怪的东西,它用最真实的方式给你最不真实的希望和憧憬,网上的爱情奇迹永远只能是一个充满了绮丽色彩的梦。
——SARA
在相爱的人眼里,应该婚姻是最好的归属,女孩子都一直盼望着自己穿上婚纱的那一天,因为那代表着幸福的开始,我也不例外。8年前,我嫁给了明,我以为我的选择今生无悔的,我曾经很自信地告诉母亲,我不会后悔,如果真的后悔那么就离婚,这个时代又不是没有了谁而不能活下去的,再加上自己是个保守的女人,走进婚姻就从没有想过有走出去的一天。所以8年了,虽然我们真的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但是我依然坚守着婚姻的大门。

8年了,七年之痒我们走过来了。虽然在去年我们真的想到了离婚,但是为了孩子,为了老人我没有走出这一步,也许我真的错了,让自己活得这样难受,是自己给自己找来的吗?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这样。每天没有话说,即使我很想很想和他说话,说不到三句那么语气就已经不对劲了,每天下班回家,我上网他就看电视,我下网他就上网。上班累了,回来看看电视就睡着了,一天的话真的不到5句,不知道这样的环境生活下的夫妻有什么意思。

空虚寂寞也许就造就了我能网恋的心情,但是我知道网恋不是我最后的选择,我只想找个人和我说话,真心的说话,每天陪陪我,那怕就是和我吵架我也觉得那是有意思的。所以我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所找的聊天对象不能在自己的城市里,不能小于30岁。就这样我在网络里流浪了4年多,我累了,我真的好想像别的女人一样,回家就有丈夫的肩膀靠一靠,有丈夫的手臂拉一拉,有丈夫轻轻的语言在交流,那怕睡着了也能感受到丈夫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每天生活在一起,我们是最熟悉不过的,他的任何变化我都看在眼里,而我们却是没有任何话说的一对陌生人,有时陌生得让我害怕。这样的陌生我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有的时候我在想,是他在一步一步把自己的爱人推出门,我知道不到掉下悬崖的那一刻,我真的不愿意放手。毕竟家不是那么容易拥有的,即使我得到是个空壳,但是我还是依然想保留着。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在网络上遇到了畅。

畅比我早来加拿大,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在Hamilton读数学专业的博士。虽然是一个理科生,畅的文笔轻柔流畅仍然让我心底微微一动。我们在网上聊天的最开始我就坦白了自己的已婚身份,又把儿子的照片作为MSN的头像SHOW给畅看。因为畅比我小,所以起初我只是把他当弟弟看,后来熟了还开玩笑说要介绍女朋友给他。由于畅经常要去LAB做课题研究,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很少在MSN上,大部分都是EMAIL。相对于MSN的速食,EMAIL更加细腻传统一些,有点像从前很流行的“笔友”。也许是我们是老乡的缘故吧,最开始的交流就非常自然快乐。他发给我他在当地华人报纸投稿的文章,他去各地旅行拍的照片,他对一些新闻时事的想法;我给他讲每天的工作趣事,孩子的小事,身边的朋友的故事……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我们每天的通信好像变成了一种习惯,慢慢渗透到生活里,随着时钟滴答滴答一起行进;如果一天收不到他的来信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有时候因为等他的一封回信整夜都坐在电脑前面跟神经病一样1个小时CHECK一次邮箱;也会因为邮箱里面每一封的新EMAIL显示而心跳不止。

这个时候,我发现我爱上了畅。虽然我们从未交换过电话号码,平时的联系也只限于电子邮件,但是当我开始因为网络魂不守舍的时候,我知道,我陷入了爱情。我是一个已婚女人,很多时候,在他面前我是自卑的;我不敢对他提及任何关于“爱”的字眼,同样他也从未对我提过这些,虽然大家都没提见面,但是我们都在自己的心中给对方留下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种美好的感觉。

女人都是脆弱而敏感的动物,当你非常炽烈地爱一个人的时候,现实却贴着你的脸颊重重关上一扇门,这个时候,你无能为力。就在我和畅之间这种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慢慢发展的时候,正逢我38岁的生日;那天我喝了很多很多酒,半夜起来坐在电脑前头疼欲裂鬼使神差地给畅发了一封EMAIL,里面畅快淋漓地写了我的感受和痛苦,发完EMAIL我就趴在电脑前睡着了。再一次起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收件箱的一封新的EAMIL让我心坠谷底,是畅发来的EMAIL,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把我昨天发给他的信又发还给我。那一刻我知道,我再也不会收到他的EAMIL了。

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当时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就那么坐在电脑前,好像耗尽了全身的力气,连站起来倒一杯水都做不到。到了下午,我开车出去,好像游魂一样脑袋空空的,清醒过来才发现不知何时把车已经开到了401高速上。虽然我每次开车都很想去Hamilton,但是每次都扭过方向盘不让自己去想,但是这次不同,我要去找他,亲眼见到他,哪怕跟他说一句话马上回来,也好。

我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和电话号码,只是知道他的学校。开车在校园里沿着他总跟我提起的林荫大道转了几圈;在他上课的大楼前走走停停;在他经常去的学校附近的越南牛肉粉餐馆旁边兜;在他买菜的NOFRILLS前面的停车场绕来绕去;身边是夹着书本谈笑来去的M大学生,我却不知道问他们什么,该怎么能够找到他,一时间,我觉得自己好像一只旧旧的木头玩偶,呆呆的,无人理会;调转车头,开回多伦多,当阳光透过车窗痛快地打在我脸上的时候,我终于崩溃,泪如雨下。

我只是想在网络中找一份情感,不求可以长相厮守,不求可以轰轰烈烈,只是想找一个人能够相互理解平淡相处;那怕只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远远让我能够望到它的边缘,也甘愿了。有时候我想想,自己这个所谓的网络爱情也许只是对现实生活失望的一个爱情替代品而已,而替代品究竟是替代品,有一天终究会被替代,不是被新的替代品所代替,就是新的生活代替了网络,或者一直重复着,“新生”又“新生”,在网络与现实在真实与虚拟的空间变幻,百转又千回,但,绝少会有凤凰般地涅槃。在倾向于吃速食面的现代,爱情很容易在网上酝酿开,并且在不断地更换着“面条”的口味,本质上如此,骨子中也如此,那替代的已不再是爱情,而是灵魂的悲哀。我走进婚姻,让我得到的只是一个枕畔的最熟悉的陌生人;我走进网络,让我得到的只是一个没有根的片段情感……

如果说网络的爱情也许我们都曾经有过,那其中的感动与爱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但总是在不经意间而失去,因为这是朦胧的所以我们才会真的那么珍惜。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