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鼓声急之准备活动

本报专栏作者:乐鱼

从四月初赞助丑闻曝光之后,本届少数政府的生存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在上次《大选鼓声急》系列文章中,乐鱼为大家分析各个政党的应变方针,预测了各党的走势,一个月来的事实也基本验证了乐鱼当时分析:自由党一定会全力反扑,其能量不容小觑;保守党一定要拿出一点新鲜的政策,否则形势不容乐观;新民主党投机选边站;魁人党闷声大发财。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攻防之后,现在加拿大政局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自由党不惜一切代价要保住政权,而保守党不惜一切代价要推翻政府。可以说这两天,双方剑拔弩张,在国会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

如何推翻一个少数政府
5月10日,在联邦议会中以153对150票通过一项由保守党提出的议案,指现任的马田政府不能得到议会的信任,要求政府立即辞职。对于不太了解加拿大议会的人们,可能认为这下马田完了,大选势在必行。可是,马田毕竟是政坛老手,耍无赖的手段一流,利用执政党对国会议程控制权,将该法案降格为一个不具实质性内容的一般性国会程序法案,因此对投票结果不予理睬而逃过一劫。现在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加拿大国会中不信任议案的运作方式。
按照加拿大法律,议会中反对党有权对政府提出不信任动议。如果动议表决中以简单多数通过,则政府解散,重新进行大选。国会通常有三种方式进行信任投票。

首先,反对党可以通过否决政府的主要立法项目,自动获得晋见总督,要求总督出面解散议会,宣布进行大选的权力。通常,这种重要立法项目是指联邦预算案,但是其他重要的立法(比如同性婚姻法案等)也可以达致相同的效果。
其次,有时候少数政府有望赢得多数席位时,执政党也想进行大选。这时执政党采取的方法通常是政府提出一个小的立法程序来让反对党否决,比如对一条很小的预算修正案。这时,对这个议案的否决案并不能满足让反对党晋见总督的要求。但是作为执政党却有权将任何否决案当作不信任动议,而决定进行大选。

最后,在加拿大议会中,每个会期都有一定的日子会由反对党来主持议程,称为opposition day。这时,反对党提出一个动议,对执政党进行不信任投票,从而实现推翻政府,进行大选的目标。

有时候,执政党和反对党对于一项动议的重要性并没有统一的认识,那么即使不信任案通过,只要当天不是反对党日,执政党仍旧有权对于这项议案不作理睬,继续执政。

在本次国会会期中,最近的一个反对党日被安排在5月底或6月初。这也就是反对党急于进行投票,不想再等的原因。

自由党政权保卫战中的内伤
过去的一个月,是现任加拿大总理马田从政以来最黑暗的一个月。可说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但步步走来,也显示出这位政坛老手的功力。

在政治问题上,自由党采取了”拖”字决。对于当初听到自由党赞助丑恶时,异常愤怒的加拿大公众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的情绪已经逐渐稳定。反映在民意调查上,自由党的民调止跌回稳,略有反弹。目前,各个民意调查的结果参差不齐,甚至有很大的差别。比如,截止上周末的两个民调,都号称3%的置信度,其结果却大相径庭。由CTV和Globe and Mail的调查显示保守党以31%的支持率领先于自由党27%,而另一个民意测验则显示自由党以37%对29%领先于保守党。但无论如何双方现在咬得很紧是一定的。

同时,在照顾利益集团方面,自由党可是分分钟都没有闲着,为买票不惜工本,不遗余力。其中最大的手笔莫过于4月26日,马田与林顿达成的协议。用46亿元投资买到了新民主党的支持。从而形成了现政府与反对派势均力敌的局面。但是这个投资是以损害加拿大大中型企业利益和减少政府盈余为代价的。这个协议在照顾了新民主党支持者的同时,也触及了保守党支持者的利益。因此,这也是保守党态度日趋强硬的关键因素。

5月6日,马田会见了安省省长麦坚迪。对于政坛的黄口小儿麦坚迪,马田应付自如。先口惠而不实地表示同意麦坚迪的一些意见,比如不能让安省垮掉(这其实是废话,以安省的经济实力,要是垮了加拿大也就崩溃了,详见上期《北美广角》)。随后,再给麦坚迪五年57.5亿元的资助,相对于麦坚迪宣称的联邦每年从安省搜刮230亿元的巨额税款,和他自己要求的50亿元资助相比,这笔钱真的只能算是骗小孩的糖豆而已。同时,马田在政治上的胜利在于通过这个协议,间接证明了小麦的要求无理,从而赢得安省民心。同时,通过这样的些许让步,让小麦投桃报李,在5月11日的省预算案中,加强了对医疗、教育的投资,同时没有新的加税。整个预算案显得循规蹈矩,虽然在预算案中,麦坚迪政府再次食言,将安省预算平衡的期限延至2008年,但至少不会象去年开征健康税那样对自由党的选情造成重大冲击。

但是,在这一系列事件中,自由党特别是马田本人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作为这些买票活动的主要操盘手,马田的个人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坏。本来,马田在领导能力评价方面远远胜过哈帕,这也将是在未来选举中,影响很多选民的重要因素。很多选民回出于对马田过去担任财长业绩的肯定和对其领导品质与能力的肯定而选择投自由党一票。然而这一个月来,马田的形象成了一个贪恋权位的偏执狂,一个为保住政权不择手段的政客。这种负面形象使得越来越多的选民对马田感到失望。在最新的民意调查中,一边倒地对马田的个人品质投了不信任票。在CTV和Globe and Mail的民意调查中,63%的人认为马田是最不诚实的政党领导人,与之相比只有20%选择了哈帕,5%的人选择了林顿。与此同时,61%的人认为只要对其政权有利,马田就会说谎,54%的人认为马田是一个伪善者,47%的人已经不把他作为投票的考虑因素。

民意调查显示马田在国人心目中已经是一个只会用纳税人的钱向纳税人行贿的撒谎政客。这一点对于整个自由党来说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讯息。这一切显示自由党在政权保卫战赢得了一个又一个战役的胜利同时,却逐渐失去民心和整个战斗。

在斗争中成长的保守党
保守党是一个年轻的党,党魁哈帕较之于马田,也显得嫩了一点。但是,保守党近来的表现却可圈可点,显示出在战斗中成长的态势。

首先,保守党并没有忽视民意对于赞助丑闻的重视程度。当自由党一再提出应该等待法官Gomery对整个案情作一个交待之后再进行选举的说法。保守党并没有从正面去顶撞,那样就落入自由党的圈套。毕竟,大多数人在回答”你是否愿意在知道赞助丑闻全部真相的情况下进行选举?”这个自由党创造的充满暗示的复杂提问面前会作出肯定的回答。

保守党的反应是把Gomery的听证和选举分开。指出Gomery的报告并不是终审判词,也没有法律效力。而现在人们掌握证据,已经足以认定自由党不再具备执政条件,因此是否举行选举与Gomery的最终报告无关。

与此同时,保守党并没有随着民意起伏而出现动摇。民意调查显示,保守党在四月上旬迅速拉开与自由党的差距之后,其支持率又在四月底被自由党追上,并一度反超,但这并没有动摇其推翻现政府,举行大选的决心,而这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决心,也使得一些对哈帕领导能力有所担心的选民逐渐放下心头的疑虑,这成为保守党支持率近来又小幅反弹的重要原因。

对于5月11日动议,本来在表决辩论之前,自由党已经将其变成一个没有实质效力的程序性议题。可以说5月11日的投票对保守党来说只能赢,不能输。一旦输了,不仅军心涣散,而且有可能一路溃败下去。所以,虽然明知议案通过后的结果,保守党依旧全力以赴,甚至将两位身患癌症的议员从病床上拖起来,风尘赴赴地从加西赶到渥太华来投票,确保了议案的通过。与此同时,作为执政党的自由党却没有对议案以足够的重视,有两名内阁部长分别以参加丧礼和接受治疗原因缺席。这一出一入的对比,确实反映出在5月11日这一场中,保守党赢的其实比帐面上要多得多。

虽然,11日的动议已经没有了实质的效用,但是它给了保守党一个极好的机会显示了反对联盟的实力和团结。同时,这个投票成了本周的最大新闻,也给了保守党以很好的机会来展示自己,攻击敌人。从这次投票中,可以看出保守党的策略是不断地显示自由党是多么地迷恋政权,从而引起民众对自由党的厌恶,而最终选择保守党。与此同时,两名身患癌症保守党议员的表现可圈可点,一下子给自由党贴上了利用病号的标签,让人们更加厌恶自由党的不择手段和罔顾人道。

对于保守党来说,目前它已经显示了自己的力量,瘫痪了国会运作。5月12日,国会根据哈帕动议,取消了全部议程。但是,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保守党一味地在国会中这么蛮干下去的话,将会走向其反面,因为对于广大选民来说,希望看到的是选出来的国会能够运作,而不仅仅是夺权闹剧的演武场。长此以往,就会使民众产生反对党是为反对而反对的印象,并因此对其感到厌恶,如此反为不美。同时,保守党在此时选择与魁人党结盟虽是无奈之举,但也另有隐忧。一旦魁独势力借势登场,保守党就要承担全部责任。更重要的是,保守党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政治纲领,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使越来越多的中间选民对它失望。

林顿:芝麻,开门吧
2004年6月,当林顿第一次走进议会大厅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想到今天的风光。仅拥有19个议席的新民主党,居然有机会迫使131个议席的自由党屈服,全盘接受其预算主张。同时,无论任何一个民意调查都显示新民主党的支持率相当稳定,始终在18%到20%之间徘徊,这就为新民主党在将来的大选中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林顿有理由期待在未来的大选中有良好的战绩,在2004年大选中,新民主党有好几个人高票以微小的差距落选,这其中就包括林顿的妻子邹至蕙。现在,随着民意的变化,在新的大选中林顿应该能够从这些区域有些新的斩获。更重要的是,新民主党是很多选民的第二选择。根据战略研究所Allan Gregg的研究可以发现。在自由党的支持者中,42%将新民主党作为第二选择,而将保守党作为第二选择的只有27%。更另人吃惊的是在保守党支持者中有32%的选择新民主党作为第二选择,也高于选择自由党的29%。因此,一但两大主要政党在竞选中犯错,这些改变倾向的选票就会滚滚涌来。所以,对于林顿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谨言慎行,不出错,绝对不能向2004年那样表现得信心满满。在那次选举中,新民主党最终成了选民策略投票的牺牲品。最终只得到19个议席,较之于最初估算的25到30席相差甚远。

应该说,经历了八十年代的兴盛和九十年代的衰弱,新民主党又一次到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只要不成为选民策略投票的牺牲品,这次林顿应该有机会真正成为国会关键的少数,芝麻就要开门了。

下面的关键:预算案表决和反对党日
通过和执行预算案是执政党的责任,所以预算案表决是丑媳妇见公婆免不了的。现在马田已经将表决日期定在5月19日。这应该是反对党推翻现政府的最好时机,马田也表示5月19日是一个信任投票。如果预算案被否决,那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能是解散议会,进行大选。另外,5月底6月初的反对党日也是另一个选择。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反对党两位身患癌症的议员Darrel Stinson和David Chatters的身体和治疗条件能否允许他们在加西和渥太华之间再做几次”空中飞人”来参加投票。现在,在表决时双方的差距只在一两票之间。所以对于投票结果来说,这两个人已经成为影响全局的关键。

展望未来的大选,有几点应该是可以确定的。首先,加拿大的政治版图应该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从东到西,大西洋地区应该依旧是自由党的天下,而自由党在魁省的21席应该被魁人党蚕食而损失殆尽。在安省保守党和自由党应该会有几场恶仗要打,而几个各地区的胜负,应该对双方势力的消长起决定作用。高原省份应该保持一片蓝天,保守党的优势不可动摇。不过新民主党有可能偷袭得手,小有斩获。BC省应该是基本维持原有的格局。这样看来,大选之后无论是自由党还是保守党获胜,依旧只能组成少数政府,政局依旧处于反复之中。可是长此以往,不稳定的政局势必将严重影响加拿大的经济发展。现时看渥京虽然是好戏连台,煞是热闹,但长此以往,断非我等升斗小民之福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