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 苦尽甘来 一位花甲老人的求学求职之路
职场宝典》栏目由本报与加中职业网( www.dragonet.ca )联合主办
首届《职场风云》纪实征文大赛参赛稿件选登
作者: 王忠仁
我讲老伴的故事,是希望比她年轻的朋友们不要放弃自己,想想她这岁数的老人,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都能落地生根,您有啥好抱怨的?对不对?
我和老伴来到北美这片美丽的土地,已六七年了。老伴用她的执著和勤奋在移民生活中书写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我想该与大家分享快乐了。
说真的,这是她的第二次移民。
第一次移民是为了建设新安江水力发电厂,那年她只有十二岁,小学还没有读完。那是1959年,由于新安江蓄水,淹没了村庄和田地,她就与淳安二十几万老乡离开了祖地,从此再也没有上学读书了。那时”五风”盛行,那离乡背井的苦难,可想而知。用淳安老乡,曾任《人民日报》社长的邵华泽先生的话来说,”淳安人民不仅对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老伴在童年时就失去上学的机会,来加拿大听说上学不要钱,老人可以上大专,这对她来说,仿佛是走进梦幻般童话世界。
来加拿大前,老伴已退休,但她仍然精力旺盛,想在这里打工,挣点钱,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也可以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只因语言不通,寸步难行。2002年1月踏上多伦多这个”地球村”时,她就想到要学英语。那时还是来探亲的,女儿说,没有移民身份不好到学校学英语。于是老伴一边恳求女儿帮助申请办理移民,一边到处问华人,哪里可以学英语。朋友们说耆晖会和教堂办的英语学习班,没有移民身份的老人都可以去。不久她就找到离住地两公里多的一个教堂英语班去上学了,每天步行往返,雨雪无阻,从不间断。
2003 年8月26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那天晚上从教堂听课回家路上,过街路时不幸被车撞倒。同去的同学陶大姐吓坏了,她大喊大叫起来,车停后,见肇事者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陶大姐和老人把我老伴从车的两个前轮间拖了出来。老伴的一条腿痛得不能站立,只得痛苦的坐在路边。有过路车辆上的好心人,见此状报了警。不到十分钟警察赶到,肇事者与警察比划着什么,老伴听不懂,只见警察记下了肇事人的有关情况,当即由警察联系,士嘉堡急救中心的救护车很快地接了去。第二天清晨,见老伴的左腿上下裹着粗大沉重的石膏回家时,真把我吓坏了。过了两天,两位警察把有关肇事人的文字记录送到家里来,给了老伴一份安慰和温暖,也像似一次奇遇。
老伴没有怯步,卧床两个月多,也没有忘记学英语背单词,能下床走路了,马上又到学校上课。后来搬了新居住地,找了新学校,也仍然每天来回步行一个半多小时,冬天风雪无阻,坚持上学。
再后来移民批准了,老伴找到一家西人办的服装厂打工。做服装是她老本行,那是轻车熟路的技术,但只做了一千四百多小时就失业了,只得拿了EI。由于打工不稳定,而且工薪低,又想学点技术,就向政府申请EI学费,去读自己喜欢又能做,工薪又比较高的护理专业。但想不到申请EI学费的关口那么多那么难,一次又一次的跑有关部门,对老伴来说,真是破天荒的。
头一次在政府官员面前面试时,凭自己记得的一些单词拼奏话语,连自己都不敢去想会得到什么结果。面试的Counselor是位老者,问她许多问题,有时也回答不好。面试官建议老伴再去学一段时间英语。老伴告诉他,”我会努力,听不懂会查电子字典,并表达自己喜欢护理老人工作,自己的父母就因为缺少护理而过早的死亡了。” 简短的几句话,使对方十分感动,马上改变了主意,同意给她申请表。过了三周去交申请表时,老人还特别关照,”上级给你电话时,你要讲的慢一点,告诉他这是我的第二语言。不要紧张,胆子再大一点,听不懂就请对方再讲一遍。”并说,”不管批准与否,以后都要给我打个电话。”老伴碰到好人了,果真,不久就来电叫老伴去签订合同,申请EI学费成功了。
老伴进入新康学院护理专业读书了,这多开心哟!可想不到的是,因这期护理专业学生只有两个,上了两周课,就停办了。开始学院叫她改专业,但毕竟年纪已受限制,其它专业不适应。为了学护理,她只好又一次次跑政府部门,找Couselor要求转学院。事也不巧,原来那个Couselor老者已调走,调来一个年轻的女Couselor。老伴一次次打电话给她,都没有人接,发伊妹儿给她,也不回信,等了一个月多,接到上级政府部门来电,要退回EI学费,说是这么长时间没有去上学,就应该退钱,重新申请。已到手的学费,政府收了回去,从开心一下子就跌进了伤心的深渊。
但老伴并没有灰心,听同学说,到另外一所学院会得到帮助,可以申请到EI学费。于是振作精神,打通了学院的电话,开始了第二次申请EI学费的奔走。这次申请,面试的政府机构Couselor官员是位年轻的女性,要求严格,听老伴的英语不好,要求再去学英语一个月,然后到她那里面试。老伴告诉她,政府曾经审批给她EI学费,一个月后收了回去。听了这个过程,她当即给了申请表格,不要老伴再去学什么一个月的英语了。但这次申请EI学费的时间拖了三个多月才批准签合同。
接下来,老伴开始接受三个月的授课,到老人院去实习,顺顺利利。实习时,每天回家都会兴致勃勃的把当天的护理工作,及其与那些七八十岁九十多岁老人们的相处故事告诉我,我也不厌其烦的作了记录。 在另一个设备相当完善的老人院实习时,一个白人领班曾诚恳地对老伴说,”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护理人员。”
值得高兴的是,得到私人护理的大专学历后,由朋友提供信息,老伴很快地找到了工作。面试顺利通过后,到一家由政府慈善机构办的老人院上班,而且工薪不菲,还有各种社会福利。更加意外的是上班不到半个月,就收到了老人院及其上属公司九位领导签名的”祝您生日快乐”的贺卡,那生龙活虎的英文签名,如同九朵鲜艳的康乃馨,让老伴激动不已,高兴了好一阵子。
我讲老伴的故事,是希望比她年轻的朋友们不要放弃自己,想想她这岁数的老人,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都能落地生根,您有啥好抱怨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