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大潮下人人自危 当前找工方式浅析
金融危机下,职位空缺变得越来越少,新移民必须从自身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更好,更高效地进入求职市场。
第一,尽可能获得本地高等教育学历。
新移民如若有机会的话,应该尽量接受本地高等教育。一面可以获取本地经历,另一方面亦可以为未来的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在本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找到年薪四至五万元的工作后,就很难再向上发展了。但拥有当地学历,就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了解就业市场,找好方向。
本地就业市场可分为传统学科和高科技学科两大领域。前者如律师、会计学、牙医等,后者主要集中在电脑及生物化学、医药科学领域。传统领域就业往往对 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要求较高,新移民投入会遇到很大挑战。而高科技领域,尤其是从事研究开发与产品开发工作,对语言的要求相对较弱,可以说是中国大陆来的移民投入本地就业市场的一条捷径。不少新移民在迷茫中度过最开始几年,这实际上是浪费青春。深入研究就业市场、找好方向、立即行动,才是正途。
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喜爱做什么,可以做好什么。如若没有自己喜欢、又能做好的专业,就搜寻有关的、临近的专业,尽快确定自己的方向。
接着是了解本地的就业市场。最好的方法不是查看大学系科自身介绍其毕业生可以从事什么专业,而是自己亲自到相关领域的企业网站上,看其聘用广告上雇主期望什么专业质素的人。研究五到十家公司,就能对就业市场有一个大概理解了。这些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就像谁都知道数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但稍做研究可以发现,如若改学应用数学或统计学,毕业以后在就业市场上就非常受欢迎,即使是硕士学位,亦可以找到高薪工作。
第三,不要盲目找工作
新移民找工作,一般盲目性很大,都挤在一路上,导致供过于求,仅能事倍功半。实际上,就业出路不只是计算机和会计两条路。就像加拿大许多制造企业,当前缺乏质量管理,生产程式掌握、质量认证等因素的人才。而本地的大学中,都设有相关专业,且文、理科学生都可以选读。只需两三年,获得这方面的专业资质,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类似就业机会还许多,就看个人能不能另辟蹊径。
目前加拿大就业市场环境
加拿大经济结构正向知识型经济方向转化,就业市场里只有信息专业比较好找工作。作为外来移民,仅有大学文凭还不够,英语要相当好才行,如果你懂英语、法语,再加上汉语或广东话,”多语人才”更会成为抢手的”奇货”,不但工作好找,待遇还相当高。
如果你有经验、会外语,再加上好的推荐信,必定捷足先登。所谓好推荐信,一般是指大公司、政府部门、知名人士或国会议员签名的私人推荐信,因为他们会从自身信誉考虑,绝不会向用人部门推荐”庸才”。另外从目前的一些移民的就业现状来看,一些公司所强调的”加拿大工作经验”更是将一些有实力的外乡人排除在外。因此必须了解如何多参加社会活动,如何多做义务工作,多取得工作经验。
加拿大就业市场存在地区不平衡的布局。大西洋海洋省失业率偏高;包括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大湖地区是主要的劳动力市场,但是容易受美国经济的直接影响;温哥华地区生活环境好,但是就业机会相对少并且集中在服务业上,受亚太经济的影响多于美国;草原三省,尤其是Alberta省经济发展前景不错,失业率最低,但相当多的移民不愿意去,有些象对中国西部开发的态度,虽然有好的工作机会,但是怕失去好的生活质量。
从职业的地区分布角度看,加拿大产业中东部的汽车制造、钢铁和有色金属、纸浆、水利发电、农牧渔和食品加工、航空航天、石棉及高科技产业; 大草原区的农牧业、食品加工、农业机械、能源、石油;西部的进出口、渔业、果蔬和食品加工、航运、旅游和高科技,可能有吸引各类专业人才的机会。
从职业开放性的角度,分为执照行业(Compulsory Occupation)和自由行业(Voluntary Occupation),执照行业强制从业人员取得执业牌照,自由行业不需要执业牌照。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往往比单一文凭有竞争能力。随着北美企业的兼并收购,大型企业也在不断的裁员之中,大型企业也不是就业的保护箱; 另外在企业运作上,除了企业核心业务外,许多企业事务外包化,如行政、簿记、财务和报税、融资、广告等,所以中小企业也趋于精简人员。所以拥有就业资格证书已经培养自己发展多种技能才能在职场更好地发展。
因此,为自己订立职业生涯,订立发展方向,不断利用知识武装自己,努力吸收当地市场、社会工作的各种经验、有目的地进入市场,才能有效地找到自身在职场的位置,更好地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