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鋼琴的好習慣
讓我們一起探討彈鋼琴的一些好習慣吧。
習慣一:彈琴前做些手指拉伸的運動,幫助手指放鬆和快速動弾。目的就像運動員的準備工夫。冬天先用暖水袋暖暖手,或者戴上手套。
習慣二:堅持每天彈一段哈農或者音階練習,使彈奏水平不會退下去。對初學級同學來說,每天彈哈農更能保持穩定的進步。
習慣三:從慢練至快奏。慢練的好處實在太多,是不容忽視的好習慣。
習慣四:留意樂譜上的每一個符號。許多人第一遍彈都會忽略譜上的表情記號,認為在彈熟後再加上,這樣是多麼浪費時間和難於改正。
習慣五:我時常問學生,彈琴時有沒有在鋼琴準備一支鉛筆。開始練習時,將看到和想過的細節,無論是指法,句式,強弱輕重,都用鉛筆在樂譜上註明。
習慣六:剛開始練習一首新樂曲便不斷在網絡聽錄音,模仿別人的彈奏方法。這種練琴方法是危險的,是倚靠聽譜而不是經過思考和理解去看譜。
習慣七:分段練習,針對性地練習。從頭彈奏到最後,是很多學生的壞習慣。一旦發現哪裡有錯誤,要單獨把錯誤的地方挑出來改正。
習慣八:不論彈什麼曲子,都要保持良好的手型。良好的手型,當然會影響音色的控制和表達。彈鋼琴要好聽也要好看啊。
習慣九:彈與自己水平相近的曲子。挑戰自己,彈一首至兩首高級別或是高難度的曲目,本來也有它的好處。但是,樂曲超出自己水平很多,你就很難保証自己技術處理上的準確性。
習慣十:用方法去背譜, 有系統地背譜,知道箇中竅門,對於學校背讀功課很有幫助。
習慣十一:不要同時練習過多樂曲。集中今天要練熟曲子的某一段,或者是一到兩首曲子。彈奏很多樂曲就是不夠專注,也不可以仔細練習。
習慣十二:避免一曝十寒的練琴習慣.不要以為將一天時間來代替整個星期的練習。每一天固定的練習才是最有效應。
(張珮珊是皇家音樂學院鋼琴考試官。任何問題, 歡迎電郵jcmusic@shaw.ca 或瀏覽www.jcmusicpiano.com,或關注微信:jc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