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略省將記住12月13日
作 者:陳國治
依照近期在省議會通過的決議,12月13日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據報在安省有多個紀念活動,包括12月9日在士嘉堡萬錦會議中心舉行的紀念儀式,以及12月13日當天在省府門前舉行的紀念活動。這也是西方國家第一個省級政府確立的南京大屠殺紀念日,2017年又是南京大屠殺80週年,紀念活動非常有意義。這些活動不是慶祝什麼,而是紀念和悼念。悼念80年前因為慘無人道的虐殺和性侵犯造成的三十萬冤魂。這個活動也不單是華人社區的事情,也是那些為和平奔走的人的事情。銘記歷史教訓,屠殺永遠不會再發生,維護世界大同,促進安省社會的包容,希望大家都能夠參加。
聽說類似的動議在棉省(Manitoba) 沒有成功,遭到否決,這不是叫我們對屠殺「好少理」嗎?剛剛相反,我們要「加緊理」,加大力度,讓更多人知道。其實,講來請去兩個字 —知道,當人們不知道,被蒙在鼓裡,就不知所「為」,「知道」是一個過程,所以把南京大屠殺積極地公諸於世,譲世界人士知道,是非常的重要,一是認知這是事實,二是明白這一歷史事件。
有人想更改歷史,否認南京大屠殺的事實,希望人們聽不到,看不見,知不道,這是終極的鴕鳥政策,都是徒勞的。事實粉碎了逃避、更改和隱瞞,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是個具有法律效應的國際機構,它的判決書明確寫道:「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二十萬人以上。……這個數字還沒有將被日軍所燒棄的屍體,投入到長江或以其他方法處死的人們計算在內」。這就是「東京審判」的判決。
同樣,作為侵略戰爭的直接受害國,中國根據《波茨坦公告》和有關法律,對甲級戰犯以下的戰犯進行審理,依照國際法律程序對多個侵略戰犯進行引渡,當時的國民政府成立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審理在南京實施燒殺淫搶的侵略軍指揮官谷壽夫、以及在紫金山以殺人比賽取樂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等戰犯。判決書上明確寫明:「我被俘軍民被日軍用機槍集體射殺並焚屍滅跡者,有單耀亭等十九萬餘人。此外零星屠殺,其屍體經慈善機關收埋者十五萬餘具。被害總數達三十萬人以上」。這是「南京審判」的判詞。不論是東京審判、南京審判,都具有國際法效力,南京大屠殺是鐵證如山的事實。《舊金山合約》第11條還明確規定:「日本接受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與其他在日本境內或境外同盟國戰罪法庭之判決。」
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實,只要讓人明白,就能做出正確的決定。比如,三藩市就明白。最近該市的市政府雖然遇到外來的阻力,但依然對慰安婦雕像做出決定,以市政府身份接受了銅像,認證了性奴事件的迫害和歷史,正義終於可以抬頭。歷史需要讓多點人知道。他說,在紀念南京大屠殺之時,也應讓人知道慰安婦問題。加拿大是重視婦女權益的國家,對戰爭期間嚴重侵犯婦女權益、強迫被佔領國的婦女作性奴的行為,當以譴責和警示。也應該成立一個指定日來記念慰安婦事件。
這樣舉辦紀念活動,會不會激怒其他國家?如果真的是「激怒」,那就希望他們「惱怒成羞」吧。我們現在說的,是屠殺,是慘死的死難者,是違反國際法和人類良知的大屠殺,是無辜被慘遭殺害和凌辱的三十萬生靈,無論怎麼樣怒,怎麼樣施壓,不會改変歷史,只會帶動其它人們的怒氣。應該和歐洲那樣正視歷史,明白這個戰爭的殘暴,讓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
此次活動中,很多社區中的人士積極奉獻,用心用力,用團結來舉辦這個記念,希望志願者們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令社區更加團結。作為加拿大安大略省確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之後第一個記念活動,很多眼睛都非常關注,期待悼念活動勝利舉辦,完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