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省,你不要再袖手旁观

笔者在北京工作时,曾多次参与中国文化部与各国驻华使馆举办的对外推广商贸文化活动。在中国大饭店等一些高端场所,一些驻华使馆,诸如英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埃及、伊朗、韩国、瑞士、韩国、突尼斯等几乎场场必到,但加拿大使馆却不在现场。
2.5万欧元您就可以在德国开一家公司,并获得进入整个欧洲市场机会,另外有3000欧元津贴’欢乐大礼包’相送、”到埃去,到埃及去”、”韩国美食免费大派送”、通过自由贸易区连接整个欧洲或北美洲巨大市场,完善的政策法规和投资环境,高素质的劳动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这,几乎是每个发达国家”洋招商”频频亮出的诱惑招商语。从东南亚、非洲、拉美、东欧到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像这样能让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洋招商”汇聚一堂,各国驻京经易中国区首席代表大显身手的场所,每每难得看到加拿大官方要员和相关人士。
作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招商引资”早已成为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绩标杆,近年来新出现的”洋招商”越来越多,一些由外国政府首脑带领的级别很高的代表团,都不会忘记由首脑亲自介绍本国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的最新政策,但鲜少听到加拿大在这方面的相关信息。笔者曾向一位常年从事对外经贸交流工作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官员打探个中原因,据这位官员说,”原来外国代表团到中国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找中国的项目进行投资,现在则是投资和引资齐头并进。而对于加拿大来说,除政治原因外,他们的保守固执和行动慢也是很出名的”。这位官员说,”象这样由政府出面组织的大型活动,各国驻华使馆和外国商协会、贸易促进组织都通过各方人士主动和我们取得联系,想尽办法参与进来并热情邀请我们去当地考察投资环境,但加拿大方面反映非常慢”。
而通常这种情况在中国的结果是,在一些富有影响力的人与事件中,或这样高调的中国市场群体活动中,你不在现场;相对行业内的最新观念与态度,你不在现场,你没有及时发出声音,那么,那些一线或二线的媒体肯定没有你的声音,一些有关机构必定会研究你不在场的原因。当然,一线或二线的广告商寻找资金的投放平台立即会转向别处。
笔者曾采访过多国驻华使馆大使,每次采访交涉过程虽说程序繁复,但最后都会得到来自对方的隆重接待。尤其是日本国大使井出敬二,不仅全部按照记者列出的采访行程与步骤,全程跟踪录像,从第一天到使馆的工作采访,到相隔二周后到他座落北京的四合院的生活花絮采访,到第三次随同他中国武术馆的现场个人剑术秀,配合融洽。除此,笔者还相继得到一些 驻华使节的赞助与支持,受邀突尼斯、巴基斯坦和埃及大使并到他们所在国进行短期访问。相比之下,笔者曾二次递交申请采访加拿大驻华时任大使,皆石沉大海,没得到知言片语。
去年年末,笔者在加拿大本地的一次新闻通气会上,听到密西沙加华商会荣誉会长胡子修讲他随同哈珀访华代表团所闻所见,有一句让笔者受到触动:哈珀站在长城上,遥望远处’长城脚下的公社’(中国房产大鄂潘石屹邀请数位世界著名设计师在长城脚下构建独具特色的建筑体)说了句,”没想到中国这么现代”。
也就是在哈珀访华前夕,加拿大的媒体同仁尤其为他此行心怀忐忑,因为知道,哈珀毕竟与前二位加拿大的总理不同。前总理特鲁多1973年访问中国,是第一个访华的有政治远见的总理,前总理克雷蒂安第二次访华是一心想推动加中贸易。而哈珀此人,公开批评中国人权、公开会见达赖,高调拒绝出席北京奥运会,并一直就此恶言相向, 但哈珀这支橄榄枝所伸之处,受到的待遇究竟怎样!
回国后哈珀首次接受本国媒体采访时说:”我看到的是,一个蓄势待发、对世界已经施展影响力的世界第二强国,它非常现代,也非常时尚”。
2008年12月3日哈珀在北京宣布,中国政府批准加拿大成为旅游目的地国家(ADS),这一批准的显要标志即,中国公民访问加拿大变得更容易。其实,作为加中贸易协议的一部分,早在1999年,中国与加拿大已经达成初步ADS双边协议意向。加中两国自2000年开始就签署双边旅游协议展开持久谈判,然而,长达9年,中国已与包括美国在内的130多个国家签署ADS协议,唯独加拿大不在名单之列。
也就是说,加拿大争取向中国签订旅游目的地在过去几年间没有丝毫进展,当然,个中原因皆知,哈珀不友善,中国不松口。
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批准,标志加中关系史上重要时刻,不仅表明双边共同致力于加强外交与商业合作,民间交往加深趋向显著。而允许中国旅行社宣传和组织旅行团到旅游目的地国旅游。直接对加拿大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根据加拿大会议局的一项调查,预计到2015年,前往加拿大旅游的中国人将增加50%。
而2010年正值加中建交40周年,哈珀此行更具现实意义。但此行仅为”融冰”之旅之始,未来加中关系是否能迅速升温仍有待两国元首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进行实质规划。
但,事实究竟如何?难以预测。
早前”纽约客”的一位著名撰稿人曾这样点评加拿大体制,”加拿大就是一部使用多年的陈旧机器,依仗笨重粗壮,舒展绅士风情,人浮于事,思维缓慢,行动滞后”。
安省省长麦坚迪在一次短期访华回国不久,即委任移民厅长陈国治新职,因为旅游业每年为安省经济创造约220亿元的收益,是安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加拿大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ADS)之一,有很多复杂的问题急需深谙内情人士处理。有资深政治评论员断言,由多次访华,熟悉两地情况的陈国治关键时刻走马上任,是最适当人选。而现时经济刚开始复苏阶段,旅游业在刺激经济方面的作用,在短期投资定会比移民更大。可见,被省长麦坚迪任命为旅游与文化厅长的陈国治,新职位用意了然,恰逢2011年安省省选到来之前,自由党还有二年执政时间,省长此时重组内阁适逢其时。内阁组合新老搭配,不少”少壮派”进入其间,令整个团队增添新血。而陈本人也深知重任,迅速进入角色,铁肩担道义,期望利用自己吸引大陆人,并大力推广安省形象令其升温。冀此中加两国签署旅游目的地协议之际,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来安省寻觅多种机遇。
但是,好闻者只要稍稍移动鼠标,认真做些调查,立即发现加国几个月前的旅游动向,多个界面依旧是刚刚履新的”陈国治”,甚或早一、二年前的旅游新闻,也依然是些”炒冷饭”。
产业结构老化是加拿大和很多发达国家经济的通病。以”资本主义发源地”、昔日世界”制造中心”英国曼彻斯特为例,当地纺织工业起步于18世纪,随后成为世界纺织业之都。但随着人类文明步入20世纪,曼城优势不再。在纺织业、机械制造、轧钢等行业相继崩溃后,曼彻斯特在制药、化工、食品和电器行业上取得系列进步,并努力向电子、软件、电信、生物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型”城市转型 。而就在二年前,麦坚迪率领包括商界、学界、政府、医学专业人士和农业组织机构等125人庞大团队出访中华,并在各个重要场合再三申明:”加拿大是中国汽车进入美国的最佳通道”,欢迎中国汽车制造业落户安省。
安省是加拿大第一工业大省,占有加拿大汽车工业97%生产量。有数据显示,省内共有14家汽车总装厂,540多家汽车零部件厂,汽车从业人员10多万人。据《多伦多星报》报道,安大略省90%以上的国际出口到美国,其生产者创造的每一美元商品和服务中,就有40美分供给美国。 加拿大最大的汽车生产商是通用汽车,共有6家分厂和2万名员工。通用为扭转亏损颓势,2005年宣布大规模裁员,总人数达到3万人,并且在2008年前关闭设在北美9个工厂,安大略的奥沙华(Oshawa)和圣卡夫琳(St.Catharines)等车厂也在此名单中。由于汽车工业是安省的支柱产业,上下游有连锁反应,安省经济受到冲击不小。加拿大制造业衰退中国政府早有政策鼓励有条件企业”走出去”,简化审批程序、提供资金支持等系列措施,使对外投资尤其是近几年取得跨越式增长。据中国国家商务部最新统计,2004-2008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年累计198亿美元,年均增长36%。而2008年整一年,对外直接投资已达创记录的87亿美元,可见,中国资本已成为世界产业界不可小觑新力量。看好中国庞大市场和新兴资本力量的同时,带动加拿大经济结构转型,解决民众就业,冀此改变本国经济衰老面貌,输入中国投资新血,绝对是不错的选择。但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目的地近年依旧是亚洲市场占鳌头,其中对外直接投资的66%集中在亚洲。
不是中国企业对欧美不感兴趣,关键出于对市场和成本的考虑。之前,笔者曾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有过一次访谈,万会长称,不管是意大利法国加拿大,来中国都号称自己是中国企业进入欧盟门户,但情况并非如此。想真正打入欧洲市场很难。他们的市场早已成熟多年,各样东西都不缺,如果没有专利发明或高新技术产品就很难立足。比如你如果想买它一个卫浴用品企业,人家市场上品牌已经齐备,你要进入,必须设法挤掉它的产品。而人家要卖掉的企业一般来说基本上是有问题的,他自己都很难开拓,你要去一个你不熟悉的市场重新开拓,太难;想进当地大品牌大公司根本进不去,门槛太高,条件苛刻;而投资设厂,虽说我们的特点是便宜,但老外不认。无论投资或购买企业,控制成本是大难题。在加拿大雇一个普通的车间工头,一个月的工资就顶国内一个厂长大半年的工资。外加高昂的租金和其它生活成本,使这些国外的中国企业不得不选择大城市之外办公。一位曾在多伦多从事牙膏生意五年之久的老板告诉笔者,加拿大严格的工会制度和环保、安全标准,是中国企业控制成本的不利因素。如果雇用外方员工发现不合适想辞退会非常麻烦。按照当地的劳动法规,组织听证会,请当地工会、商会方方面面的人到场,对于他们来讲是保护劳工权益,对我们投资者来说这就是风险。
既如此,中国等待时机与条件成熟的时间会在何年何月?会不会又一个九年?
《纽约时报》1月7日”跟中国作对,没有任何机会”一 文声称,过去30年,西方对中国预测十有八九是不正确的,诸如中国经济增长率被夸大;国家控制将逐渐减弱;全球媒体影响会削弱中国共产党的专权。
笔者以为,西方人预测中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总是用西方模式和经验来揣测中国,如果不着眼于中国自身历史,则对中国的看法将一错再错。加拿大或其它欧洲国家如果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着手改变它的经济倾斜策略,要想赢得中国市场,很难!谷歌事件的处理结果再次印证中国的现在与未来。这个一向被视为思想潮水典型表达的自由平台。被中国统治者以控制之必要和所奉行的古老责任死磕到底。要么接受监管,要么退出世界最大表演舞台。世界权力平衡终归在向中国移动。任何一个公司占据美国市场份额即是角逐全球前提,而此角色将会由中国担当,只是中国分量大得多,而中国政府的专权所呈现的威力将会上升。 中国政府的专制历史早已为他的国人洗脑,”国家”概念早已根深蒂固,无所不在,直面这个事实远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国家”惯性深埋于中国几千文明史。一个由”国家”主宰的世界观将不同于西方任何一个世界。中国人独特的东方思维,来自儒家价值体系及国家观到其家庭观、民族观、子女抚养与养老观,将越来越植根于中国民众灵魂深处,而今,正以各种方式施加于西方众生。
加拿大越早认识到这一点,也就越能更好与中国打交道!
据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称,安省代表团在上海逗留数日间,省长麦坚迪”惊诧莫名”。并当即表示,安大略必须介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并留下让人回味的一句:”安省并无这样的奢侈,可以对于中国的崛起袖手旁观”。
事实是,笔者从近日国内”中新社”的一则报道(商务周刊)上得知,从加拿大驻华使馆权威人士获知确切消息,”时至今日,招商和旅游之事,并没有获得新的实质性推进”, “真正切实可行的相关计划或问津者几乎为零”。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