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青春期的挫折和尴尬(下)

5、道德沦丧:青春期的少年不按常理做事,这其中有家庭的原因、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成长的原因。当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地开始感觉到自己意志力的作用,感觉到力量的充沛,并且他们发现自己可以否定一些东西,也可以坚持一些东西,否定和坚持是他们所在乎的,而这些东西是否合适,是否符合常规则是次要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部分行为的合理性。但是,我们并不是要放任这种行为,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青春期孩子是最容易接受一些思想教育的时候,但这个时候的介入,则是需要私密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做这些思想教育的引导人不再是父母,一定是他们最信任和最接受的人。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给他们一些合适的人生体验,给他们积极正向的引导,用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去教诲,让他们在生活中认知和感知,这恰好是最佳机会。可惜,大多数家长只想要结果,而无法设计、规划和执行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在这一瞬时的岔路上,孩子就此开始分化。

6、网瘾、早恋:在孩子成长甚至过度成年的阶段,其实是没有网瘾的。其实孩子的网瘾是成人的“网瘾”,为什么这样说?我来给各位家长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迷恋网络和游戏。孩子是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认知,在认知中感受,在感受中受挫,在挫折中体验。可见这些过程是一环套一环,从起点开始,最后又回到起点。当生活枯燥无味,只有所谓“空洞教育”和价值观指导的存在,而没有快乐生活的体验,孩子必然需要一个替代物,如果这个替代物无法从家庭中获取到快乐和自由,那么必然就有其它事务可以代替,比如聚会、早恋、群架、偷物、酗酒吸烟等等。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动力,动力来自快乐的体验。如果没有这些体验的存在,孩子就不会成长,就没有动力继续生活下去,更谈不上学习这些事情了。所以,要想孩子没有网瘾,按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去成长,你必须提供这种快乐体验。

另外一点,我要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有些学生在玩网络的时候,他们沉迷度只是我们看得到的,但是在沉迷的另一面,他们却能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这些是家长所看不到的,也是不能理解的。我要在这里和家长说一下我曾经一位学生的个案:第一次来访时,他一个人居然在1个小时里做了11种不同风格的沙盘,当我一张张拍下照片时,我惊奇的发现这些沙盘中存在着共同性和相识性。后来,我尝试的问他,他的回答居然和我想的一样,这些作品,全部来自于他的“网游世界”。这说明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沉迷网游的背后,其实有些孩子们也是在学习体验,只是方式和时间的规定不正确而已,只要家长找出孩子“网瘾”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问题指日可待。

送给父母的话:关于孩子
不要故意为难孩子,以免让孩子感到难堪。
不把孩子的错误公开。不要见人就说。
在过激的批评后要适时地降温,给孩子一个知错的台阶。
用爱心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给他们一个安全的心窝。
多表扬鼓励,少指责埋怨。
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耐心去培养,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如果孩子有了缺点,要耐心帮助分析原因,鼓励他们克服纠正。
孩子越小,心灵越不设防,越容易受伤害,父母需要给予小心呵护。
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说成败体验。
多给孩子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训斥、指责孩子。
不要当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
每天挤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分享。如果每天不行,至少一周一天或半天陪孩子共度周末。
接受孩子的各种感情表现,决不要轻易否定。
强调孩子的优点比批评缺点更有效。
让孩子负些责任,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多花时间与孩子谈心、交流。
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
适时放下自己的身份,多和孩子做角色互换。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