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青春期的挫折和尴尬(中)
青春期是一个敏感、叛逆、古怪等问题产生的阶段,今天我们就以下的问题继续来分析:
2、不尊重长辈:除非孩子从小养成了客气的对待长辈,无论他们内心是否真正愿意这样做,否则大多数孩子都会在青春期阶段藐视权威,这也不是说孩子们就不知道道德规范,可能更多的源自“反叛”的内在动力。还有一种情况,在幼儿成长期时,孩子会有几个阶段的敏感期,如“指令敏感期”和“秩序敏感期”等,有些青春期的问题是源于儿童时间没有得到很好的纠正和引导,导致他们的任性和我行我素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青春期的孩子,同时也是在构建内心规则的阶段,在他们内心深处也是渴望真正公平的道德观,而家长恐怕很难以身作则,从身教言传上体现这种道德观。比如我们总是在让孩子遵从道德规范,成年人却无视这种规范,很多道理都是自相矛盾的。中国的礼节是先长后幼,而西方国家更多的是分享。在某些道德的问题上,很多孩子的理解和能力是逆向的,所以这个时候,家长的处理方式也不要太过于传统和正式,反而逆向的处理效果会更好。
3、贪玩:家长都会抱怨孩子不主动学习,对于“玩”却孜孜不倦。但是我要告诉各位家长,其实孩子在玩的时候也是脑运动和身心运动的过程。如果有一天,孩子连玩的动力都没有了,那还有什么动力生活下去?在大人的世界观里,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术学习,但是人生活在世界上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不单是学术学习。在孩子的世界观里,他们会想,我凭什么要学习?我为什么要努力学习?难道你们不知道努力学习不如玩更有意思吗?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引导孩子的方向有误区,那么就导致孩子在青春期阶段患上厌学症。一旦孩子在青春期厌学,后续的不良影响将会一触即发。其实生活中的各种能力都是从我们玩中开发我们潜能的,但是在玩中,我们家长也要学会如何引导孩子。如果在没有方向的孩子生活中,没有在能力方面引导去玩,这样的孩子到青春期以后,他们更多的会沉浸到网络上面,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现在再来看看我们的家长,要不就是忙于工作,要不就是看电视和听音乐,要不就是捧着手机或者是IPad看,百无聊赖,你想孩子从哪里去体验努力学习的好处呢?既然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是在生活的体验中成长,他们的体验和我们告知的结论是不相符合的,他们到底是遵从生命的法则还是抽象的法则?
4、厌学:上面一条我们已经提到了使孩子走向厌学问题的缘由。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的厌学是因为迷上电脑,贪玩,不懂事所致。其实,每一个孩子自婴儿阶段开始,都是喜欢学习的,因为人的潜能是与生俱来的,只是这种潜能自胎儿出生一刻起部分能力就自动退化了,那么后期的潜能就只有四十余种左右。正因为这样,有些问题是由于家庭产生的,所以自小就被我们的家庭慢慢的抹杀了。比如幼儿的孩子喜欢探索,我们却告知这个比较危险,那儿不能去碰,这儿不能去拿。要不就是这个麻烦,那个费事儿等。当然也有孩子会反抗,会去抗争,然而他们马上会被贴上“叛逆”的标签,这就是2~3岁阶段孩子所表现出的第一次“叛逆”阶段。如果家长在儿时就不及早的发现孩子的能力,不了解孩子的性格,不发掘他们的特质,那么将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的误区,所有的能力就会被抹杀。学期终家长会的时候,如果学生得到的是C级以下,那面对的更是家长的痛斥。
世界教育箴言妙语:
●问号是催人攀登科学高峰的铁鞭,启发是引导学生勤学深思的钥匙。
——中国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