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杜魯多的“廉政”還有厎線嗎?
作 者:文 德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這個月在渥太華與到訪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唔後的聯合記者會上,被媒體追問他辦公室的兩名官員報銷20萬加元搬家費的醜聞,這不僅令杜魯多難堪,更讓一直標榜為全球最廉潔國家加拿大蒙羞。相信在場的李克強心裡只會竊笑,因為與中國正在進行的強力反腐運動相比,加拿大政壇可真是老虎蒼蠅成堆,甚至是隱性貪腐和特權的滋生地。
據披露,總理杜魯多的第一秘書巴茨和總理辦公室主任泰爾福特,兩人都是從多倫多搬到渥太華辦公,其中巴茨報銷了搬家費用12萬7千加元,而泰爾福特報銷了8萬加元。事件曝光後,杜魯多才要求樞密院就政府官員的搬家費用報銷制定新政策,而該兩人也表示將返還6萬5千多加元“不合理”的費用。而且,為了轉移輿論目光,急不及待地披露聯邦政府両僱員因揩油水報銷2萬元被炒消息。
巴茨和泰爾福特這兩只“老虎”所為,實際上是一種上行下效的行為而矣。有話說: 上樑不正下樑歪.有“官二代”標籤的小杜魯多在競選時就被批“不知民間疾苦”,從上任後就因豪裝總理府第,帶著一家大小和保姆專機周遊列國,要給自已太太索菲開工資等而備受爭議,不是被批到處作秀,就是被轟政績最少。最近,杜魯多又被爆出去年11月份飛往土耳其和菲律賓參加G20峰會和APEC領導人峰會,以及飛往倫敦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時,飛機餐飲費用超過8萬加元,人均餐飲消費超過$1,300元。但不知柴米貴的杜魯多,要麼就百般抵賴現行政策制度有問題,要麼就與上任政府“比爛”,回擊反對黨“你花得比我多”,或者聲稱“我父親做總理的的時候就是如此”,全然看不到他揮霍浪費納稅人血汗金錢的歉意。正是有這種被稱“敗家子”的總理,自然就會產生出使用天價出租車、騙取住房補貼和大肄飲食的內閣部長,拿著高薪厚祿但幾毫錢的咖啡也要去報銷的安省官員,用納稅人支付話費上網費罰款的多倫多市議員。接受商家請吃、公款旅遊,就更是加拿大當下官場的普遍生態。
對被西方社會整天攻擊為“貪腐嚴重”的中國國情稍有瞭解的人都會清楚,小杜魯多和加拿大內閣官員這些所作所為,放在中國也早已是嚴令禁止和被判刑的貪腐行為。但這些行為卻能夠在加拿大政壇上層出不窮,而且不受懲處,反映加拿大維持社會公平廉潔的制衡機制可以在人性自私的衝擊之下失去效力。首先,在現行議會制度之下,聯邦至省市一級新政府都懂得利用議會通過議案進行加薪自肥,進而將利益輸送和以補貼報銷等名義侵呑公帑加以合法化,讓選民面對貪腐也只能空奈何;其次,多數政府執政之下的獨斷專斷,讓反對黨甚至輿論已經失去制衡監督作用。前有原安省省長麥堅迪因關閉發電廠讓12億元打水漂,併為掩蓋真相僱人刪除電子文件,不僅不需承擔任何責任,反而可按簽好的合約取得30多萬元補償而辭職走人。需知,如果在中國,麥堅迪最起碼夠得上個“瀆職罪”,更談不上辭職補償金了。可見,今天杜魯多內閣成員貪腐醜聞不止,正是小杜“廉政”沒有厎線的表現,更是加拿大民主和法治制度之殤。
曾經揚言要對加拿大政制進行改革而贏得選票的小杜魯多,連自已的行為都約束不住,不能在廉潔自律上以身作則和起到表率作用,更無任何整頓吏治的舉措和能力,若干年後的加拿大還敢標榜自己是“全球最廉潔國家”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