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过年今不同 一醉方休醒还睡
本报专栏作者: 一 楷
岁岁过年今不同,年年不同今为最,一醉方休醒还睡,原来落在天使家。
在异国他乡,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中尤以春节为甚。春节,过年是全世界华人共鸣的节日,过年回家,是掀起地球上每年一次最浩大的人流涌动潮,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任何解释,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回家。我们作为留学生,在海外没有家,更少有亲人,回家过年那时奢望,可望不可及。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和爸爸妈妈亲人团聚过年了,家、温情对我来说,已是记忆中的一幅画了。记得在我小时候,每逢过年,爸爸妈妈,都要为了到奶奶家还是到姥姥家过年而讨论,他们都希望在自己童年的家里多呆几天,都希望多陪伴自己的爸爸妈妈。为了让妈妈安心呆在爷爷奶奶家,爸爸总是又是许愿,又是奖励妈妈,这项谈判甚至提前一个月,就拉开序幕。那时候我有很多的家,自己的家,奶奶的家,姥姥的家。姥姥和外公是笑眯眯的翘首盼望着我们回家,妈妈到姥姥家,会不辞劳苦的帮姥姥做很多家务,爸爸则烧得一桌好菜,舅舅姨妈们也忙得不亦乐乎,家里的喧闹声,道贺声,恭维声和我们这孩孙辈的作揖拜年声,此起彼伏,姥姥外公的家洋溢亲情,欢笑和天伦之乐,大家纵情的打闹,逗趣,乐得外公和姥姥不停的笑。我们小孩在大人中间穿行,逗趣,打闹,大人们忙着给我们发红包。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的二舅舅,把我悄悄地拉到小房间里,先是夸奖了我一番,然后再给我上一下政治课,最后拿出一个大大的红包,哇,我第一次拿到那么多的钱,我给他深深的鞠了一躬,平时不拘言笑,我们都敬而远之的舅舅嘿嘿嘿嘿的笑个不停,突然我觉得平时凶巴巴的舅舅是那么的可爱。可能这就是过年人心所向的原因吧,它让亲情更亲,让情谊更浓,让友谊更深,让家更温馨。我把收到的红包,都塞在爸爸的包里,因为我觉得爸爸更宠我,爱我,甚至是溺爱。妈妈只关心我的学习,那时候我爱爸爸胜过爱妈妈 。
我们在外公和姥姥家,爸爸的手机不停的响,那是爷爷和奶奶在呼唤我们呢,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儿子媳妇是自家人,这大过年的儿子媳妇不来,那是万万不行的,奶奶和爷爷才好玩呢,专门给爸爸妈妈一个房间,新的铺盖,不住一天是不行的,要一直住到正月十五再回家,我的印象中,过年象度假,过年象游乐,过年象迁徙,过年象汇演。
我奶奶家过年我印象最深,奶奶家有个小院子,院子里横几根竹竿,斜几根绳,那平时都是凉晒被子和衣服的,上面挂满了年货,鸡鸭鱼肉,只要奶奶能想到的,条件允许的,都会往家里搬,就盼望着儿孙能美美大餐一顿,爷爷和奶奶会看着我们吃喝玩乐,最后还大包小包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爸爸总是要问我,开心吧?是爷爷奶奶待你好?还是外公外婆待你好?结果,爸爸也总是被妈妈数落几句。在很多年的今天,妈妈对我说,找老公一定要有父母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的父母外,公公和婆婆是最爱你们的。
果然在我异国留学多年后,我终于过上了一个像样的春节,我的那位天使的爸爸妈妈邀请我到他们家里,欢度佳节,这是我到加拿大很多年来,第一次找到了过年温馨的感觉,在一家粤式餐厅订下了年夜饭,年糕抄螃蟹,腊肉煲饭,让我闻到了年味,餐馆里的大家庭和满堂的张灯结彩让我宛如置身国内。他爸爸居然还给了一个红包,真让我忍俊不止。第二天,我在学校里吃午饭,居然还被电视台采访了,要我说说中国人在加拿大的中国人是怎么过年的,我当然第一次得意洋洋地说到了我的加拿大中国年。不过,也说到了我的中国朋友们是怎么过年的,那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呀。
先来说说我的闺中密友素素,素素是一个南京女孩,其实她已经是我们之中最幸运的留学生了,她和她的姨妈同住,她的姨妈是个很和蔼的人,也不收她的住宿和伙食费用,平日里她姨妈也会开车接送她上学,这一切都让我们羡慕不已,我们想像她应该拥有一个美丽的春节,因为她的家人在这里,哪里比亲情更有年味的节日元素呢。可是,今年元旦过后,素素就打来电话问我怎么过年,她说她过年无处可去,原来,她的姨妈一家要去墨西哥度假,因为费用昂贵,素素无法承担,所以,她的姨妈就只能把她留在多伦多看家,再说家里的那条宠物老狗也病殃殃的需要人照顾。可是,我没有想到她会落单,已经和别人定下饭局了,结果,素素的中国新年就成了空屋冷饭老狗,除夕以至,断肠人在天涯。
当然,还有很多留学生朋友,大家拧成一股绳,要不在家一群人煮火锅吃(因为,没有人特能煮饭,特别是没有人愿意洗碗,只能吃火锅),要不高朋满座,大家一起在外面搓一顿。这样的话,虽然没有家人的陪伴,但是至少有朋友的温暖。试想一下,年轻人还可以在一起谈笑风生,但是家里的父母呢,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如果父母和亲人聚会,看着侄辈的人在面前跑来跑去,自己的孩子却远在海外,无法享受天伦。
所以,不是海外游子的新年故事梦呓乡语,最让人心疼的该是家里的老父老母,对于远方的孩子更是牵肠挂肚,望穿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