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性語句誤導多倫多高速收費民意
多倫多市長莊德利於日前宣佈,考慮在嘉甸拿高速公路和當河谷大道徵收路費。事後,兩間民調公司分別探討市民的意向,結果兩者出現巨大的差別:70%贊成和56%支持,箇中原因是什麼呢?
民意調查的作用是運用嚴謹的科學方法,來探索研究對象對社會上一些備受關注的人與物的看法、態度、或意向。研究對象可包括一般市民、專業人士、社團或機構等,受關注的人與物可包括政治人物、選舉候選人、社會知名人士、政府政策、議案、及行政措施等。無論一般市民、有關團體、或政府都重視民意調查的準確性。所謂準確性,是指民調所得結果能否高度反映研究對象對受關注的人或物的確實看法、態度、或意向。
雖然民意調查採用嚴謹的科學方法來進行,但其準確性往往受以下幾個先決因素所影響:研究對象、抽樣方法、樣本大小、蒐集資料方法、及蒐錄資料工具等。最近兩間民調公司對徵收嘉甸拿高速公路和當河谷大道過路費所得的民調結果差別很大,顯然是它們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所致。
首先,在樣本方面,雖然Mainstreet Research的民調被訪者多達2,280人,比一般著名民調公司進行全國性民調的樣本還要大(通常1,000至1,200人),但它採用非隨機方法(non-probability sampling)來抽樣,所得樣本的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備受質疑,因為被抽中的受訪者極可能集中於某些人口組別、社會經濟地位、或社羣,未能涵蓋所有市民,以致所得結果有所偏差,只可反映局部市民的意見。另一間民調公司Forum Research則採用隨機方法(probability sampling)來選取樣本,共訪問730個市民,這是地區性民調的標準受訪人數,雖然樣本較前述公司的細,但由於樣本的代表性高,所得結果足以反映全部市民的意見。
在蒐錄資料方面,Mainstreet Research採用含有引導性語句的問題:『建議徵收嘉甸拿高速公路和當河谷大道過路費的人士說,收取路費將迫使非多倫多居民也繳付他們應分擔的費用,而批評的人士則認為路費是不必要的加稅;你是否贊成在這兩條公路徵收路費來支付運輸和基建項目?而民調公司Forum Research則採用中性的問題:『如果將嘉甸拿高速公路和當河谷大道徵收所得的過路費用來支付公共運輸和道路基建工程,你是否支持道路收費?』
這兩條問題的分別是前者提及『迫使非多倫多居民繳付使用兩條高速公路的費用』的作用,稍稍地加強受訪者支持徵收路費的意向,而後者只是引述莊德利建議的客觀事實,讓受訪者完全依隨自己的意向作答。如果兩公司都採用類同的中性問題,相信結果差別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