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华校长为“热列”诡辩时 斯文已经扫地了

8月15日,清华大学新生报到,校长亲自去迎接新生的到来。但欢迎现场出现了尴尬的一幕,欢迎新生的横幅标语把“热烈欢迎”写成了“热列欢迎”,“列”字下面少了四点水,意思就不对了。校长为了化解尴尬,便说咱们清华人都是实诚人,欢迎是不掺杂丝毫水分的,所以我们就将“热烈”写成“热列”了。他不说这话还好,因为本来这只是一个错别字,但这一说就弄巧成拙了,错上加错,令斯文扫地。

写错别字的原因有很多,并不都是文化程度低的原因,有很多情况是粗心大意之下的笔误,谁都免不了会写几个错别字。现在基本上都是在电脑上打字,这就更容易手误打出错别字。有时候出现错别字甚至都不能说是粗心大意,而是因为视觉出现了钝感,看见错别字也没有感觉,就是所谓的熟视无睹。“热烈欢迎”错写成了“热列欢迎”,显然不是因为文化程度低,而是粗心大意造成的。本来这并不是一件大事,但诡辩就成了大问题。

这里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国内有一家顶尖大报,有一次把一个非常著名的大人物的名字写错了,“宝”字写成了“室”字,而且是错在标题上。这显然是记者粗心大意造成的,但在编辑、校对、值班总编层层把关之下,居然谁都没有看出标题上这个扎眼的错字,就这么白纸黑字印了出来。这种最不可思议的低级错误就这么发生了,报社内部上上下下都深刻检讨。不过大人物很宽容,说他理解人在紧张工作状态下容易出错,要求不要处分当事记者和编辑等工作人员。

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即便是顶尖大报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清华大学的学生或老师把“热烈欢迎”错写成了“热列欢迎”,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错别字就是错别字,没什么可辩解的。如果要检讨的话,就是为什么学校里面这么多人都没有发现这个错别字?这个情况与前述故事中的情况还不一样,报社内部虽然有层层把关,但都是“一夫当关”,充其量也只有三四个人在把关,但清华大学的这个横幅标语看见的人就太多了,为什么人人都视若无睹?

校长为这个错别字诡辩,事情的性质就完全变了。本来这是粗心大意之错,是无意的,但经校长这么一诡辩,这就变成是有意为之,是另有深意。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不是事实,因为清华大学欢迎新生的横幅标语不是只有这一幅,还有很多,其他的横幅标语是书写正确的。更糟糕的是,校长的诡辩不能成立,反而露绌了。因为四点水不是水多的意思,而是火的异体写法。为什么“热烈”两个字的下面是四点水的“火”呢?就是因为有火带来热量,所以才“热烈”。“列”字下面少了四点水,没了“火”,就不“热烈”了。但是校长的语文水平显然不高,把四点水与三点水混为一谈,硬是把水火不相容的两个字合二为一了。

有网友刻薄地说,如果清华人不掺杂丝毫水分,那是不是应该把“清”字的三点水也去掉,把校名改成“青华大学”呢?话糙理不糙,如果一校之长不能正视错误,缺乏起码的实事求是态度,文过饰非,死不认错,那么学校又将如何严谨治学?如何教书育人?如何探索真理?这还是人们心目中高大上的清华大学吗?

新闻来源: 卓识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