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領導人迅速救災談到仁王護國

2008 年是中國悲欣交集的一年,亦是在考驗中國政府面對和處理順境與逆境的能力。奧運今年將在北京舉行,已經說明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國力的強盛,並凸顯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與影響。但好事多磨,今年一月份中國南方一場大雪從天而降,交通受阻,電線、水管停用,百姓遭殃,中國的經濟損失嚴重。奧運聖火在境外傳遞時,亦受到國外一部份不認同中國的人,從中多方為難與阻礙。 5 月 12 日 四川汶川 7.8 級的大地震,震垮了學校與各處樓房,毀壞了道路和家園,死傷人員難以計數,可以說是家破人亡,滿目瘡夷,慘不忍睹。還有許多人仍被埋在廢墟裡哀聲求救,亦有不少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中國政府在一片歡慶奧運來臨的喜樂氣氛中,突然之間要面臨這接二連三的嚴竣考驗,實在是非一般人所能夠面對的。但是從總的來講,中國政府在處理這些突發事件時,比起以往顯得更加務實,敢於面對問題,處事靈活果斷,在新聞媒體的報導方面亦加大了透明度。特別是這次四川大地震,在地震發生的當天,胡錦濤總書記連夜召開政治局常委會,緊急部署救援抗災命令。溫家寶總理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現場,親自指揮救援工作,並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到道路尚未打通,餘震持續不斷的地震災區,看望災區,急救災民。政府派遣十萬官兵、武警、民警迅速進入災區,急救災民。傘兵亦冒死空降在最危險地帶搶救受難民眾。在《德國之聲》綜述德國報刊的一篇報導中說:「沒有遮掩,沒有美化─在四川發生地震的當天,中國領導人就努力展示了良好的透明度和效益,國家媒體詳盡客觀地報導了地震破壞的程度,及時更新傷亡人數,不斷提供新消息和圖象。對國外援助,中國領導人也表現了開放的態度。」《美聯社》稱「中國發生地震後,軍隊迅速的調動反映出中國領導層對實施高效救災的重視」,中國政府在這次援救四川大地震中,嬴得了世界各國媒體,官員及民眾的好評與讚譽。

當我在網站上看到很多媒體和民眾對中國領導人的正面評價和讚美時,聯想到佛教有一部《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這是一部佛陀為一位國王建言治國之道的佛經。

佛陀在經中講到,一位國王想要治理好一個國家,首先要對民眾有仁愛慈悲的心,然後才能得到國民的信任與愛戴。佛陀說四攝法是治理國家的基本,攝者感化的意思,法者是方法,亦是四種能得民心,讓國基鞏固的方法。第一是佈施,佈施分有財施和法施。佛陀開導說,作為一個國王,要做到與民有利同分,國家經濟增長,不要忘記百姓的苦難,這叫財施。加強國民教育,創造各種各樣的教育環境,滿足民眾對知識和專業的求知慾,這叫法施。

第二是愛語,國王治國不能目空一切,權威至上,而是要以溫和慈愛的言語對待百姓,令其生起歡喜心,並感受到國王是和藹可親的人。

第三是利行,意思是說國王口中所講的話,心裡所想的事以及實際的行動,都讓大家感受到是一種利他的行為,而不是利己害人的作法。

第四是同事,意謂國王不能脫離民眾,而是要深入社會各個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同事,這樣國王在民眾中的地位才能提高,國家才能上下一心,萬眾擁戴,從而建立一個富國強民的國家。

我作為一位中國的僧人,聽聞到國際評論家和媒體,對中國領導人今次迅速救災,以人為本的精神多加讚譽和好評,感到欣慰。四川大地震死傷無數,慘不忍睹,聞者無不悲痛落淚。中國最高領導者,今次對急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果斷處理,卻顯示出中國未來的發展充滿著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過去百年的中國飽經戰火,饑餓和貧窮,好不容易將於 2008 年在中國北京舉辦世界奧運,卻沒有想到 2008 年有這麼多天災,真是讓中國人悲欣交集,而無不由此感嘆到世事易變,人生無常。但願普天下之人經過這次四川大地震的災難,覺悟到人的生命是十分脆弱的,人與人之間唯有互相溝通,關愛與幫助,人間才有溫暖,社會才能安定,世界方有和平的期待。

最後祈願天災早除,干戈永息,人心向善,平安吉祥。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