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共事務到可持續民生:不可分割的關係

馬文廣 (民生促進會)

筆者曾先後撰文討論公共事務的定義、參與的途徑及利益(註一)和可持續民生的概念與實踐的方法(註二),現於本文嘗試剖析公共事務與可持續民生之間的緊密關係。

可持續民生與公共事務

一般而言,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計,也是個人與家庭的生活。要確保可以持續地安樂生活(sustainable livelihood),人們須不斷提升個人的潛質(capabilities),運用可得的生活資產(livelihood assets),制定適當的生活策略(livelihood strategies),克服所遇的困難與冲擊,改善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質素和安康(wellbeing),進而加強下一代持續美好生活的能力(註三)。

人民所關注的社會民生問題,需要由公共機構來解決的就是公共事務,而政府就是處理公共事務的合適機構,它擁有豐厚的人物資源,可以集中民選代表、官員及其下屬,透過强大的組織和法定程序,制定並執行政策、法例和計畫,為羣眾解決他們共同面對但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

公共機構的責任

為了改善人民的生計與安康,專責處理公共事務的政府須承擔三大責任(註四):

(一)保護生命與安全:人民最需要的是生命受到保障,而國家最需要的是人民的支持,因此,政府須設立健全的全民保健計畫和醫療體系,確保人民的身心健康;同時,制定嚴謹的司法和執法制度,維持社會安寧和大眾安全,保障人民的生命與財產。

(二)提供資源和服務:人民創業興家,需要運用多種自己不能創造的資源和服務,因此,愛民的政府有責任利用所得的税收,為他們提供所需的基本建設、公共資源及社會服務,使他們能夠自助,進而回餽社會,以收共存共榮之效。

(三)投資栽培人材:除了承擔上述兩大責任外,政府還應建立一個由嬰兒至終老的持續教育制度,成為一個大眾平臺,讓人民獲取所需的資源和發展途徑,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應變力,並發揮他們的潛能,使他們能夠自強不息,助己助人,以期携手共創可持續的美好民生。

人為障礙與不公

雖然政府有責任協肋人民改善生活和安康,但他們獲取公共資源和社會服務的途徑、數量、時限及資格等往往受政府所支配,其政策和法例可會對個別社羣造成障礙或歧視,使他們未能滿足其生活所需,而影響他們的生計和發展機會。

眾所周知,加國三大政黨的政治理念各異,其制定的政策亦因而不盡同,其中有較傾向上層社會和商家的,也有較利於中產階級的,更有着重中下社羣的福祉的。故此,無論那一個政黨執政,都可會忽略某些社羣的生計和安康。事實上,加國歷史顯示,原住民的權益一直以來被大部份的政府所忽視。

此外,在新冦肺炎疫症期間,各省市的不同措施對其居民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以致有羣眾指責新訂立的規例不公平,近日安省省府公佈的封店規限就是明顯的例子。而更嚴重的是,由於個別省市未能積極遏止那些弱勢社羣和少數族裔聚居之地的疫情,使其成為重災區,例如多倫多的怡陶碧谷、皮爾區的賓頓、滿地可的Montreal-Nord 及Ahuntsic-Cartierville等,該處居民的生命與生計比其他地區的居民受到更嚴重的創傷(註五、六)。

結語

由上述的討論看來,公共事務與可持續民生存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專責處理公共事務的政府既要履行它的責任,而人民亦應實行他們的義務,充份支持政府,以達共存共榮、國泰民安的目標。然而,若要確保可持續的優質生活,首先須自強不息,進而關顧社羣,並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協助政府確實了解少數族裔和弱勢社羣的需要,以釐定並執行更適切而公平的政策、法例及措施。

註釋

(一) 馬文廣(2018).[公共事務與你息息相關-修訂篇],民生促進會網站,「議論民生」專頁<https://www.civicpromoters.com/?p=35>。
(二) 馬文廣(2019).[可持續民生-關乎你和下一代的福祉],民生促進會網站,「議論民生」專頁 <https://www.civicpromoters.com/?p=2706>。
(三) 有關可持續民生的討論,可參閲Serrat, Olivier (2017).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 Approach,’ in Knowledge Solutions, Springer: Singapore, pp 21-26;Baumann, Pari (October 2000). Working Paper 136,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nd political capital: Arguments and evidence from decentralisa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India,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 London, http://lib.icimod.org/record/10554/files/3367.pdf 。
(四) 有關政府對人民所承擔的責任的討論,可參閲World Economic Forum (2017). Three Responsibilities every Government has Towards its Citizens, available at <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7/02/government-responsibility-to-citizens-anne-marie-slaughter/>。
(五) 有關多倫多重災區疫情的討論,可參閲Bowden, O. and Cain, P. (June 2, 2020). Black neighbourhoods in Toronto are hit hardest by COVID-19 – and it’s ‘anchored in racism’: experts, Global News, available at <https://globalnews.ca/news/7015522/black-neighbourhoods-toronto-coronavirus-racism/>.
(六) 有關滿地可重災區疫情的討論,可參閲Rocha, Roberto et al. (June 11, 2020). Montreal’s poorest and most racially diverse neighbourhoods hit hardest by COVID-19, data analysis shows, CBC News, available at <https://www.cbc.ca/news/canada/montreal/race-covid-19-montreal-data-census-1.5607123>.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