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省79號議案到曉喻的發難文章

德 麟

安省議員黃素梅提出議案,將12月13日定為安省民眾的“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這不僅反映了安省、乃至加拿大華裔的心願,而且反映了加拿大和國際社會一切愛好和平、反對戰爭、反對人類屠殺和種族滅絕的正義人士的呼聲!現在,多倫多“史維會”發起徵集簽名支持黃素梅議案的活動,得到安省各族裔民眾的響應和參與,亦是勢所必然。然而,翻看《大中報》2017年3月17日一篇署名為曉喻的文章《從中國抗韓風暴到安省79號議案》,卻收悉了與此相反的觀點。下面,作者從三個方面與曉喻進行商榷。

首先,曉喻把支持黃素梅議案的簽名活動與當前中國大陸民眾反對韓企樂天獻地安裝薩德的風波扯在一起說事兒。關於薩德入韓是不是損害中國大陸東南綜深的戰略安全,以及韓企樂天為支持安裝薩德給政府獻地該不該受到中國民眾反對,這個問題完全可以放到另外的場合去專門討論。但是,在這裡,曉喻卻把國際社會譴責日寇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和中國民眾反對韓企樂天在2017年獻地安裝薩德這兩樁風馬牛不相及,事件起因相差整整八十年的公案,捏在一塊兒加以否定,似乎有些莫名其妙。其實,曉喻正是逮住了當今中國民眾抵制韓企樂天的活動尚不為國際社會所廣泛知曉和理解的弱點,於是把這件事跟世界現代史上臭名昭著的日寇南京大屠殺的反人類罪行捆綁歸類,等量齊觀,藉此把日寇犯下的反人類罪行也塗抹成為模棱兩可,眾說紛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一筆糊塗帳。我不知曉喻何許人也,但對於他為日寇掩蓋歷史罪行的做法表示反對。

其次,曉喻把支持黃素梅議案的正義性與徵集簽名活動的方式方法的選擇性混為一談,從挑剔簽名活動的方式方法入手來攻擊安省各界所擁護的黃素梅議案。曉喻擺出很多證據來證明支持議案簽名活動不正當。他說發生了中國領館官員表態支持簽名活動,涉嫌干涉加拿大內政;還一口咬定有人被迫多次簽名;還斷言只有通過網絡簽名才正當,而通過義工來徵集簽名就不正當。凡此種種不值一駁。今天的加拿大民眾紀念八十年前的南京大屠殺,譴責日寇的反人類罪行,是對中國死難同胞的哀悼,是對人類普世價值的維護,理所當然地得到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的感謝和支持!如果說這種感謝和支持就是干涉加拿大內政,那麼八十年前加拿大的白求恩醫生不遠萬里前往中國支援抗日戰爭,是否也算干涉中國內政呢?中國人民世代感謝白求恩醫生,支持他的仁愛和正義行動,是否也算干涉加拿大內政呢?可見,這樣的邏輯是經不起推敲的。

再次,曉喻把紀念南京大屠殺和中國現行政治制度聯繫起來,把紀念南京大屠殺說成中國當局的陰謀,借批判中國現行政治制度來煽動不同社會制度下的加拿大民眾停止紀念南京大屠殺。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發生在八十年前的南京大屠殺跟現在的中國政府並無關係。當時,日寇攻陷了中國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殘忍地虐殺了三十餘萬首都居民和政府軍戰俘,強姦民女近三萬人。這些國民政府首都的居民、婦女、兒童和政府軍戰俘,跟共產黨沒有半點瓜葛。現在的中國政府紀念當年三十萬死難的南京軍民,正是跨越黨派和意識形態的光明正大的行為,是對中華民族、對抗戰歷史、對普世價值的責任和擔當。

筆者認為,無論四月十五日前能否徵集到十萬人簽名,都不能推翻以下事實:第一,79號議案代表了安省乃至加拿大華裔和各族裔愛好和平的正義心聲。即使未能達到十萬人簽名數字,也只是由於信息溝通渠道受限的原因;第二,如果79號議案最終獲得通過,那也不能視為安省簽名活動的勝利,更不能視為中國政府的勝利,而是國際社會捍衛和平正義事業的勝利!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