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教育(第1期)
童幼时期是奠定健康青春期的良性种子
孩子的成长过程有两个最敏感阶段,情感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在3—6岁,在这两三年里,孩子从家庭感受到了生存中最基本的要素,从社会中体会到了人与人交往和沟通的必要性,并对性别及环境有了最初的认知,这一切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也是人际关系的基石。3—6岁能力发展的第一阶段则表现为语言交流、行为认知、感官认识和对生活常识的基本了解。
第二个阶段就是青春期(这里已经包括青少年阶段),它是在第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换而言之,它的质量基本取决于第一阶段。比如一个女孩子在小学前没有得到足够的父母关爱,那么步入青春期时,她就有可能早恋、厌学、与老师作对……,一个男孩子也有可能因童年阶段与父母的不良关系,而在青春期发生一些反常现象,比如网瘾、打架、吸烟凶酒、早恋或逃学,或离家出走等。能力发展上则表现出厌学、记忆力下降、人际关系较差、自控能力差、急躁等。严重时会患上抑郁症和失调症等心病。
童年是种子,青春期结出第一茬果实,虽然青黄不接,青涩脆弱,却也实在地挂满枝头,呼朋引伴。但有经验的果农都知道,第一茬果实不能要,果树要养,因为它们的营养还不够丰富,还不足以承担成熟的责任。这是对青春期最形象的比喻,看上去他们已经出落得婷婷玉立或高大威猛,却远未达到成熟的要求,广义地说,是心理年龄幼稚,同时也是心灵脆弱的阶段。狭义地讲,是除身体外其它一切条件均不成熟和不具备。所以他们无权、无能、也无法承担生活。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父母的最后机会
但并不是说这个阶段就该无所作为,事实上,青春期之重要,甚至要超过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原因有二,第一,它是成家立业的前奏,第二,它是孩子留给家长的最后机会。那么是什么机会呢?当然是调整和教育的机会。也就是说家长和孩子都需要调整心态,同时家长和孩子都需要进行被教育和自我教育。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并因此而表现不良,那么父母就要在孩子的青春期给予弥补和引导,同时家长也要做自我反醒。如果在这一阶段,孩子的性格漏洞仍未得到修补,这时我们要向相关的教育机构和心理健康辅导机构求助,几方同时进行合作式引导修补,否则他/她的一生将很难与幸福、健康、快乐结缘。
从我个人从事的多年教育、咨询与治疗的经验中不难看出,无论学习能力的问题,如升学考试的压力,还是亲子关系和社交关系的问题或是早恋、逃学、网瘾、叛逆等,若父母在孩子青春期阶段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关爱和强烈的正视孩子的青春期成长各层面的大事小事,上述大部分问题都有解决的可能。可如果将之推延几年,只是短短的几年后,当这些问题背后的心理因素如病毒一样贯穿于孩子们的工作和生活,就可能成为终生难愈的肿瘤,再治起来,不仅成本极高,而且治愈的可能性相当低。原因是,他们已经定型了,炎症已经发展为癌症!当今时代,学历和成绩已不能肯定一个人的成功,只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才是奠定未来成功、健康、幸福的宝石。
世界教育箴言妙语:
教育的最大的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
——(法)卢梭
作者简介:雪明子(专栏笔名)TYT INVITATIONAL EDUCATION CENTRE(TYT阶梯启发潜能教育中心创办人),同时具备教育和心理学专业背景,拥有十余年的专业教学实践和个案分析的经验,是一名专职的教育和心理学研究工作者和作家。在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结合人从胎儿时期至青少年和成年时期的能力发展与不同时期心理成长变化的特点和能力,研究出一套“阶梯渗透式潜能教育法”和“舒柔身心理疗法”(简称:心情教育)。至今已培养并发掘出十余名天才儿童,成功帮助百余名家庭解决家庭教育、亲子教育及青少年儿童成长教育等问题。
作者邮箱:tytiecentre@gmail.com
公众微信号:TYTIE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