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教育(第2期)

青春期伤害的恶果

青春期是孩子留给家长最后的机会,因此在这个阶段,许多孩子也令家长十分头疼,有些明智的家长会以耐心地陪伴、引导等方式感化孩子,甚至家长们会求助于专家,或者与老师沟通,或者把孩子送到国外和移民等……,无论这些举动是否高明,总之,家长们是在付出心血,而这些心血,并不是孩子们视而不见,只不过,那些回报是需要时间的疗愈而可能滞后。

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没有这种耐心,面对表现不良的子女,他们仍然延续着十几年前的管教方式,比如在孩子童幼时就遭到父母谩骂和责打,青少年时还在忍受这种皮肉之苦。这就等于进一步强化了孩子的存在方式:我是不被父母关爱的(童幼时),我是不被环境接纳的(青少年时),那么再过十年,25岁时,这个人就有可能发展出反社会人格或自虐倾向,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那些疼痛和羞辱将永远伴随其左右,地狱生活由此形成。

2012年发生在加拿大并且轰动世界的林俊和马格诺塔的案件,经警方和法医调查凶手马格诺塔的童年时,发现他的童年过得并不快乐和健康,从此为他的黑暗成长种下了不能发芽的种子。综上所述并且研究证明,童幼和青春期被家庭无视和迫害的孩子,犯罪率和自杀率相当高,除此之外,这些受害者还要发展出自虐、自残、自贬、自卑等特质,这一切,均玷污了美丽圣洁的青春期,但此时的孩子还无法离开父母而独立生存,因此,他们还会被迫承受来自父母的压力与伤害。并带着这些伤疤走向他们的下一站:社会。

“沉睡效应”可以唤醒幼芽的茁壮成长

什么是语言的“沉睡效应” 。现在的媒体空前发达,各种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介非常普遍,用“信息爆炸”已经不足以说明现在的信息总量的宏大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的迅猛,面对各种信息,人们都有一个接收、感知、认可或者摒弃的过程,我们有一句成语叫“十人成虎”,讲一个人对你说有老虎来了,你不会相信,但是,如果有十个人对你说有老虎来了,你就会相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心理学家们发现无论什么信息,它的可信度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语言“沉睡效应”,指一个人在接受某一条信息之后,随时间的推移,记忆里面只留下信息的内容,围绕信息的其他信息就会逐渐淡薄。

比如,16岁的男生小M,自从上了High School以后突然变得恐惧和焦虑。原因是他的同学经常背后评论他的长相,他很担心同学对他的评价是低级的。久而久之,他的长相在他的心里就会留下丑陋和自卑的形象。相反,如果周围的亲人,朋友和同学如果对他多加赞美和鼓励,即使他相貌平平或者有缺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他的记忆里只会记得 “你太漂亮了” ,“你很英俊” ,“你长得很白” ,“你很优秀”……小M的反应又会是怎样?当青春期的小M步入成年而走向社会时,这些“沉睡效应”就会给他带来积极和正面的影响,他永远记住的是人们对他优质的和高崇赞美的语言。

利用语言心理的“沉睡效应”,就是夸了又夸,反复赞美。当然,我不是鼓励读者朋友去肆无忌惮地去阿谀奉承,而是希望你也能学会“沉睡效应”,不要因为担心对方误会,就把赞美之词压抑在心底。即使你的言语很幼稚,词不达意,也要勇敢地向对方表达出来。任何语言和情感,只要能深入对方的心里,帮助对方走向积极健康的生活,时间会消除掉它周围的杂质,慢慢显露出来的是一颗美丽的钻石,说出你的真心话,真情就可以打动对方的心。

所以,爱,要从了解开始!

世界教育箴言妙语: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中国)

作者简介:雪明子(专栏笔名)TYT INVITATIONAL EDUCATION CENTRE(TYT阶梯启发潜能教育中心创办人),同时具备教育和心理学专业背景,拥有十余年的专业教学实践和个案分析的经验,是一名专职的教育和心理学研究工作者和作家。在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结合人从胎儿时期至青少年和成年时期的能力发展与不同时期心理成长变化的特点和能力,研究出一套“阶梯渗透式潜能教育法”和“舒柔身心理疗法”(简称:心情教育)。至今已培养并发掘出十余名天才儿童,成功帮助百余名家庭解决家庭教育、亲子教育及青少年儿童成长教育等问题。
作者邮箱:tytiecentre@gmail.com
公众微信号:TYTIECENTR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