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做到延年益壽(二)

本报专栏作者:加拿大湛山精舍住持达义法师

多癡眾生因緣觀

人們一般都會被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左右自己的心。當我們眼睛看到外在的美境(色)時,心就會產生貪念;耳根聽到微妙的聲音時,心中便產生執著;鼻子嗅到香味時,就會喜歡分別;舌頭嘗到美味時,就想多吃幾口,即使醫生再三警告,不要多吃油、甜、鹹等,但還是戒不了囗。外在種種境界的誘惑太多了,有時真是讓我們身不由己。所以,我們要了解佛教講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所謂緣生緣滅,了無自性。唯有徹底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才能做到遇境不迷,如如不動。

多障眾生念佛觀

有的人做事十分順心如願,但亦有不少人總覺得凡做一件事情總有諸多障礙,盡管認真用心去做,其結果還是不如人意而傷心失望。每一個人做事的能力為什麽會有如此懸殊之別,究竟問題在哪裏?我們不能不承認,人的福報各有不同,這可以用因緣果報理念來解釋:做事順利者,因福報好,到處都有貴人相助;至於那些障緣多的人都要知道,這是業障的關系。究竟要如何消除這些多生積來的業障呢?其實,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種方法就是「不怨天、不尤人;萬緣放下,靜心念阿彌陀佛聖號」。為什麽念佛功德能消除業障呢?佛經中有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忘罪滅二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意思是說,造業時是用凡夫心去造作,如果通過念佛破除了凡心,證悟到本有的常住真心,當下就能背塵合覺,消除往昔的罪業,所以念佛能消除百千億生死重罪。

多散眾生數息觀

有的人心中不安,時常胡思亂想,精神不能集中,這種散亂心對於學習、工作、事業都十分不利,需要一種方法鎮神安心。隋朝的智者大師以他修行數十年的經驗,認為心神不定者,宜修呼吸數息觀。方法是端身正坐,摒息諸緣,專心數呼吸,一呼一吸數一,由一數到十,這樣不斷重復練習,中間若有雜念生起,再從頭算起。如果時常這樣練習,心便不會散亂,神亦能鎮定了。

貪、瞋、癡、業障及散亂均是延年益壽的殺手,特別是如今的社會,人在這種錯綜復雜的環境下生活,要面對眾多誘惑的考驗,稍有不慎,便容易被這所沖垮。所以,我們若能借助古人處世之道,改正身心的弱點,堅定信心,保持正直,便可處事無憂,延年益壽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