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的城市(81)
作者:俞明德
秦鷹說到這裡,停了片刻,然後說:“總理是一心一意為人民呀!可是,過去我們對這項工作不夠重視。你看那造紙廠,去年講了幾次,就是不肯把下水道疏通,又不是沒有錢。生產上不去,污染又不想解決,我看這個工廠應該停產……”秦鷹說到這裡,忽然聽衣金牆說道:“哎,明妹,那是什麼……”他朝他指的方向看去,原來是溪裡飄來一隻死黑兔,他知道衣金牆不高興聽他講這些,故意拿話打岔,但他此刻沒有發作,依然說下去:“如果不採取一些果斷措施,往後更是不得了。鐵礦這回又險些鬧出人命案子!……”
秦鷹說到這裡,不說了,因為他看到橋頭那邊鐵礦大門圍著一大堆人,便和大家說聲“走吧!”自個兒先走了。
他們向鐵礦走來。
這是一座頗具規模的中型鐵礦山。白天,你遠遠便會一眼看見那高聳入雲的塔吊和煙囪,進到冶鐵、煉鋼、焦炭等分廠,迎面而來的便是各式各樣的廠房、車間、辦公樓;煉鋼爐爐火熊熊,天車在鋼樑上疾馳滑行,女焊工手持焊槍忙著剪裁厚大的鋼板,機器不停轟鳴,震耳欲聾。入夜,只見宿舍區燈火通明,辦公樓前塔尖上紅星閃爍,幾台平爐正熊熊燃燒,巨大的加料吊車正施展自己的本領,電爐上粗大的電板被強大電流燒得轟轟作響,一片片紅色的煙雲於廠房上空冉冉上升,湧向遠方,慢慢消散開來。
誠然,乍一看來,這是一座富有生命力的礦山工廠。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生產單位,潛伏著危險和致命弱點。你看,那鍍鋅鋼板車間,此時已冷冷清清,只有廖廖無幾的一些工人守在那裡,而旁邊該車間的會議室裡卻熱鬧得很,口號聲,喊叫聲和孩子們的哭鬧聲攪成一片,原來,他們正在揪鬥車間主任,“狠批右傾翻案風”!
到了鐵礦門口,一看,原來在門口旁邊牆上刷著許多大字報,其內容無非是責問鐵礦的。這些大字報,大多是這次中毒受害教員的親屬寫的。
秦鷹看了一陣,默默地走開,往礦內走來。腦子是用來思索的,從門口到礦辦公室這一段一百米來長的距離,秦鷹的腦子裡幾乎都用來思索。思索的結果,他得了一個啟示:對污染問題,再也不能熟視無睹;對公害事件,再也不能等閒視之。特別是這次鐵礦氫化物第二次中毒,非嚴肅處理不可。正想著,在轉彎處,他忽然聽到一陣嘈雜的聲響,抬頭一看,原來舊辦公樓被沸騰的建築工地遮掩住;腳手架矗立著,正在蓋一座三層樓,建築工人在忙碌著,有的站在腳手架上砌磚糊壁,有的操縱升降機,把水泥、磚塊吊上去,有的在地面推著礦車,把建築材料運來工地,送到升降機旁邊。兩輛解放牌大車運著鋼筋,水泥和木材,從門口開進來。汽車的喇叭聲,要,機器的轟鳴聲和人們的吆喝聲混和一塊,攪得人的腦門轟響,心神不安。
秦鷹看著眼前的一切,心裡感到一陣憤怒:這是在蓋一座新辦公樓,拿一些職工群眾的話說,叫“幹部樓”,原來去年王阿九等人就提出要蓋的,後來一直沒批准,道理只有一條,經費不足。可是,如今他們竟“自籌資金”,破土動工,而且建設速度之快,是別處所見不到的!前些日子,他到礦裡走了一趟,這兒還是一塊雜草叢生的荒地;他曾對王阿九等廠頭頭說:“污水處理場建在這裡較合適”,可是,才一些時候,這裡已成了一塊不尋常的建設工地,不是蓋污水處理場,而是蓋“辦公大樓”!而且他已經知道,這是挪用部分治廢專款,另立項目施工的。這怎麼不叫人義憤填膺呢!
到了礦黨委辦公室,當他問王阿九去哪裡時,蔡阿瓜……這位副書記兼礦人保組成員支支吾吾,最後回答說:“不清楚。”
怪,黨委書記的行蹤,副書記竟不知道!
秦鷹感到莫名其妙。
他趕到市工業局,局裡也說:“無可奉告。”
那末,王阿九到底去哪裡呢?
與此同時,秦鷹還知道,王阿九是坐蔡阿土開的小車走的。那末,這兩人究竟幹什麼去了?
請讀者留神下一卷,謎底馬上就要揭開。
第十二卷 難道抓錯對象
•水
進入六月份,又到銀盆市“火爐”季節;往後這時候,初夏便悄悄提前起來了,今年也不例外。銀盆市的全體居民又面臨一年一度的“水荒”的挑戰。
讀者現在讀到的是該市招待所208號房間各位旅客的一席對話——
“見他媽的鬼!‘請每人每天限用一臉盆的水,這是什麼《公告》’!我真受不了,要不是還有一點公事,我……嗨!”一位旅客說。
“要是冬天,一臉盆的水、洗臉、刷牙、洗腳,也許湊乎得過去,可是,現在是初夏,又碰上這悶熱天氣,不擦身、不洗澡怎麼行?”
“亂彈琴!這水又渾又濁,怎麼擦身呢!”另一個旅客說。
接著又有一個旅客說:“怪!怪!我走過不下二十個城、鎮,也不像銀盆市這兒如此嚴重缺水!”
“你看這水能刷牙嗎?有一股酸腥味,聞了就想吐……”又一個旅客說。
“哎,你是本市的,還是農村來的?你說說,在你們鄉下,水也這麼緊張嗎?”一個旅客問道。
“我們鄉下?比這裡好多了,我們村裡有條溝,溝裡的水夠附近幾個村喝了,各村還在村口挖過濾井呢!不像這個鬼地方,老是沒水呀缺水呀,要不然,如今整治了一陣,也許污染少了,可這水還是缺呀!說實話,要不是買電動機,我哪會進城來!”
接著,這幾位旅客又抱怨說,他們一大早便去自來水管處排隊,卻只有一個水龍頭,別的都拆了,所以隊伍排得老長老長的。每人只許接一臉盆的水,旅客們一半拿來刷牙洗臉,一半留著中午擦身洗澡,一到晚上便沒水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