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的城市(91)
作者: 俞明德
第五章 酣战开始
银盆市常委根据人民呼声,作出了治理污水整体工程的决定,成立由秦鹰任总指挥的整治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实验小学操场一角的旧二层楼上;从这里可以眺望银溪和环溪路。
整体工程主要是两项:一、位于银溪上游的岸两边九家厂矿、三家医院和七家旅社、饭店、招待所,以及南城区区委,对各自的排污管道进行清理,堵塞的要疏通;泄漏的得修缮,不起作用的须重挖。二、为了不让污水流入或渗入银溪,从实验小学毗邻的解放大桥开始,铺一条一公里长的截污水泥管道,把一些单位排污的部分污水截道,注入火车站后面的荒坡地的深部。
无疑,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各单位除了自己清污外,还要出钱出物出人参加铺设公共管道的劳动,为此,秦鹰一连召集三个会——市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会,全市万人大会和重点单位座谈会,进行总动员,部署与征求意见。
“同志们!”秦鹰在最后一个会上说,“先请看这幅示意图。”他走到墙壁前,拿一根木棒,指了指墙上一幅大地图。
这是一幅根据侯二春在拘留所中赶制的一张小示意图放大而成。本来,他们对本市水污染,情况不甚明了,尤其是分管此项工作的林海伍、何本霖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一当侯二春把这种资料整理出来后,人们便顿开茅塞,纷纷要求立即整治。秦鹰根据市委大多数常委意见,决定马上动手。这三个会议十分重要,他又一次作了强调。图上有许多标志;三角号指排污口;句号指排污单位;一条红线则代表污染水被排除出来的路线。“喏,污染水,从造纸厂开始,沿着水南路、梅西路、中药所、解放大街,直至环溪路,再往西到化工厂,这一大片区域既包括工业污水、科研污水、医疗废水,也包括大量居民生活污水。这些主要水污染,是人为的……”大家都看到污水的颜色吧!我们在溪面上看到黄色的悬浮物与水,便是造纸厂排除的污水;我们也嗅到污染水的气味吧!那难闻气味的则是化工、农药等废水。上述‘废水’从这一带大大小小暗的、明的、石洞、水泥洞流出,光大的排污口就有十三个,小的不下三十个。市革命铁矿靠一个宽两米,高一米的暗石洞(即9号排污口)每天就排出汗污水一千吨!一千吨哪!浊流滚滚而出,直泻下水道,渗入银溪中……同志们!我们银盆市是1958年以来建设而成的中等新兴工业城市,工厂、人口比1958年翻了几翻,可银溪还是这一条溪,没有再增加一条或两条溪流。现在,经初步测定,银溪的水流仅达4.5级,离死水(六级)为期不远!铁矿等地下排污管道年年失修,本来注入下水道的污染水,如今迅速回升,直接排入银溪之中。再不整治,我们银溪就要成毒溪了!因此,我们市委领导下决心打个整体战。现在眼亮肚明,大伙就动手干吧!同志们对此还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秦鹰在示意图上比划一阵,征求了意见,终于使整治方案确定并通过了。
时令初夏,天气异常,十分闷热。重点单位座谈会后的第三天,开挖公共管道的战斗便打响了;由秦鹰亲自带领的市委机关干部劳动大军奋勇当先,一大早便来到工地上。接着,驻银盆市的人民解放军某部派来一个连的兵力。上午七点半,南城区委、几家工厂的队伍陆续赶到。中午,实验小学的师生们也纷纷带工具走出校园。
骄阳似火,热浪升腾,人们浑汗如雨,不停地挖呀,运呀,顿时,银溪岸边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极了。
对各单位内部的污水治理,市委也有具体要求,行动最快的是市人民医院,他们一开完会就立即把会议通过的整治方案付诸实施,除了留一部分医生、护士坚守门诊和照顾住院病人以外,凡是能动员的人力、物力几乎都动员起来,投入开挖“四池一房“的紧张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