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愴列車(31)納粹打英動機可笑
龐林
古德里安將軍的著作有談到希特勒為什麼要打英國。那是戰爭初期,古德里安特別強調,希特勒以尖刻挖苦語氣諷刺罵英國人,兩人談,對古說:為什麼攻擊英國人,尤其是邱吉爾和艾登。這是指罵英國人,不是問為什麼轟炸英國,但可以知道希特勒內心的想法。古說,當時我前些日子都在蘇台德地區,談話時間點沒標明,古說,沒有聽過希特勒最近言論的內容,所以對新的緊張情勢感到好奇。
在希特勒演講完之後,大象旅館準備一個茶會招待貴賓。希特勒請古坐在身邊,於是古有機會和希特勒有兩個小時時間談話。談話中,古問元首,為什麼要那樣攻擊英國人?結果古由談話發現,是因為張伯倫在Godesberg對他曾經失態,同時還有某英國貴賓在見他時,也有禮貌不周的情事發生過,所以才刺激希特勒採取報復態度。
希特勒曾當面對英駐德大使韓德遜說:[下一次你們英國人要是再這樣衣衫不整過來見我,我會命令我的駐英大使穿著睡衣去見你們的國王。請你把我這些話轉達你的政府。]希特勒是元首,古德里安應該是懂得階級分際,只能盡量理解說法內容,不能打破砂鍋問到底;古的結論是:[元首認為英國人對他不尊重,有意侮辱他,所以藉著發脾氣;元首也說,英國人並無真正誠意對於德國希望重建友誼。這些事使元首感到失望,因為元首長期是夢想著兩國之間是可以真誠合作的。]
還有一件事,希特勒是反共起家,在考慮軸心國,希特勒在反共政策指導方向,曾企圖拉攏英國,目的當是包括合攻蘇。1936年,德駐英大使里賓特洛甫,曾奉命邀請邱吉爾訪問德國,並希望安排與希特勒會談,這年邀請兩次,都被邱吉爾拒絕;某種解釋,這是不禮貌,是邱吉爾瞧不起希特勒;而這卻也是惱羞成怒興戰報復理由?
依史達林大清洗時間判斷,1933年,約40萬人被開除黨籍,持續鬥爭,頂峰時間是在1936年8月到1938年8月之間;第一次莫斯科審判是1936年8月對所謂的「托洛斯基–季諾維耶夫恐怖中心」的16名被告審判後來都是死刑。如果時間吻合,則邱吉爾在這時間,對於蘇聯等於在清共,應該較沒有敵意,最多只把當個時間視為觀察期,因此邱不去理會希特勒是否攻蘇要行動了。
不過,1936年,邱吉爾並沒有政府官職。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在德國國會宣布,德國軍隊已重新占領了萊茵蘭非軍事區。對這個違反《凡爾賽條約》行為,英法當時並未表示反對,只有邱吉爾警告已經違反條約,而且對荷蘭、比利時和法國都造成威脅。邱吉爾當時曾呼籲,英應該向法提供軍事協助,以維持歐洲大陸的軍力平衡。
擊敗蘇聯掩飾失敗
古德里安在德與蘇開戰前一星期,6月14日,希特勒召集所有各集團軍、軍團和兵團的司令官,到柏林談論開戰計劃。希特勒曾說明為什麼要攻擊蘇聯,並且聽取對於作戰準備的最後報告。希特勒的講演大意是:既然不能夠擊敗英國,所以為了使戰爭結束,有必要在歐洲大陸贏得一個大的勝利。只有擊敗蘇聯,德國在歐洲地位才能穩住。至於希特勒為什麼一定要轉移先打蘇聯的理由,似乎無法讓人接受。因為在西線的戰爭未結束之前,新的戰爭會造成起兩面作戰的困難度;而且在1941年,德國的處境,並不比1914年好,所以估計很難支持解放蘇聯戰爭。所有與會的將領都只是靜默恭聽元首講演,會後也沒有討論發表各自意見的機會,解散後,大家都很沉重。下午是軍事會議,討論戰爭的準備,輪到古德里安,希特勒只問一個問題,說:你要多少時間能夠到達明斯克?古回答:約五、六天。後來攻擊是6月22日開始,古的坦克是27日到達明斯克;而另一路,霍特由蘇瓦爾基前進,是在26日從北面佔領他被分配的城市。
納粹開戰短線操作
戈林是被希特勒個人魅力吸引而加入納粹黨,蓋世太保是戈林組建的,後來交給希姆萊;一戰戈林擊落22架敵機,獲德皇特准(規定25架)頒藍色馬克斯榮譽勳章。
布隆堡元帥是鰥夫,後來與年輕女秘書結婚,戈林1937年向陸軍總司令部舉報,布隆堡夫人原是妓女,警察局調閱檔案找到布隆堡夫人年輕時曾販賣色情照片前科。調查後,布隆堡自己請辭國防部長兼武裝部隊總司令。當時陸軍總司令弗里希是國防部長適格人選,戈林檢舉弗是同性戀,當時是很嚴重事情。弗里希要求法庭審判,查無實證,希特勒以戈林不應兼任陸空兩軍總司令,另調弗往他職。蓋世太保有證據證明戈林在處理布隆堡事件同時將同性戀醜聞檢舉,要求處理,顯然會影響組織誠信,為了繼續讓戈林效忠,但專管空軍,避免陸軍不滿,也為了安撫戈林,希特勒於1938年2月4日把布隆堡空出的元帥軍銜授給戈林,希特勒宣佈自己接任布隆堡武裝部隊總司令職務。
戈林處理外交權謀,沒有手段,缺乏權宜節奏技巧,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開始,陣營分成叛軍「國民軍派」與政府軍「共和派」兩方。國民軍原實力不夠,算是舉保皇派便宜行事,布隆堡、希特勒和戈林都認為應該協助佛朗哥國民軍,但沒有牽制辦法。戈林只是要擴大德國空軍,以軍援擴大國內編制,結果戈林和英國之間原來良好的外交關係也因此惡化。戈林沒有戰略談判技巧要領,其力主盟西班牙,後來並未得到佛朗哥回報,而且把英國得罪。不過後來證據演變,1939年9月1日,波蘭戰爭使二戰爆發,英國完全介入,是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錯誤的責任較大;當時德國仍沒有擴大戰爭準備。是1940年,英國才評估德國有能力擴大戰爭,因為蘇聯小國並不支持蘇聯,有類似中國偽軍情結–依形勢看兩方,配合政治氣候;國共內戰前半段,都也是如此。希特勒的較嚴重錯誤是,殺猶太人及1940年5月,以及忽略英國的決心,以為敦克爾克讓英法軍隊大撤退,數字高達33.8萬。
由於戈林在敦克爾克大撤退未掌握聲勢,造成陸軍抬頭;之後又犯大錯,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命令德軍展開對英本土作戰,順利時則登陸佔領英國。當時含有外交恫嚇方式促成英國停戰走和;而此時戈林,評估自己力量後,轉為吹噓空軍戰力,造成希特勒決定用空軍發動毀滅英國空軍作戰能力;英國能挺住,加拿大提供基地訓練飛行員戰鬥最是關鍵,二戰期間,英國在加拿大數十個個基地,共訓練了國協13.1萬名飛行員,大英國協含: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愛爾蘭、南非、牙買加、斯里蘭卡、南羅德西亞等國;被納粹占領的國家,包括波蘭、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等撤至英國本土的空軍,也加入保衛英國行列。美國志願者組「飛鷹中隊」(Eagle Squadrons)與英並肩作戰。這些整訓動員部分,戈林未估計到竟如此龐大。嚴格講,加拿大也是[不列顛空戰]–德國稱[海獅作戰],使英國能扭轉乾坤之關鍵。
後來戈林轟炸英國機場與港口,不但無法使英國屈服,反而因為意外誤炸倫敦,造成英軍轟炸機8月25日起攻擊柏林。顯然戰爭時,敵人的反應腳步,納粹根本沒有拿出智慧評估。之後希特勒向蘇聯進攻時,英國已經無法坐視,如果不是戈林吹噓空軍有實力征服英國,希特勒直接打莫斯科,這場戰爭對於德國不會是幾乎亡國下場局面。
蘇德戰爭後,蘇軍被俘人數575萬,高加索小國占多數,許多蘇軍被俘戰俘加入納粹,史達林原沒有贏得戰爭的條件,戈林屢次誇大空軍實力,而蘇聯默不作聲誇大,例如,德蘇戰爭前,蘇聯已經有三萬輛坦克,但希特勒不知道;例如史達林格勒戰,敗在空軍無法正常後勤補給,如果納粹沒有打不列顛空戰(1940 08 12–1941 10),由於打英,動用4074架各型戰機,損失1887架戰機,陣亡飛行員2698,被俘967,失蹤638,拖累蘇聯戰爭。如果戈林不要太自信,希特勒不要打英國,直接就只打解放蘇聯戰爭(德蘇戰爭是1941 06 22),攻下莫斯科是可能的,甚至只靠小國戰俘575萬人,只吸收200萬打前鋒就夠了,解放自己國家,那是簡單便宜的戰爭。而且德英早先原有彼此遵守不攻擊對方首都的默契,是納粹先破例打倫敦,造成報復。發動不列顛戰役(1940 07 10)及8月12日起倫敦空戰,造成8月底英國空襲柏林,9月改德機專炸倫敦,不列顛戰役使倫敦被轟炸76個晝夜,市民死亡4.3萬,有10萬幢房屋被摧毀。
1940年9月發動海獅作戰(旋取消)是計劃以空軍摧毀英國戰鬥士氣,計劃掌握英國南方及海峽制空權後,才派軍登陸英國,計劃將英國王室捉到德國,再攻打蘇聯。因不列顛戰役遇到頑強抵抗而取消。本來英國空軍損失太重,氣餒難再戰,但德國空軍卻忽然全力轉轟炸倫敦,反而使英國皇家空軍機場得到喘息機會,趕緊搶修,以及加緊訓練。
不列顛戰役,英國有決戰的勇氣,德算敗方,造成海獅作戰無限期擱置;這是希特勒愚不可及的計劃;會發動,與戈林盤算敵人作戰能力估計錯誤有關。戈林指揮倫敦這波大轟炸(1940 09 07–1941 05 10),每天出動500架轟炸機,前後損失873架戰鬥機、1015架轟炸機、2698名飛行員。
之後的史達林格勒戰役(1942 07 17–1943 02 02),雙方都不考慮軍隊與平民的傷亡,是二戰轉折點;德軍也是敗在空軍,德軍進入史達林格勒是9月13日。德國空軍到11月初仍有制空權,當時蘇聯空軍等於不存在,但納粹進行2萬架次飛行後,原本有1600架可用的飛機剩下950架,其中原有480架轟炸機,只剩232架,雖然相對蘇聯空軍,數量上仍佔優勢,但蘇聯空軍力量卻逐漸加強。到蘇聯反攻時,蘇軍飛機實力已經超過德國第4航空隊。德國更慘的是,11月8日,第4航空隊又拆開,部份必須支援應付盟軍新的北非登陸戰場。而11月19日,蘇聯可怕的反攻開始了,這是華西列夫斯基及朱可夫之蘇軍戰略天王星行動(1942 11 19–1942 11 30),兩位天王,最厲害的是找弱的部隊先打,而軸心國附庸國都算弱,很好認。另外蘇軍支線還有火星行動(1942 11 25–12 20)。軸心國當時在史達林格勒戰役(至1943 02 02),參戰的主要德、義、羅馬尼亞、匈、克羅埃,五國,在朱可夫要打的區域,軸心國部隊是27萬,蘇方用54.7萬進攻;開戰後,德方104萬,蘇方250萬,但天王星行動投入伏河東岸與史市西北郊是114.3萬;德軍104萬,含有義軍23.5萬、羅馬尼亞20萬、匈牙利20萬、克羅埃軍只5千;這些軸心友軍,缺乏訓練,裝備不夠,並不想打硬仗,被天王星行動優先擊潰,目的是士氣。羅馬尼亞要求增援,但德軍數處都被佯攻牽制,戰場虛實無法偵查,哪有能力兼顧。羅馬尼亞軍隊防線最先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