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愴列車(41)拘謹穩重的艾森豪
龐林
一位好的將領,要下達精確的命令,須要的要領是把複雜的事務,簡化到容易看得懂,而且有辦法制定,死板的命令要求依照程序完成;這裡是指軍隊,文職不一定如此。雖說簡單,但除了能夠做得到,而且幸運讓長官發掘,自己的團隊竟然有這種將才,艾森豪全部具備,他的伯樂是馬歇爾將軍。
英雄志業須要扎實正確的人生觀基礎,最好幼兒家庭教育就開始培養,德懷特艾森豪的軍事素養,長期在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等數名將軍麾下從事參謀工作。艾森豪西點軍校和陸軍參謀學院畢業後,在菲律賓麥克阿瑟等將軍處都是擔任參謀工作;艾森豪把軍隊訓練流程、演習後勤作業都編排出程序序號,一切軍務都制度化,甚至印製死板操典。
珍珠港被突襲後,美國陸軍參謀總長喬治馬歇爾將軍,要策劃反攻太平洋。由於艾森豪有菲律賓經驗,調來華盛頓總參謀部。艾有組織天才,能簡化複雜的行政命令,使軍務更加流暢,而且不遺漏應該照會的盲點;這是指,不同事務皆有各該負責的職權單位,只要應該知道的流程及細節,在相關戰場都要照會。
以諾曼地登陸來講,前6天,運輸搶灘32萬6547人、5萬4186輛軍車和10萬4428噸物資運到岸上。沒有嚴密的流程,如何運到指定的戰爭奔馳流動單位?後勤須要知道糧食、軍需項目、送達單位、時間、隨時移動的地點,戰略運輸項目分類及程序;但不必煩心管戰爭傷亡,那是隔開的醫護、衛生兵之任務。
巴頓將軍第3集團軍為例,其機動配屬總兵力,戰爭末期高達54萬。另外布萊德雷指揮的第12集團軍,最多時有130萬。只談完成戰鬥與運補,運輸部隊前後全程需要調動15萬輛機動車輛,維持54萬戰士和陣亡補充,補給部隊運送到不同地點崗位,只一場重要戰鬥,輜重總行程可以長達600多萬公里,想看看,忙碌卻能按部就班完成任務,最須要的正是指導原則基礎,必須一條線,一個體制編號,讓過程監督者不必查問就看得懂,那是非常重要的作業。
戰鬥急攻時,一個集軍團沒有戰鬥行軍一天就要40萬加侖汽油;通常一個集軍團一天後勤部要供應約6千噸物資,而第3集團軍曾經擴編,一天消耗高達1.5萬噸各種物資;汽油占一半,空桶重量在內。(1噸約等於7桶.1桶=42加侖.美軍諾曼地登陸後.每個集團軍1天約消耗14–40萬加侖汽油)而且油料還有航空用、坦克用,不能搞錯。除此之外,還有新戰場的作戰地圖和地形分析圖,隨時幾萬張要分發;敵情情報分析,俘虜問話,友軍照會資訊,上級命令;通訊電話線運輸,架設聯絡保障;血液冷藏,傷患運送處理,陣亡將士如何處置,甚至還要管俘虜後送,護士運輸;雨季分發雨衣,三餐供應,維持戰鬥士氣;問題還有,戰士也有脾氣,有時還要關懷其私人問題。
最大的問題,敵人不會讓你能按部就班進行工作,有時一個突擊,你全部都會亂套,也許工作已經分配好,一架轟炸機就可以讓所有的分配工作都作廢,因為主官被炸彈索命了。戰爭是龐大的複雜機器,誰的準備工作做得好,他勝利的機會就高一些。
艾森豪的祖父雅科布,生於1862年,後半生是利肯谷江河教友會的牧師,滿臉鬍鬚,目光有神,用母語德語講道。生育14個小孩,老大戴維就是德懷特之父親。內戰結束後,雅科布買了160英畝農場。戴維做事認真負責,但不喜歡犁地、鋤草的農村生活。1883年戴維進入蘭恩大學,1885年9月與同學愛達絲多佛結婚,1890年10月14日,生下第三個兒子–德懷特艾森豪,就是美國第34屆總統。戴維喜歡博覽英語和德語書籍,也能閱讀希臘書籍;村民知道戴維愛讀書,有學問。艾森豪之祖父、父親都反戰,母親仇視戰爭,說戰爭會把人變成野獸。艾森豪讀西點軍校時,各種球類、游泳、體操、拳擊、摔交、擊劍、騎馬等運動都有好成績,都儘量參加。
在1915年班164名同學西點畢業,其中有59名獲得准將以上軍銜,3名獲得上將軍銜,2名獲得五星上將軍銜–艾森豪、布萊德雷。1928年6月艾森豪,陸軍大學畢業;艾森豪校階才利用時間完成飛行時數,有合格的飛行員證書。
美軍歐洲戰場大致可稱有條不紊,是無數演習後,結論報告做為下次的指導原則。1941年太平洋風起雲湧,4月,巴頓是第二裝甲師師長。6月演習,巴頓少將帶第2裝甲師參加田納西演習,坦克師用9小時走到原訂48小時的攻擊目標。6月22日,希特勒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宣戰。12月7日,日本襲擊珍珠港,太平洋戰爭開始。巴頓師擴編為第一裝甲軍軍長,卻不是開赴戰地。1942年3月,巴頓部隊被調到加州、內華達和亞利桑那三州的交界,在沙地、荒漠地帶,以地形和氣候與北非相似,加強訓練,戰士必須習慣每天用水只有一個繫身水壺,每天都規定要在10分鐘之內跑完最少1英里,加上兩小時急行軍。巴頓當時就用無線電從空中指揮部隊行進;進行坦克集群作戰試驗。
8月9日,巴頓前往倫敦向火炬行動的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報到,北非的行動,計劃分三路在法屬北非登陸,巴頓負責西線。巴頓出發前去西點軍校和兒子敘別,並要求檢查兒子的成績單,命令兒子多寫信給媽媽碧翠絲。10月20日,羅斯福總統對巴頓說:我們的政策就是要打敗軸心國,讓納粹從這個地球消滅,維護法國對北非殖民地的統治。巴頓向總統報告:閣下,我想對您說,我決心為國家戰鬥,不是成功就是陣亡!29艘運輸艦、貨船和油船載運巴頓的2.4萬名戰士,共有102艘軍艦護航下,10月24日,從維吉尼亞出發,橫跨有德國潛艇隨時會射擊魚雷的大西洋,11月8日,登陸摩洛哥,戰鬥74小時,駐摩洛哥的德軍投降。
1943年1月,卡薩布蘭卡會議,史達林因史達林格勒戰役進入最後關鍵,無法參加;英美決定,北非戰役結束後,即進攻西西里;會議決定,由艾森豪將軍擔任盟軍總司令。美國第二軍被隆美爾擊敗。布萊德雷是第2軍副軍長,實際兼監軍,調查為何到北非的第2軍戰事不利;布提出報告,軍長弗雷登德爾不稱職,3月5日,美駐摩洛哥總督巴頓先接第2軍軍長。旋突尼斯戰役立功晉升為三星,4月14日,艾森豪命令布萊德雷出任第2軍軍長,巴頓回到摩洛哥繼續負責制訂進攻西西里島計畫,之後擔任第7集團司令。時戰略是要義大利退出戰爭。簡單的道理,地中海運輸線要確保安全,而且先打軸心國弱的,還曾與貝當政權法軍戰鬥,肢解副線敵人聲勢。在代號「哈士奇行動」的西西里登陸,巴頓帶領第7軍團9萬名官兵登陸。西西里戰役失利導致墨索里尼辭職(07 25被國王逮捕.09 12希特勒派兵救出. 在義大利北部建立共和國),並逼迫義大利最終退出戰爭,盟軍與軸心國起伏由此轉變。巴頓因為打士兵耳光,艾森豪即免除其第7集團司令職務,並且寫信給巴頓,命令要向士兵道歉。(下篇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