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愴列車(45)毛蔣蘇糾葛與翻騰

龐林

皖南事變,是國共合作關係主要的轉變點。當時是毛澤東主張與國黨全面破裂,但劉少奇等有些同志持不贊成的看法。1941年1月14日,毛致電彭德懷等:中共中央決定在政治軍事上準備作全面大反攻,救援新四軍,粉碎反共高潮。毛澤東堅持:要有決心打到四川去。毛當時詢問彭德懷,三個月內華北能抽出多少兵力?

毛主決裂史達林拒

41年1月15日,毛致電周恩來、葉劍英:「蔣介石一切仁義道德都是鬼話,千萬不要相信。中央決定發動政治全面反攻,軍事上準備一切必要力量粉碎其進攻。只有猛烈堅決的全面反攻,方能打退蔣介石的挑釁與進攻,必須不怕決裂,猛烈反擊之,我們再《佳電》的溫和態度必須立即終結。」15日,劉少奇也致電中央,認為:實行全面軍事反攻,對我不利,且有極大危險,但是某些個別的軍事反攻是可實行的,應該在全國全世界實行大的政治反攻。

1月20日、2月5日,季米特洛夫兩次電,要求中共不可主動破裂國共關係。2月9日,朱可夫帶來明確的意見:史達林不願意聽到國共兩軍衝突事、要團結抗戰、中共要繼續抗戰,起模範作用。

蘇聯是1941年4月13日,與日簽訂《蘇日中立條約》停止援華,而6月22日,德就開始攻蘇,蘇聯馬上遇到自救都不夠,哪能奢侈援華!23日,美國參議員杜魯門上議院國會說:「假如德比蘇強,我們應該幫助蘇。如果蘇即將取勝,我們就去幫助德。我們應該讓他們儘量自相殘殺,儘管我一直不願看到希特勒在任何情況下取得勝利。」(載於1941年6月24日《紐約時報》,後來杜作澄清,解釋是報社斷章取義。)

1942年2月20–27日,在德軍佔領的姆岑斯克市舉行蘇德兩國會晤,主題是簽訂和約(類似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約)。提綱第三條寫道:在部隊轉移後,蘇聯部隊必須在1943年年底前準備同德開始針對英美兩國的聯合軍事行動。史達林原有意簽約,後美國知道,加緊援蘇,和約流產。

蘇聯能打衛國戰爭,實際全靠美英。《赫魯雪夫回憶錄》寫著:沒有美國龐大軍備援助,蘇軍無法組織任何一次大會戰。只吉普車、大卡車,美國就送過來140多萬輛;輪胎是378.6萬個。到戰爭結束,計算到9月,美國向蘇聯提供的物資,各型飛機有1.5萬架、坦克8千輛、摩托車3.5萬輛、拖拉機8千多輛、火車頭1981輛、火車廂11155節、貨船90艘、護衛反潛船105艘、輪船發動機7784台、機槍13萬1633挺、火炮萬門、炸藥34萬5735噸。

蘇聯只須全力徵召,二戰蘇聯共動員2760萬人參軍,其中有100萬婦女;蘇軍傷亡總數為2959.3萬,含陣亡681.7萬、被俘或失蹤445.6萬、傷病1832萬(有一人多次情形);蘇聯男人去戰鬥,多數後勤生產美英加負責,包括協助建築物1091億美元、運來食物補給447.8萬噸、機械設備107896.5萬美元、金屬80.2萬噸、皮革製品49869噸、軍靴1541.7萬雙、化學品84.2萬噸、棉花10689.3萬噸、油料2670萬噸。其他還有許多,只要明細表列出來,除非涉及智慧產權,例如轟炸機B-29,有民間契約問題,否則美國全力配合。

蔣曾玩空城計失敗

邵力子在國共合作及國共鬥爭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會看兩面做事的人,處理兩方關係,都報備留一手,絕不是像陳立夫、何應欽、陳誠、杜聿明效忠只押一邊。在圍剿時,1933年3月,蔣先派胡宗南部進入甘肅,當時是為鉗制勢力遠達甘肅的陝西省政府主席–楊虎城。6月3日,蔣沒有預先照會就宣佈解除楊虎城的陝西省政府主席職務,派邵力子接。楊虎城讓蔣頭痛的是,擅自與中共分劃地盤,楚河漢界避免衝突消耗,而蔣此刻企圖勦共,實際是藉追勦,進入湘粵桂滇黔川,當時也知道,凡事不可再次做太絕,至少眼前第一侵犯中國大片領土的是日本,總有一天,中日戰爭會爆發,因此蔣把路擺出來,我讓共產黨能接受的邵力子擔任陜西省主席。

本來西安軍變是可以避開的,至少已經有風聲,但蔣以為發佈強大兵力已經正在整編動員,也就是蔣委員長已派蔣鼎文為西北剿匪軍前敵總司令、衛立煌為晉陝綏寧四省邊區總指揮;蔣企圖用手諭,故意放出空氣,由媒體發佈,用大軍嚇住,屬於先放空氣嚇唬,讓張楊心虛自動流產,想輕舉妄動的造反派會自己停止。這一招,與1948年10月下旬,毛澤東用發布新聞指揮輿論,唱一齣「空城計」似乎相同,毛澤東技巧運用都是自己掌握,粉碎了國軍傅作義部的突襲石家莊的軍事行動。在西安當時應該有用,偏偏邵力子涉嫌先秘密照會張楊;故意不讓11日報紙披露,讓軍變順利進行!這應該是重點,但很少史學家注意到。

蔣在華清池親筆寫密囑信交邵力子《大公報》發表剝奪張楊兵權,剿共由蔣鼎文接掌。信文:力子主席兄勳鑒:可密囑駐陝《大公報》記者發表以下消息:【蔣鼎文、衛立煌先後皆到西安。聞蔣委員長已派蔣鼎文為西北剿匪前敵總司令,衛立煌為晉陝綏寧四省邊區總指揮。陳誠亦來陝謁蔣,聞將以軍政部次長名義指揮綏東中央軍各部隊。但此消息不必交中央社及其他記者西安各報亦不必發表為要。中正。十二月九日。(11日才交出)】邵力子是否即時向《大公報》記者傳達蔣密囑,是重點。12日《大公報》在要聞版刊出駐西安記者專電,標題:[陳誠指揮綏東軍事蔣鼎文負責剿共任西北剿匪軍前敵總司令衛立煌為晉陝甘綏邊區總指揮];電文:〖西安十日下午八時專電〗:「蔣委員長派蔣鼎文為西北前敵總司令,衛立煌為晉陝甘綏邊區總指揮。陳誠日內赴太原,將以軍政部次長名義,指揮綏東國軍各部隊。」張楊或許9日深夜即取得《大公報》即將發表新聞,瞭解到蔣即將剝奪兵權,即密商,決定12日晨兵諫。這裡談的重點,是邵還是張楊讓新聞12日才見報?還未查明。

問題重點還有,如果是在邵辦公室找到的,與在蔣臥室桌子上發現,也有所不同。1.12日行動是清晨5時開始,報紙還未派出,與已經派出,基層行動責任輕重不同。2.若邵誘導是在蔣臥室桌子上發現,這是企圖如果蔣已不幸離世,辯解自己未收到的辯詞;若是如此,邵是軍變同夥,這就更複雜了,也許邵已認定蔣會殉職?由於《大公報》12日登出「密囑信」未看見原稿內容,因此仍難判斷邵是否在軍變有叛蔣證據。當蔣倉皇跑到南山時,密囑信是留在蔣臥室桌上,還是在邵辦公室找到?蔣洩訊目的應是高明的,有使軍變者心虛煞車用意,或許只是陰錯陽差,邵力子未及時讓報紙11日登出,也許是責任區別關鍵,仍待釐清疑點。總之。邵力子可能是西安事變關鍵。

蔣投蘇共不成才反

近代史,是非各說各話,都是立場問題。天下哪有什麼事是絕對正確;通常敘事歷史,詮釋人物往往簡化,只重視對立的分析,而善惡是非都有先頭看法,民國史,汪精衛被先定位,是附日成立偽政權;孫文被捧是因為關係國民黨的價值;而蔣介石被批評是因為威權、專制;毛澤東則是正反兩面人物。不管你喜歡誰?建議用國家需要的政策,評估歷史人物價值;筆者以為,蔣介石奮鬥的貢獻、政績都是國家需要的。但清共之前?梟雄罷了,與陳獨秀、毛澤東差不多。

國共時代,看兩面也不能解釋是耍弄心術,畢竟誰對兩方都階段有幻想,總以為被列強欺侮,要顛覆,毛澤東認為先依實力派蘇聯–第三國際顛覆西方。共產國際是世界革命的大本營,蔣介石早期也曾經以為,第三國際世界革命充滿前途。因此,當邵力子要前往蘇聯訪問時,蔣介石托卲告訴史達林:【希望第三國際直接領導中國國民黨,不要通過中國共產黨。】邵力子拜訪克里姆林宮時,邵不敢冒犯,修飾文句,對史達林,改為:「希望第三國際加強對國民黨的領導。」史達林沒有肯定答覆。不過,在1926年2月至3月召開的共產國際執委會第六次會議上,史達林把中國國民黨接納為同情黨,蔣介石當選為共產國際主席團名譽委員。嚴格要講,蔣比毛先企圖建立第三國際雙方軍事合作關係。在國民黨二全大會選舉,中央執行委員,共252張選票中,其中汪精衛、譚延闓、胡漢民、蔣中正均得248票最高票;當次毛澤東得173票當選為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在北伐一路捷報時,蔣介石說:「除了共產黨之外,其他團體肯沒有誰與本黨真正合作革命事業。」「國民黨同志,對於共產黨,尤其不可反對,因為我們要曉得,反共產這口號,是帝國主義用來中傷我們的。如果我們跟著喊反共產口號,這是中了帝國主義的毒計。…我今天可以說:帝國主義不倒,中國必亡;中國不亡,帝國主義必倒。這正是今日帝國主義與反帝國主義一場大激戰。」

胡漢民因為涉嫌謀刺廖仲愷案,在1925年9月以考察名義離粵赴蘇。在蘇聯,胡漢民在共產國際執委第六次擴大全會,發表賀詞:「國民黨的口號是:為了人民群眾!這就是說,政權應由工農來掌握。我們這些口號是與共產國際的政策相一致的。」蔣介石也曾讚佩過俄共:「俄國共產黨重紀律,組織嚴密,他的黨員服從黨的命令,遵守黨紀律,絲毫不能自由的。他們為甚麼甘願犧牲個人自由呢?因為他們明白主義,都有決心犧牲各個人的自由,來救全人類的自由,所以他們成功就那麼快。…我們要黨成功,主義實現,一定要仿效俄國共產黨的辦法,才能使大家知道做黨員的責任、本份。…我們要實行三民主義,非仿效他們不可。」

蘇援轉美什麼回事

美副國務卿威爾斯40年7月19日,向記者聲稱,美國準備廢除在華特權,此政策不會變,等適當時間宣佈;此時國務卿是後來挺蔣的赫爾。蔣介石在40年7月28日,接見愛國僑領,當時傾反共的陳嘉庚,曾說:如欲抗戰勝利,須先消滅共黨。當時國際上,看納粹已經在6月22日逼降法國,認為會在西歐底定後轉東攻蘇。8月14日,共軍徐向前攻佔山東省政府所在地魯村。中共百團主要戰事,破壞河北、山西境內鐵路,時間是8月20日至12月5日。

8月25日,美國宣佈對日本禁運汽油、廢鐵。29日,中共建議重慶遷都蘭州。9月6日,宋子文自美電報報告蔣委員長,蘇拒絕美國軍火由海參崴轉運來華。25日,中美訂立鎢砂借款2500萬美元。日軍進犯山西榆遼公路,劉伯承師擊退。10月10日,新四軍奪占江蘇東台。10月某日,毛澤東對王明說:「反正我們不能戰勝日本人,那為什麼要和他們打仗呢?最好聯日、聯汪打蔣介石。你看蔣介石在西南西北還剩下那麼多的地盤,如打敗蔣我們就能在西北得到一塊地盤,那就算獲得暴利了!我知道,你會說我執行親日民族叛賣路線。我不怕,我不怕當民族叛徒!」摘自王明《中共50年》186頁。

10月19日,蔣派戴傳賢訪問印度;洽中印空運試航。20日,胡適電蔣,強調「苦撐待變」主張,說明國際形勢已經逐漸有利中國。30日,日本向蘇提議訂立互不侵犯條約;此時日本重視取中南半島,尤其越南。11月6日,羅斯福,當選第三任任期總統。12月1日,美總統羅斯福宣佈,信貸一億美元支持中國抗日(日已進占越南.菲律賓有壓力)。10日,英宣佈予中國「平衡基金借款」及「信用借款」各五百萬英鎊,目的在穩定中國通貨膨脹。18日,蔣委員長電駐俄大使邵力子,拒以美國借款購買俄械;當時美國宣稱,要做民主國家之兵工廠。29日,羅斯福演說抨擊德義日軸心國同盟,聲稱美為民主國家之兵工廠,將軍援中國抗日。31日,王克敏與周佛海奉日之命,派員到重慶求和,被拒。1941年1月2日,日本大本營陸軍部公報,中日開戰後,華軍傷亡350萬名,日軍傷亡10萬1899名。4日,重慶公報,中日開戰後,日軍傷亡179萬4402人(數字應含偽軍.或許膨脹)。16日,新任蘇總顧問朱可夫謁蔣委員長,詢新四軍事件,國軍有否用蘇聯軍援武器擊殺共軍?這會影響到蘇援規模。25日,蔣接見俄使潘友新,說明新四軍事件完全為整頓軍紀,無其他問題。27日,美駐日大使格魯電國務院,美日如起糾紛,日會進攻珍珠港。2月1日,美駐日使格魯電國務院,和平很黯淡。8日,美眾院通過軍火租借法案。10日,蔣接見美總統特使居里,說明抗戰目的,一.抗日,求最後勝利;二.阻止中國成為共產國家。臺灣革命同盟在重慶成立。3月8日,美參院通過軍火租借法。10日,羅斯福演說,美已以軍火援助反軸心國家,中國亦可獲得。4月13日,日蘇五年中立條約成立於莫斯科。15日,羅斯福與中國大使胡適及宋子文討論租借物資運華問題。羅斯福批准美空軍後備官兵來華服務。17日,羅斯福批准第一批4500萬美元援華器材。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