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大師的故事 ( 中 )

五祖傳法 考驗門徒

五祖弘忍大師說法度眾數十年,他希望後繼有人,代代相傳,於是有一天召集他門下的所有徒眾,發表了他的言論說:「世間上的人,生死是一件大事,你們整天只求福田,但又不懂得脫離生死苦海之道理。如果迷失了自性,有什麼福德可以挽救呢?」

五祖接著說:「你們去看看各人自己的智慧,從自己本身的智慧,作一首偈語,送來給我看,如果誰能深明法要,契悟佛理,我將把心法及衣鉢傳授給他,並繼承我的法座為禪宗第六代」。

五祖接著說:「你們要儘快將自己的悟境快點呈上來,大家要記得,千萬不要動腦筋去想,如果只用想的方法做出來的偈語,一定不是悟道的境界。凡是見到自性的人,順手拈來皆是妙法,都可以見到自性,即是輪刀上陣,亦可以見到自性。

五祖門下有七百多位弟子,他們聽到師父吩咐以後,各自回到自己的寮房,並互相謙讓地說:「我們這些淺學的人,無須要絞盡腦汁去用心作偈,即使作了出來,憑我們的悟境,亦未必會契合大和尚的要求。神秀大師既是我們的教授師,又是大和尚的大徒弟;何況他更通經達論,他作出的偈子,一定能深得五祖的印可,五祖的繼承人非他莫屬了。」

大家聽到這些話之後,都覺得甚有道理,並且異口同聲說:「我等將來依止神秀師兄就可以了,何須要煩作偈語呢?」因此,便無人敢呈偈子去爭奪祖位。

這時神秀聽到眾位師弟推薦他作偈給五祖,自己亦在思惟:「大家都不肯作偈語,只是因為我是他們的教授師,如果我亦不作偈,大和尚怎麼能知道我心中對佛法悟境的深淺呢?」

但神秀又遲疑地想:「我呈偈語目的要很明確,如果我是以偈語來求法,那便是善舉;如果是為了爭奪六祖的祖位,那便是罪惡」。

他一直在考慮怎麼樣做才不會被人誤解,最後終於做出了一個巧妙的決定,就是將他作好的偈語,在半夜三更裡,偷偷的寫在五祖堂前的廂房牆壁上。他想:「如果五祖看見,覺得此偈能契佛道,便出來禮拜感謝師父對他的認可;但如果此偈語不能入道,自己亦應懺悔一番」。

神秀的偈語是這樣寫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他寫完偈語,便回到自己的寮房,沒有任何人知道此偈是他寫的。

神秀又在想:「五祖弘忍大師如果明天見到我書寫的偈語,若是歡喜讚歎的話,這便說明了我與法有緣;但如果不合五祖的心意,這亦是說明我的修行境界還處於迷惘的階段,亦可能是因多生的業障,障礙了我的佛性」。

五祖弘忍大師早已經知道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第二天大清早,五祖弘忍大師發現了有人書寫偈語在牆上,便告知徒眾要持誦此偈,並說:「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並令他的弟子們要:「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大家都很歡喜地傳誦此偈。

五祖弘忍大師在當天的半夜裡,把神秀叫到方丈室裡,問他說:「偈語是你作的嗎?」

神秀回答說:「是我作的,弟子是想讓師父看我有多少智慧,並不是為了要爭奪做六祖的祖位,敬請大和尚慈悲指正」。

五祖便說:「你作的偈語還是未見本性,只能算是到了我的門外,倘未入門內;像你這樣的見解,想要尋覓無上菩提(見性成佛),是永遠難以得到的」。

五祖十分慈悲地再繼續開導神秀說:「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認識自己的本心,見到自己的本性;既沒有生,亦沒有滅;在任何時候都能夠自見一切萬法萬物,是出自無心的。那才是一真一切真的萬境自如如的道理了」。

五祖還告訴神秀說:「你再去想一想,等你明白我的心意以後,再作一偈語給我。如果你作的偈語契入我東山法門,便付汝衣法」。

神秀禮謝了五祖以後,回自己的寮房,想重新作一偈語以表達新的意境。但日復一日,數天以後,還是作不出比先前偈語更高的境界。

惠能呈偈 出人意料

再過兩天,有一童子口中朗誦神秀的偈語,經過碓坊,惠能好奇地請問童子在誦什麼偈語,童子答說:「你這個獦獠到現在還不知道最近寺院有什麼大事,因為五祖大師曾說,世人生死事大,想傳授他的衣鉢和心法,因此令門人作偈,如果契悟師意,即付衣法,並授為禪宗第六祖。神秀教授在南廊壁上寫無相偈,五祖大師令人傳誦」。

惠能知道五祖大師正在審察各人修行悟境的時候,便說:「我亦要誦此偈語,以結來生緣」。

惠能甚為客氣的對這位童子說:「上人,我在碓坊踏碓已經超過八個月了,未曾到過南廊 ( 五祖堂前 ) ,請上人引到那裡去禮拜神秀的偈語」。惠能看到偈語便五體投地禮拜,並說:「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我讀偈」。

這時候正好有一位江州人氏做著別駕官兒的張日用,便高聲讀誦偈語。惠能聽了便說:「我亦有一偈,請你為我寫上吧!」

張日用以懷疑的眼光看著惠能說:「你字還不識,能作偈語,這是奇聞!」

惠能很認真地說:「想學無上菩提,不可輕視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如果輕視人,即有很多罪過」。

張日用只好說:「好吧!你說,我寫;如果你得了法,不要忘記來度我。」

惠能不加思索地誦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偈一出,見者無不驚喜,沒有想到一位在寺院做苦工的獦獠,竟能悟出如此高深的佛理,大家都說:「人不可以貌取人啊!」

…… ( 下期待續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