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舒服嗎?
作者:張珮珊
以前,每次出國旅行都讓我舒展身心,都會感覺全身放鬆。這幾年情況有變。我在放假也会感到身體疼痛,肌肉拉緊。
是甚麼理由?放假不就没有工作嗎?放假不就沒有壓力嗎?
這個頑疾,放假也是幫助不大。
這次旅行更為糟糕。整個假期也覺得肌肉酸疼,在最後幾天更是痛得要命。
旅行回來趕緊約按摩師。他說:"你的情況甚為嚴重。肌肉長期勞損,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當然,我的"緊張狀態"是上鋼琴課的副産品。上課時,我會處於作戰狀態,想著樂曲的處理和要求,學生的坐姿和手型,講解樂曲的方法,學生的吸收和反應等等。
學生彈了一段樂曲,我會問:"彈得舒服嗎?""感覺怎麼樣?"學生彈得舒服,我才感覺舒服。學生彈得磞硬,我的肌肉就拉得很緊。
因此,我的肩膀和後頸都會感覺酸痛,經過一段時間,會覺得疼痛難耐。學生彈得輕鬆,我會很精神,一節課會很快的溜走。
我要求學生注意旋律, 我會在旁唱出旋律。 學生彈奏流暢, 我會感覺舒服。
甚麼是感覺?是一個抽象名詞?一個天賦本錢? 還是後天培養?
"感覺"就是學生的領會,也反映到他們的理解程度。"音樂感覺"並不是音樂天才的專利品,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掌握到的, 可以是後天的訓練。
“我的孩子是否擁有音樂天份?” “我的孩子是否是這塊(音樂)材料? 是否值得培育?”
這些都是很多家長常問的。甚麼學生才可以培養出“音樂感覺”?
得到正確和適當的教導, 音樂感覺’就可以訓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