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半世紀後在加拿大重逢
多倫多東區芬奇大道的一家披薩店晚上燈火通明,生意興隆,在一張大方桌邊坐著一位西方耄耋老人,他淚眼婆娑地看著他的中年兒子跟一位年近古稀的中國女士熱烈擁抱,口中喃喃低語:“恩人啊,恩人!”
這個故事要追溯到五十多年前的某一天。
上世紀六十年代,風華正茂的王娜被派到阿爾巴尼亞去當翻譯和做進出口貿易。當時阿爾巴尼亞是“歐洲的一盞明燈”,中阿兩國是同志加兄弟的友好關係。有一天,王娜聽說小舒拉,一位阿爾巴尼亞同事的剛出生沒幾天的兒子,竟然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她想到自己病歷卡上也有“先天性心臟病?”的記載,給她帶來了不少憂慮和煩惱,同情和同病相憐之心不禁油然而起。這個初生嬰兒在幾個醫院檢查後,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生命危在旦夕,他的媽媽眼睛都哭腫了。熱心的王娜駕車一個多小時,趕到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找到中國在當地的醫療隊,說明來意後,心臟專家牟大夫二話不說,上了王娜的汽車,親自到嬰兒所在的醫院,送醫上門!
牟大夫運用當時很先進的體外循環手術為嬰兒作了心臟治療,效果非常好,小舒拉不僅活了下來,並茁壯成長為一個帥小夥。他和姐姐看到王娜就親熱地叫她“阿姨”,父母對她也心存感激,把她視作兒子的救命恩人。他們的友誼持續了幾十年。
輾轉半個世紀過去了,王娜移民加拿大後,跟阿爾巴尼亞朋友們的聯繫漸漸中斷了,但對他們的懷念始終埋藏在心。也許是機緣巧合,抑或是上天的眷顧,王娜聽兒子說他的披薩店有位員工來自阿爾巴尼亞。兒子幫她約了這位員工,兩人聊了一個多小時,他竟然認識她在阿爾巴尼亞的朋友舒拉一家!他提供了不少珍貴的信息:他們已移民意大利,舒拉的姐姐就在多倫多教書,最近去意大利探望父親和小弟了!再過兩週回多倫多。他答應幫王娜聯繫這家人。數日後,王娜終於在電話裡跟舒拉姐弟通了話,他們說真想擁抱一下救命恩人吶!
半個多月後,王娜跟舒拉的姐姐見了面,相隔那麼多年後,她們倆又緊緊擁抱在一起!她告訴王娜,今年五月,她的父親和舒拉將從意大利特地飛到多倫多來看她呢!那個初生嬰兒現在已過“五十知天命”之年啦!
今年五月底,春意盎然的多倫多迎來了舒拉一家:年逾八十的老父親,舒拉和他的妻子、女兒。他們如約從意大利飛了七個多小時來到多倫多,特地來拜訪當年的救命恩人,兩家人歡聚一堂,一面吃披薩、炸雞,一面暢談別後之情。舒拉的母親在天堂欣慰地微笑呢。
滄海桑田五十載,友誼之花更嬌艷!
文/白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