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老人家
在數年前,列治文有一位為人敬重的綱琴老師,她活到一百歲也在教學,也設立了教學基金來培育有潛質的鋼琴學生。
我可以活到一百歲嗎?我可以教學到多少歲呢?
我常常和學生笑說:“我們(鋼琴) 考官都是老人家,請你們考試演奏的時候不要像衝鋒隊員一樣,快得要把我們嚇死。我們隨時都會心臟病發而死掉” 。
鋼琴演奏注重節拍的控制,特別是彈奏巴羅克和古典時期的音樂,演奏者必須掌握到平穩的節奏和均衡的拍子,而表現出“清脆俐落”的音樂(neat and tidy) 。
小朋友的通病就是喜歡快:彈奏的快、 練習的快、 看譜也要快。要他們小心將樂譜上的指示看清楚,他們會覺得太麻煩。要他們耐心規矩地練習,他們會覺得疲累。要他們放慢速度來彈奏,他們會覺得煩悶。
他們都是喜歡“彈綱琴” (play piano),祗是不喜歡耐心去“練鋼琴”(practise piano)。他們會很聽話地練習,祗是喜歡將樂曲彈奏很快,把所有的音符展示出來。
我時常跟學生解釋學習音樂和彈奏鋼琴的“真義”,我會跟他們說:“你是在彈音樂,不是在彈音符呢! ”(play music,not play notes) 。
有些學生喜歡將樂譜上的音符排山何倒海式地擁現出來,沒有想過它的句式,高低抑揚,音量的控制。樂句的意思,更遑論是音樂的韻味。
他們就像不用呼吸一樣,將一整段的音樂一口氣地彈奏,就是功德圓滿地把作業完成。當學生考鋼琴的時候,我是很怕考生進來就是每一首樂曲以最快的速度地完成,差不多每一首都是愈彈愈快,愈快愈使勁地彈。一節考試過後,我總會感覺非常頭疼。
巴羅克和古典音樂都是一些“古老音樂”,我希望學生能夠簡單,整潔地處理,用心去彈奏,控制樂句和音色。
學生就是喜歡挑戰自己,將本來是簡單的彈奏方法複雜化。我提倡“ 鋼琴簡易法”,要看譜變得容易,練琴變得輕鬆,把樂句的意思簡約有力地表達出來,彈奏出清脆和吸引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