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靈魂
張珮珊
上課的時候,我會手舞足蹈,我會大唱大叫。
在旁的家長,或許會用欣賞的眼光來看我跳舞,用認同眼神來支持我的“大動作”。
為甚麼做大動作?為甚麼為學生伴舞呢?
一般來說,學生在彈奏的時候都是內斂的,不容易將情感表達。他們會認真地將樂譜上的音符“彈奏出來”,而不是將樂譜上的意思“演繹出來”。
在這個情況下,我會擔起一個推動的作用,讓學生將他們的內心世界表達出來。
我就是榨橘汁,將學生的“音樂細胞”慢慢地搾取出來。當學生彈出多一些感情,好一點的音色,搖動身體更加明顯,我就會說:“很好! 可以再多一點嗎?”
說真的,我上課時會消耗很多精力和腦細胞,身體會隨著節奏搖動。會跟著音樂指揮,唱出旋律的高低,會不斷思考著音樂細節。
讀者會有疑惑,作為鋼琴老師,真的需要那麼賣力嗎?
我這樣在旁邊吵嚷,會不會對學生有些阻礙,讓他們分心?
說是神奇,我在旁邊推波助瀾,學生可以容易的將高低音調表現出來。
我在旁邊手舞足蹈,學生可以放鬆身體去感覺樂曲的神韻。
我在旁邊製造氣氛,學生可以感染樂曲的意思,盡情投入,演繹出音樂。
在家練琴怎麼辦?沒有老師在旁又如何練習? 在鋼琴上,是否需要放上我的大相片,好讓學生有所警覺?
學生練琴的時候,可以多看,多聽,多想,多反覆練習,多作小段思考,練習時間就是有效的。
在考試比賽中,或者是音樂會,他們就要想像到我的“大動作”,如何唱,如何跳,如何搖,如何擺。但願我的靈魂與他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