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气球撞了一下腰 ( 下 )– 我在北美经商的一次惨痛经历

行动第四步:奔赴现场开始实战

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我开始每天看天气预报网站,希望活动当天可以有个不错的天气。

结果持续了整整一周的好天气,到了周五的早晨,天色阴沉得好像能拧出水来,期望到来的火辣艳阳被阵阵冷风取代。

搭帐篷、摆桌子、挂上我自己做的宣传海报,在帐篷的四周挂上花花绿绿的彩色亮片,哼着小曲,我还是对即将来临的周六周日充满信心的。

因为空间有限,没能带上足够的桌子,我就把各式各样的气球皮分别挂、摆在帐篷的四周,希望吸引过往的游客;同时也充满了一些气球,挂在帐篷四周。可是从周五的中午 11 点,一直到晚上 7 点,总共只有 3 个人询问过气球的价格, 1 个人买了一个气球。到了傍晚的时候,开始淅淅沥沥下起小雨,很快草地上泥泞一片,因为人手不足,也因为自己大意觉得气球反正是塑胶做的应该不怕淋雨,我摆出的几百个气球都被雨水淋得湿透。当时安慰自己,没关系,周五而已,还有两天时间呢,明天,明天一定会有人来买我的气球的。

周六早晨大雨瓢泼,因为惦记着我的气球生意,一大早就飞车高速到小镇活动现场。雨水已经把帐篷檐压得很沉,用手轻轻一碰雨水如注倾泻而下;在雨里搬运货物没多久,整个鞋子就完全湿透了;等到放置好氢气罐子摆好货物的时候,身上的连帽衫和牛仔裤都被雨水淋得通透。雨水不仅淋湿的是我的衣服,更浇灭了我的心情。前一天被水打湿的气球皮,互相粘在一起,用手轻轻分开的时候,气球上面的图案和颜色就全都模糊了。我把气球皮摊在塑料袋上,用一整盒纸巾一张一张去吸干上面的水珠,可以收效不大。看着几百个气球就这样变得面目全非,我一边做着徒劳的努力,一边不争气地哭起来。

记得从前有个朋友说他最喜欢雨天的浪漫和风情。可是在这个连天大雨的星期六早上,我却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绝望和难过。

和雨水一样让我招架不及的还有另外一个利刃。当天活动现场的场上,有三家企业同时免费赠送气球!我找到活动的主办方管理处,可是对方以不知情为借口推脱。我又跑到那几家免费送气球的企业场地,对方也只能说一句: “I’m sorry, I have to do my job.” 就这样转来转去,三番五次,终于有一个企业看我实在可怜兮兮,跟我说他们 4 点半离开,并会把气球放在帐篷里,不会主动递到游客手里。

有人会问,你卖的气球和人家送的大不相同,你怕什么?可是,根据购买气球的家长心里,只要孩子手里有了一个气球,就很难说服他们去买另外一个气球;即使另外一个有多漂亮造型有多别致。

于是,一直等到下午 4 点半之后,我才真正开始我的气球生意。因为大部分的气球都被雨水侵蚀得面目全非,扔进垃圾箱一大半,剩下的也只能近于成本的价格出售。我戴上自己做的羽毛帽子、脖子上挂着很多招揽注意力的亮闪闪珠链,口里吹着哨子,腰上绑着一条绳子上面系着吹满氢气的气球;就这样,一路吹一边吆喝着,卖力推销我可怜的气球。

很快天色黑了,由于我所处的摊位附近并没有探照灯,如果想继续卖气球,只能跟管理处商量绕场边走边卖。好不容易争取到管理处的同意,已经是晚上 8 点了;于是,我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泥泞的公园草地上沿途开始兜售我的气球;夜晚的温度只有 13 度,而我穿着湿透的单层连帽衫和湿透的鞋子,还得强装笑脸大声吹哨子吸引注意力。期间还被两个喝醉的老头戏弄,差一点吐了一身。看着身边成群吃着烤排骨喝着啤酒的三三两两游客,那一瞬间,有种卖火柴小女孩上身的恍惚感。

从早上 9 点到深夜 12 点,公园的狂欢结束。我拖着疲累的身体把货品搬上车,到家的时候脚已经被泥水泡得惨白肿胀了;因为怕上厕所会丢东西不敢吃东西或者喝水,又吹了一天的哨子,嘴唇也干裂得出了好几道小口子。

盘点的结果,损坏以及低价出售的货品加上租借的氢气、场租、摆 SHOW 一定要缴纳的税金、保险费、场租费包括警局开设的无犯罪记录;仅仅光缴纳的费用就将近 1000 块钱。货品和氢气加一起也近 1000 块。这一次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至少 1500 块。

根据我这次的惨痛教训,结合身边朋友的类似经历,夕子总结出在北美做生意失败的几个问题点,和大家分享,也希望我们能够吸取教训,毕竟这片商海还是机会大于失败的。

1. 没有进行事先详细周密的市场调查 . 移民道听途说某某行业好赚钱 , 就贸然投资进去 . 2. 生意上贪大求洋 , 野心很大 , 排场不小 , 往往超过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

3. 没有从自己最熟悉、最特长的业务起步 . 往往听说什么赚钱 , 就开什么店 , 作什么业务 . 在业务深入到一定程度 , 才发现自己的经验、知识、能力和人际关系都与业务不吻合 , 失去竞争的能力 .

4. 打低价格战 . 华人讨价还价成为习惯 , 华人圈子内不合理价格竞争一直存在 , 其结果要么偷工减料保证利润 , 要么保证质量而仅微利甚至亏损 . 如以薄利多销为策略经营 , 则会有经营低档货的印象 .

5. 缺乏依法经营和自律观念 . 在中国国内一些人经营是靠钻政府法律空子、或者走政策边缘而发财的 , 如把这种思维定势带到北美 , 则会出现许多法律的不良后果 . 一些企业以侥幸心理雇佣没有工作许可的学生黑工、不执行最低工资线、不买必要的保险、没有必要的消防措施等 , 一出问题 , 则损失大得难以承受 .

6. 不能立足于长远 , 老是想赚快钱 , 寻找短平快项目。不少人一登陆 , 还没有把当地市场情况摸清楚 , 就贸然投进去 , 做到一定时候才发现问题 , 但抽身不及。

7. 注重硬件的投入 , 在软件上却舍不得投资。许多华人服务场所设备、装修都不错 , 但感觉服务质量、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不高 .

8. 财务上没有遵循审慎原则 , 大多比较冒险 , 因为对业务前景过于乐观 , 没有预留足够的准备资金 . 在生意不顺利时 , 财务上往往面临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 .

9. 商业经营万事不求人 , 自成一体 . 由于不能获得会计师、律师、商业顾问的专业经验 , 企业只能在低水平层次上经营 , 不能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合法避税 , 有时还有意无意触犯法律 , 留下法律上的后遗症 .

10. 企业的经营理念不清、不执着 . 有人可能认为 1-2 个人的小企业、小餐馆不需要经营理念、哲学 , 认为那些东西太高了 , 谈企业文化是大企业的事情 . 紧跟着市场流行变化走才比较实惠 . 有时过度的经营变化让人无所适从 . 从商业生态的角度 , 各种各样的企业都有生存的必要 , 所以相对有经营特点和特色 , 反而容易获得顾客的认同 .

11. 没有考虑多元文化的背景 . 加拿大整体市场是由一个个族裔的区隔市场组成的 , 如何获得尽可能多的族裔市场、适合更多民族的需求、各种族裔员工的雇佣和管理都是要面对的课题 , 这比中国国内的经营环境更为复杂 , 因为要避免文化的振荡 , 许多人把自己局限在华人的圈子内 , 业务的范围就非常狭窄 .

12. 创办人缺少经营企业的经验 . 许多移民在中国国内的政府、研究机构、大专院校或者大中型企业工作 , 本身没有在国内兴办民营企业的经历 . 即使在国内办成功企业 , 还与西方市场规则有相当差异 . 所以在加拿大办企业缺少本地的市场感觉和管理经验 .

如果计划在加拿大创业经营 , 就应该学习和熟悉加拿大的经商文化和环境、商业惯例、加拿大公司法、受雇标准、劳工法、环保法规和人权法 , 以及公司管理的一般方式 . 这些与中国的商业经营大不相同 , 在中国成功的企业家在加拿大不一定能成功 , 所以一定要有从头开始、第二次创业的精神和物质准备。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