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求一种均衡的荣誉感
侯建磊(来稿,中国郑州)
有人问加西亚·马尔克斯:“成名能左右你的心绪吗?”
答:“确实让我感到困扰。对于一个没有才华获取文学成就的人来说,最糟糕的事就是他的书像香肠一样出售。”
每逢拿自己的书赠人,甚至有人发红包或在微店上付钱买我的书(赠远多于卖),我也有极强的同感。当然,困扰我的,并非我的书已那么受欢迎,而是自己的才华配不配自己的名声。尽管,“像香肠一样出售”,是每个出书人的梦想。
我为什么出书?
检索一下自己的回答,大约有这么几种:一、我需要将过去写的东西敛起来,葬一下;二、让别人更喜欢我;三、追求一种均衡的荣誉感。
从来没有:一、与别人交流;二、出名;三、获利。虽然,客观上,或表象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实现这些。
真说赠书的动机,无非是邀人和我一起凭吊之意。可惜,我们连帝王将相名人美女的坟墓都鲜有见识,自然更不喜欢荒冢。我几乎连赠书的热情都接近于无。向生人赠书,每一本都颇踌躇。原先,我喜欢一个赠书题词:“文章是走过的路,书是文章的归宿。”最近,更多的就写上“×××一瞥”了事。
所谓“均衡的荣誉感”,是这么个意思:你认识的人,和认识你的人,基本均等;你在身边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与你预期的比较吻合。如:教师、医生,尊敬和喜欢他们的人,基本上就是他们的学生和病人,很均衡,他不必为许多自己职业和追求之外的因素引起别人推崇自己而苦恼。可是,写作、唱歌、演电影等,却会造成认识你的人远超过你认识的人,且还是因为你的作品对你产生许多误解而让一些人想认识你。这是一种不均衡的荣誉感,一种追求不朽的居心极容易陶醉的后果。越是成名,这种不均衡越是严重。我想,这就是困扰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所在吧。
终其一生,马尔克斯很好地管理好了“成名后的孤独”。他说:“保存权力的策略和抵御声名的策略最终总是相似的。”
啥时候,我的作品发表越来越多,稿费越来越多,万一再获个奖什么的,书或有可能渐渐卖多于赠,我想,那就是均衡开始打破的征兆。目前,不必有此担心。
归根结底,我只是喜欢写作而已。
大约,这是一种自知。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只能吃自己的饭。别一被呼为作家,就觉得自己真的能将作品登在所有大刊物上。
但总有一些人,以出书为炫耀之资,逢人就赠,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著名作家”。写的东西……却只能引起我“呵呵”。他追求的就是一种不均衡的荣誉感!我一向以这种人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