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巴菲特

小孟理财

许多人都梦想着可以成为“巴菲特”式的成功投资家,世界各地都有模仿他投资方法的职业投资者。有些人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研究学习,有些人则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战胜巴菲特,听起来有点痴人说梦,其实如果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大的目标细小化,也许并不是不可能的。战胜巴菲特,不需要每年52%的收益率,更不需要100%,您只需要做到每年的收益率20%就足以了,只不过在这20%之前要再加一个定语:平均每年。因为他名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每股帐面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0%。

其实,很多人都曾经做到过单一一笔投资收益达到20%,可能有些人还能做到50%甚至100%,但是有多少人可以重复这个50%?又能够重复多少次?无论赚了多少钱,一次100%的亏损就让之前所有的风光消失殆尽。所以,一次性的暴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持续性”。

当然,想要战胜巴菲特,就要先了解他、模仿他,最后才有可能青出于蓝。

巴菲特喜欢现金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投资的公司大多数可以获得丰富的现金流,或者可以提供丰厚且稳定的现金分红。现金在巴菲特手里,绝对是张王牌。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保险公司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核心业务,这里丰富的“浮存金”让巴老的收购行为有了强大的现金支撑。在任何时候都有大把现金在手的巴菲特,才可能在众人都极度恐惧的金融危机中,以超低廉的价格购买那些“打折”出售的股票。

投资分红率高的股票正是现在的投资主题。许多基金公司都推出了专门投资于高分红股票的基金,并且同样向投资者提供高派息。历史数据表明,那些可以保持每年分红,甚至保证每年提高分红的公司,其股票的价格也往往超过其他股票的表现,当然也高于股票指数。所以基金经理们统统向价值投资理念回归,纷纷抢购那些稳定成长、稳定分红的股票。

巴菲特是世界最富有的前三名,他的资产量非常巨大,因此要获得20%的收益率其实并不容易。

他的优势也在于投资量大,可以获得第一手的企业内部资料,可以购买优先股票,可以同企业的管理者交流沟通,甚至可以任命更换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策略。但是同样由于投资量过大,他的买入和卖出都没有办法隐瞒,会引发跟风,因此他的买入和卖出时机都未必是最好的。

在很多情况下,巴菲特买入股票后,股票还会再跌一段时间;同样的,当巴菲特卖出股票以后,股价还会再涨一段时间。所以经常有人嘲笑巴菲特不会买卖股票,不过嘲笑他的人们忘了他本来就不是在炒股票,他是在投资企业。

作为小投资者,跟随巴菲特投资买卖股票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很有可能赚得比他还好。

比如康菲石油公司的股票。巴菲特以7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该公司价值20亿美元的股权。虽然他承认自己在2008年石油行业繁盛时期以及股市崩盘前买进这些股票是犯了个大错误,然而他一直持有着这些股票。

比如富国银行的股票。富国银行是巴菲特最喜欢的银行股。多年来他一直在增持这支股票,它对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金融机构的信心被证明是有道理的,因为他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远远胜于它的许多大型竞争对手。

如果这些股票您都不打算购买的话,也许您可以考虑直接购买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它的A股很贵,目前价格超过10多万一股,不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可是从来不分红的。

巴菲特不喜欢负债。虽然不是完全不借债,但是会尽可能规避借债或者选择更低的利息。

现在的借款利息正处在历史最低的位置附近,所以很多人大量借款,或者投资或者消费。借款投资在某种程度上讲一种聪明的投资策略,但借款额必须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有些投资者的借款额已经大到了超过净资产几倍的程度,每个月需要东挪西凑来归还借款利息,这就实在太危险了。

信用卡的利率实在太高,已经接近20%。您看,如果您欠信用卡钱的话,就等于在帮助银行实现一笔足以打败巴菲特的交易了。

巴菲特是勤俭节约的富豪之一,甚至一直有着“吝啬”的美名。他的车、他的房子都不是奢侈型的。您也许知道他拥有私人飞机,但那在他来说是“必须品”。在没有成为富人之前,请不要模仿富人的消费。

20%是我们的目标,巴菲特是我们的楷模,机会就在身边,消费、股票、房产……问题就在于,我们能坚持多久?

 

Loading...